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月认真伸出手来,“我掐指一算,那你进洞的时候应该是在五百年前,也就是明未清初的时候了?”
秦深“嘿嘿”一笑,“海市蜃楼里有时候出现的景象在现实中就没有,它也有可能是其它世界中的东西。而我在黑暗洞穴里见过的海市蜃楼,那才真是无比的诡异……”
程小月嗤之以鼻,说道:“你看到的是地狱的阎王殿,真实存在的。”
听后,大家不禁一笑。
吕贝格见此,忙插话进来,“那里没有宫殿。它非常寒冷臭不可闻,还会被烈火焚烧下肢,到了那里会受到无尽的折磨,痛苦不堪……”
程小月随即又转向秦深,轻叹一声,“经过五百年的痛苦折磨,你基本上可以说是历练成仙了。”
秦深倒不生气,呵呵道:“唉!还是人间好啊!从前七仙女也想下凡来做个凡人,我出来的那会就如脱胎换骨一样。”
久未出声的叶辉就在好奇之下,脱口而问:“你回到人间还带了些什么东西呢?”
“我只带了一样东西出来!”秦深道。
听他此说,大家均很好奇,“什么东西!”
“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秦深仍是那副一贯的微笑。不过,这时笑得却多了些神秘。
“青铜编钟?那会是什么墓?”
这动作可不小,我心里不由一惊。
他故作神秘说道:“唉,这个确实不方便说,否则牵连会很大!”
我心想这个出土工程可不小,当年出土的那一套曾候乙编钟可是花了很大一阵功夫的,况且那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毫无顾忌的动土。
“这套编钟有多大?”我问。
“呵呵,一点不夸张,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整个舞台。数十个钟体有三千多公斤,加上钟架及其它金铜部分,五千多公斤。”
“这么重?还有金铜……”叶辉睁大眼问。
“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精美细致还清晰的刻有铭文;铜木横梁上有几个佩剑的金人,外形非常华贵,音乐敲来清脆明亮,悠美动听……”
秦深说起来如数家珍一样。
当年那套曾侯乙编钟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称为国宝也不为过。想到此,我向他问去:
“与曾侯乙编钟相比如何?”
秦深表示比曾侯乙编钟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听后我暗自惊奇,曾候乙整套青铜编钟和铜木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甚至可以被称为“第八大奇迹”。
以我对秦深这个人的直觉来看,“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已属他谦虚的说法。
随后,他见大家追问,无奈之下多说了关于当年挖掘编钟之事。
那是战国初期一个诸候国君之墓,此位国君号称当时天下四雄之一。
他的那个古墓属于盗墓贼眼中的“凶墓”类型,本事不够的人,根本不敢来尝试。
强行盗掘这种类型的古墓,都是非死即伤,就算强行撞入,也会与墓中的珍宝一起变成文物。
“那是什么墓?”叶辉皱眉问道。
“一种流沙墓。如果一直向下挖掘,黄沙会越挖越多,当时我们经过测算之后这层黄沙竟然有二十多米深,里面还掺了一些大型的石块。最小的有几斤,最大的则有二三百斤,边角都刻意磨得十分锋利。”
秦深一边说一边在回忆。
我在大学时曾接触过考古,这也是必修的课程之一。这种特殊的古代墓葬形式主要流行在春秋战国到西汉早期,这在人工操作的古代可不是一个小工程,此墓葬也只有当时的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用得上。
这种流沙墓所用的黄沙非常特殊,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用火炒,以便除去沙中存在的水气,待到十分干燥之后再用来填充墓室。
这样的黄沙流动性非常强,一旦盗墓人挖掘盗洞深入墓穴时,触碰到机关之后流沙就会从四面疯狂倾泻而下涌入盗洞,将洞口堵死。沙中巨石会砸下来把盗墓者砸伤砸死,盗墓贼跑得慢就会直接被黄沙淹没窒息而死。
曾经发现的一处同类型流沙古墓中,竟发现有数十人被埋于墓中黄沙里面,这处古墓也被称为“第一凶墓”。
程小月好奇中问道:“这么庞大的编钟,你们是怎么能够将它带出来的?”
秦深仍是一副高深莫测的谦虚模样,不过我心想此人有三十多年功底,并且能够在墓穴里持续呆上一个月,没有惊人的忍耐力及判断能力那可非常人能做到。
此时,他慢慢喝了一口茶,索性一气说完:“普通人碰到此类墓葬都是避而远之,不过此中高手却会根据地形和结构来架设竹木巷道,以煤矿坑道的顶木方式进去。”
“但是这些都避免不了随之而来的风险,除非是杀红眼的亡命之徒……”
吕贝格有些不解,忍不住急问:“你当时为什么杀红眼,这么亡命呢?”
秦深死死地盯着他,半晌后才说:“我既不去冒险,更不会去亡命……”
随后,他停了停。见几人都在等他说下去,又说道:
“我家世代以此为职业,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也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定要完整的进入墓穴中。否则即便没把人埋在里面,那些珍宝也会被埋在里面,再也带不出来。”
程小月又道:“又后来呢?”
“又后来?嗯……我的祖辈从前研究出了一种药水,换成现在来说就是一种化学试剂,用它以雾化的方式注入厚厚的流沙层,让它们在地底的黑暗中慢慢的凝固,长时间后会形成就如我们现在头顶上的坚固楼层一样,保持墓室框架完好无损。”
程小月沉思中说道:“哦……是这样!难怪你在里面呆了五百年这么久。”
秦深这时有些无奈,“不是五百年,是一个月。”
程小月仍旧坚持道:“洞中一个月,世上五百年。”
听到这话,吕贝格忧心忡忡,紧皱眉头道:“我们从沙姆巴拉洞穴出来,不知又是什么时候?”
叶辉却道:“只要最终能出来,不管是哪年都好。”
听到叶辉这话,吕贝格眉间越深,沉默不语。
这时,我听几人对话,心里不禁好奇,这几人都去沙姆巴拉洞穴究竟是为何呢?特别是吕贝格,他将祖父老吕贝格的回忆录交出来的目的又是什么?
程教授在那边又说:“秦深在这一行比考古专家更专业,他曾经历过一些解释不清的事,很多按照常理都没办法去推测。”
秦深听后,接着说:“我小时就专致堪舆五行,另外也在研究那本上古奇书——《山海经》,写《山海经》的人有那么无聊吗?书中记载的奇山怪水、异国风俗、山珍海味、神怪异兽——长着鸟头或者是羽毛翅膀的人,四耳猕猴,牛鱼,九尾狐,三头鸟等等从我家世代的观察来看,这些都有。或许在这个洞穴里就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在这里也会有?”大家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