“上天昭示,不可轻视,太子之位,当慎重,请陛下三思!”
郭守敬的话矛头直逼太子赵恒。
话音刚落,魏萧上前一步,慷慨陈词。
“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
“为大奉江山千百年的基业。”
“臣斗胆,请陛下易储!”
魏萧身后的一干重臣齐刷刷跪倒,齐声高喊。
“为天下苍生,为大奉江山,请陛下易储!”
“为天下……”
……
老皇帝面色难看至极,原本蜡黄的脸皮泛白,眼中的阴郁令人心惊。
瀛洲的水灾,原因竟在赵恒?
赵恒感觉紫宸殿内的气氛凝重起来。
“这老狐狸!”
赵恒看着满脸为国为民的魏萧,心中暗骂。
怪不得魏萧在紫宸殿外就敢公开谈易储的事,看来早就做好了准备!
老皇帝本就对他不喜,现在又有紫微星移位太子失德导致瀛洲水灾的说法,易储之事,几乎板上钉钉。
待新太子继位,魏家的人一支暗箭或是一杯毒酒要了他的命,也不会有人管。
好在今日正撞上这件事,不然到死都不明不白。
“呵呵,好一个为了天下,为了大奉!”
就在群臣等着老皇帝答复的时候,赵恒开口了,一声冷笑,三分讥讽。
目光从群臣身上扫过,最后落在魏萧身上。
“一句紫微星移位,就把罪责甩到我身上,是不是太儿戏了。”
“本宫很想知道,郭大人如何看出紫微星移位,紫微星移位又如何说明太子无德。”
“还有瀛洲的水灾,又是如何跟我扯上联系的。”
赵恒咄咄逼人,看着魏萧和郭守敬的眼中满是不屑。
“纵观古今历史,没一个朝代靠八卦星像变的富强。”
“反倒是乱世时节,这些牛鬼蛇神就全冒出来,蛊惑人心,搅动不安。”
赵恒越说声音越是肃然。
“郭太史,你执掌太史院,负责的是观测天象,编制历书。”
“皇家的事,也是你太史院能管的?”
“今日易储,明日是不是要另立天子了!”
老皇帝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郭守敬和魏萧。
赵恒的话说到了老皇帝心里最敏感的地方。
紫微星如何不重要,瀛洲水灾原因是什么也不重要。
老皇帝最看重的是赵家皇权的威严!
郭守敬和魏萧所作的事,本质上是借天象干涉太子之位。
太子乃国家延续的根本,唯有皇帝能决定。
废也好,立也好,不容外臣插手!
郭守敬没想到赵恒会这样反击,不知道该说什么,慌了神。
魏萧心里也是咯噔一声。
好厉害!
天象之事本就玄奥复杂,赵恒非要理论,有郭守敬这位太史在占不到便宜。
可赵恒根本没被牵着鼻子走,直接把事变成了他这位宰相联合太史干涉皇权!
一个外臣,敢触碰皇权,找死!
魏萧冷汗直流,深深的看了一眼赵恒。
他摆出了一副无解的死局等赵恒入套,赵恒直接选择掀桌子,之前的布置全白费!
心思急转,想着如何应对,魏萧硬着头皮开口。
“陛下,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只是瀛洲向来风调雨顺,突发水灾太过怪异,刚好郭太守又发现紫微星移位,微臣才有此猜测。”
“微臣所在所为,俱是为了大奉江山社稷,不敢有一点私心!”
“为民心切,说了些得罪的话,还请太子见谅。”
能当宰相,魏萧自然有些本事,几句话就化解危机。
只要魏萧咬死了自己是为国为民,赵恒要继续追究,反倒要落实太子无德的说法了。
跪倒的一干重臣纷纷起身,顺着魏萧的话符合。
赵恒没有开口,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些人。
一旁的秦琼皱了皱眉,看向魏萧等人的眼中满是厌恶。
他是一个武将,官场上的这些弯弯绕绕并不精通。
可秦琼心里有数。
前皇后出生名门正统,生下的孩子是嫡长子,继承大统理所当然。
赵恒再不堪,太子的身份也合情合理,是大奉的正统。
可现在的皇后,是魏国余孽,宰相也是魏国残党。
废了赵恒太子之位,岂不是让魏国残党的孽子继位?
