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穴里寂静无声,底部尽是干燥的沙砾岩层,大家细细听来似乎有种隐约的流水声,但感觉在这空旷中似乎什么都没有。
它没有从地下传来,从方位上判断反而好像那声音又是从身旁的土壁中传出。
这时,我们察觉到身旁土壁里好像是有一些东西。
大家转头后将手电射去,似乎趴在土壁上那东西的速度却更加快上几分。它猛地拨转便“嗖”的一下窜进了不远处的一条石缝中。
大家小心翼翼地走去,只见石缝处竟是由一块块方正的沙砖堆砌而成。
由于时间过于长久,已经裂开了几条缝隙出来。
我们并未费多大劲就将这些沙砖取了下来,这是一个通往里面的洞口。
灯光照进,漆漆的深不可测,而且里面感觉空旷无比。
从洞口走了进去,豁然开朗……
又向前走出几步,惊悚中只见前面是一深崖。
借着灯光四处一看,所站之处为一宽大石台,就如一个孤立的“舌头”向前伸出。而下面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深井。
这座石台三面悬空,手电向下射去,临崖俯瞰只觉阴气逼人,落差之大深不见底……
仔细一看,这里竟是一口无比巨大的竖井,就如天坑一样,下方还传出了地下暗河流淌的声音。
这口竖井在寂静中孤独的伫立着,仿佛一直向下通向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竖井四周峭壁垂直,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尽是光滑赤裸的石壁。
探着身子向下望了几眼,只觉一股寒意直从脚底涌到头顶骨。
秦深笑了笑,问向身旁翁达:“你说这下面会通向哪里?”
身强体壮的翁达稍显紧张,后退半步摇了摇头。
我望着眼前这深不见底的深井,心想如不出所料,想来当年古楼兰国的全部秘密就在这里。
此时,秦深看了一眼身旁几位日军,随着靠来对我说:
“当年我爷爷从金百合探险队中看到对楼兰宝藏的描述,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眼前深不见底的深渊两旁尽是红色沙岩峭壁。
从石壁上有条人工开凿的阶梯径直可往下行走。片刻后,经过大家与几名日军的共同商量决定向下走去。
我们环望四周石壁上尽是一个个相同大小的洞窟,凌空望去密密麻麻……
这些人工开凿的洞窟简直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可算得上世界十大奇迹之一。
下坡时,就在岩壁上一个不大的洞窟中发现了里面坐有一人,灯光照在此人脸部。
我心头顿时一阵悚栗,隐约中竟然可见是吕贝格的模样。
纵是胆气横生也禁不住全身打了一个冷战。
我望向身边的秦深,只见他也止不住发怵。
这人周围被泥土固定,身穿一件破羊皮袄,看那脸形相貌都和吕贝格极其相似。
人早已死去,尸身都已风化,看那体格与残留的毛发都明显具有白种人的特征。
黎文青望向我与秦深说:“这好像就是一具干尸,只是很像死去的那个人。”
我心想这岂只一具干尸这么简单,其中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还有一些小沙鼠正在洞内泥土缝隙中钻来钻去。
几名日军也抱着步枪在仔细端详这具尸骨,干尸风化严重,虽然皮肉尚存,但面目只能依稀可见。
这具古尸令我心里产生了极大的疑问,就在这种明显下方有暗河的环境下也能保持尸体的干燥而不腐烂吗?
塔里木盆地及罗布泊地区降水稀少,按理说这里应该是极度缺水的,虽然表面看起来也确实如此,但是科学家却在这里的下面勘测到了巨量的水资源。
经过数据分析盆地的地下储水量在360亿亿立方米左右。
它可以装满整个三峡水库、10个贝加尔湖,简直可以用地下海洋来形容。
就在罗布泊地区当年曾发现了一些干尸,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中那具楼兰美女古尸,它距今已有3800年左右。
这具女尸被放进树干掏空后制成的棺木里,外面用羊皮包裹着。
打开棺木时,只见她头戴尖顶毡帽仿佛正在安然中入睡,身裹毛线毡毯,脚上穿着一双补过的皮靴。
面容一眼就能看出她非常的年轻美丽,脸容姣小,有着大大的眼睛以及高高的鼻子,卷曲而浓密的金发披散于肩后。
毡帽尖顶两旁插着色彩斑斓的翎羽,帽边饰红色彩绒,颈部还围着毛茸茸的皮毛。
从这些浅墓葬中可以看出,古楼兰人入葬时均是裸体,通身上下都包裹在毛线毯中,外露双脚,穿着皮靴,个别的还在鞋帮上插入了几根禽毛。
其中在一具男尸的腹部还放着一个呈三角状的石鞭。由此证明大概可以推断这些楼兰古尸生前也许是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狩猎生活环境中。
楼兰古尸之所以能保存几千年而不腐朽的原因就在于当地气候干燥,才使得尸体得以长期保存不朽。
而且这些墓地的周围,都用木桩围成了一个太阳的形状向外辐射。
经过碳14年代测定法检测,这些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
这些究竟是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那里?这群人又是居住哪里?是把太阳当做图腾建造此墓还是另有其它一些含义呢?
目前这些仍旧是一个不解之谜。
罗布泊文明和楼兰文明之间依此推测还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断代又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