到时候内外勾结,魏国余孽鸠占鹊巢,那时候大奉还是大奉吗?
秦琼心中冷笑。
他杀了魏国兵将无数,袍泽不知多少死在魏国手里,现在这些余孽想搞事?不可能!
秦琼看向赵恒,眼中多了几分欣赏之意。
这位太子今日表现不错,并未听闻的那么不堪,不知眼前的困局他如何破解。
紫宸殿一时陷入了寂静。
老皇帝看了看魏萧看了看赵恒,一时不知该如何抉择。
赵恒再不争气,也是正宫国母所生的嫡子。
可瀛洲水灾的事,又难以判断和赵恒有没有关系。
到底该怎么办?
老皇帝为难至极。
“瀛洲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不管儿臣有德无德,灾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能救我大奉百姓与苦难中,这些争辩有什么意义?”
赵恒说着跪在老皇帝塌前,郑重拜下,语气诚恳激昂。
“父皇,儿臣愿担负瀛洲救灾一事,救万民于水火!”
赵恒请缨救灾超出了所有人意料。
魏萧还在想怎么反驳赵恒的还击,没想到赵恒屡出奇招。
可救灾岂是那么简单的?
魏萧心中冷笑,轻蔑的扫了眼赵恒,开口道。
“救灾一事,非同小可,其中涉及项目庞杂繁复,突发情况多,灾民难以管理。”
“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非老成练达的重臣不可托付。”
“太子殿下从不问政事,毫无经验,如何担负的起如此重任。”
“莫非太子殿下以为,只要去瀛洲放放粮,收买人心就可以吗?”
“你可知瀛洲已一片混乱,流民化身土匪四处劫掠!”
“你可知人心惶惶,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大乱,到时候死伤无数,你来负责?”
魏萧话音刚落,身后的群臣纷纷附和。
“瀛洲本就苦不堪言,太子再去捣乱,百姓要倒霉了!”
“救灾不是儿戏,太子不懂政务,非要插手只会祸国殃民。”
“不如继续商议易储的事吧,反正现在这位太子,除了捣乱干不了别的。”
……
魏萧这一派人,不光否定赵恒的能力,还继续提出易储的事。
赵恒面对群臣的指责否定丝毫不乱,不慌不忙的开口。
“救灾的事,之前是魏大人亲自负责的吧。”
“我若没记错,瀛洲直至现在,依然混乱,灾情没有丝毫缓解。”
“诸位大人质疑我空口无凭,倒是魏大人实打实的展现了无能二字。”
魏萧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瀛洲的事他也很头疼,可灾情严重,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此刻无从反驳。
老皇帝微微抬起眼皮,看了眼赵恒。
“看你的意思,瀛洲水灾,你有办法?”
赵恒自信的看着老皇帝。
“儿臣办法很多!”
太子自信的样子让老皇帝有些意外。
一向唯唯诺诺的赵恒,今日着实有些不同。
魏萧冷哼一声。
“哼,办法很多?”
“好大的口气!”
“救灾千古以来都没有太好的办法,你能如何?”
一个窝在东宫十几年毫无建树的太子,魏萧不信能有什么高见。
不过今日太子的表现太过反常,应对有度,谈吐自然,怎么看和平时那个废物太子都不沾边。
魏萧想不明白缘由,可他多年经营,太子就算幡然醒悟,又能如何?
赵恒胸有成竹,朗声说道。
“救灾首要的,是恢复秩序。”
“以工代赈,既能解决放粮困难的问题,也能让瀛洲秩序迅速恢复。”
众人都知道恢复秩序的重要,可以工代赈这词,全是第一次听说,面面相觑。
赵恒继续说道。
“现在官府放粮简单随意,灾民有的领了几份,有的却一份抢不到,其中还有流民无赖捣乱,甚至有趁乱打劫的。”
“官府即便知道这样的情况,也没足够的人手去管。”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以工代赈。”
“壮劳力必须干活才能领粮食,老幼专门给与保障,让其不至于饿死。”
“这些壮劳力可以极大缓解官府的人手缺乏,让官府腾出人手更好的管理灾民,进入良性循环。”
“当然,这只是救灾中的一环,其中还有许多门道,魏大人若是不懂,本宫可以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