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治进屋之后并没有扯开话题,而是直截了当地开口问道。当然了,苏盈绣已经被扶下去了,这接二连三的事情再加上刚刚发生的事情的惊吓,苏盈绣已经明显有些精力不济了。苏盈绣不在,李治面对狄仁杰和王元芳,自然是不用再刻意隐瞒身份了。李治的脸色有些阴沉,是了,任何人,面对发生这样的事情,尤其苏盈绣如今还是李治在乎的人,李治走之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狄仁杰要好好安置她,并且好好查一查兵部尚书府被灭门的案子的,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李治自然是会怒的了。
这一点,狄仁杰知道。所以面对李治的指责,狄仁杰也没有辩解什么,毕竟这件事情的确是他的思虑不周,想着在这个地方,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苏盈绣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可是谁又料到苏盈绣会半夜出门,然后有了这一出呢?那样的局面,如果不是李治恰好看到并且及时赶到的话,恐怕苏盈绣是凶多吉少了。这点,的确是他之过。狄仁杰于是跪了下来:“是,是臣的失职,请陛下恕罪。”在李治记忆中的狄仁杰,那绝对是桀骜不驯的,这也是李治之所以会选择信任狄仁杰的原因。因为和狄仁杰之间的相处更像是朋友。李治骨子里本来就不是一个喜欢这些繁琐礼节的人,所以狄仁杰这样的性子毫无疑问地是对了李治的胃口。如果不是身在那个位置情势所迫的话,李治也是不愿意过着现在的这种生活的。狄仁杰向往自由的心,其实李治也是有的。只是,李治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狄仁杰那样的性子已经消失不见了,现在从狄仁杰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已经经历过很多巨变的沧桑。李治并不知道这种沧桑到底是从何而来,但是,面对狄仁杰的时候,李治就是有这种感觉。
就连李治有时候也忍不住给感到奇怪,狄仁杰去游历破案子他是知道的,可是,迄今为止,他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轰动各地的造成效果恶劣的案子啊,狄仁杰身上的这种沧桑,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一点,李治始终都想不明白。当然了,狄仁杰重生而来经历了两世的事情李治自然是不会知道的。当年只有二十岁出头年纪的狄仁杰身上,有的,自然是桀骜不驯,而深沉,却是后来的那二十年为官生涯岁月之中沉淀下来的,只是这样的事情毕竟太过匪夷所思,狄仁杰自重生以来就没有想要提过。
其实李治也并不是真的要怪罪狄仁杰,只是事情发生的有些突然,所以李治一时有些气愤罢了。这一会儿,李治已经平静下来,很快也发现了一些端倪。首先,就是那个跟踪苏盈绣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李治对于这个人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而且……李治想到这里蓦地一顿,抬头看向狄仁杰开口道:“你刚刚说,他用的是什么术?”
狄仁杰原本垂着头,听到李治发问便抬头道:“回皇上,是摄魂术。”其实摄魂术,狄仁杰本身是并不知道的,只是后来的那二十年里,狄仁杰在一起破获的案子里,凶手所用的,就是摄魂术。摄魂术摄魂术,就是通过对视以使心智不纯的人产生动摇,然后为凶手所用。在那些杂乱的小本子上,是有过零碎的记载的,只是……狄仁杰蓦地顿了一下,因为他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样跟李治解释。正在狄仁杰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自己的言语的时候,王元芳却蓦地开口了,说的,就是之前狄仁杰脑海里所想的那番话。
狄仁杰蓦地抬头看向王元芳的方向,眼底第一次闪现出掩饰不住的惊愣,元芳他,元芳怎么会知道?而且和自己要说的,居然丝毫都不差?!是了,那是狄仁杰在王元芳不在的那二十年里所破获的案子,王元芳那个时候已经不在了,又怎么会知道呢?可是此刻响在狄仁杰耳边的,却是狄仁杰亲耳听到的那些话。甚至还有那些,他曾经在破案的时候说过的话,这些话……竟和当时他说的那些丝毫都不差。可是狄仁杰可以确定的是,在和王元芳游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碰到过关于摄魂术案件的凶手,甚至会使用摄魂术的,也只有目前他们所遇到的这一个,那么王元芳又究竟是怎么知道的呢?
王元芳说完话回过头的时候,就看到狄仁杰黑眸灼灼地望着他,眼底划过王元芳所看不懂的复杂光芒,却快到只是一闪而逝,王元芳甚至以为那只是他的错觉,只是,真的是错觉吗?
仅仅知道是摄魂术是研究不出个所以然的,对于目前的情势也丝毫都没有帮助,所以这个话题最终也只是一盖而过。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或者说是李治更加关心的,却是尚书府被灭门的事情,这也是这次李治会再次出宫的主要原因之一。朝廷重要官员被杀,无论是对于李治个人而言,还是对如今的朝廷而言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事情。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出过这么凶残的案子了,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查清楚真相。
这个时候,李治难得也严肃了起来。毕竟身为天子的威严是绝对不允许被侵犯的,杀害朝廷官员,甚至是那么多无辜的人,在本质上就已经彻底地犯了李治的忌讳。所以李治也不再废话,当下直入主题:“尚书府的案子,有进展了吗?”这正是狄仁杰正准备报告的事情,狄仁杰下意识地回头,王元芳似乎早就已经预先一步知道他要做什么,在狄仁杰回头的时候已经把不知何时拿在手里的半截箭羽给递了出去。狄仁杰接过时看了王元芳一眼,嘴角勾了勾,似笑非笑的样子,却换来王元芳的瞪视,皇上面前也敢如此放肆,只是狄仁杰依旧还是不以为意。只是狄仁杰和王元芳都不知道的是,这一幕,正好落入了李治的眼里。
李治的眼里闪过一丝疑惑的神情,这王元芳和狄仁杰……只是再看狄仁杰却已经回了身,王元芳也看向了别处,似乎并没有什么异样,可是为什么,他就是觉得怪怪的呢?虽然,李治也说不上来是哪里怪。偏偏狄仁杰已经开了口,李治只能暂时压下心中的疑惑,专心听狄仁杰说话,毕竟,这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启禀皇上,这是微臣在兵部尚书凶杀案现场发现留下的半截箭羽,臣怀疑,这可能和杀害苏尚书一家人的幕后真凶有关。”随着狄仁杰的话音,李治的眼神叶下意识地落在了那半截的剑羽上,原本李治并没有注意,只是蓦地,李治像是极其惊讶,甚至都有些控制不住地站起了身来:“狄仁杰!这!这是!!”狄仁杰同时俯首道:“是,皇上猜的没错,这是大内侍卫的东西,而且微臣也已经让元芳帮忙查过,大内侍卫的箭羽标志每五年翻新一次,这个。。”狄仁杰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将手中的箭羽举地更高了一些,同时声音也忍不住更沉了一些:”而这,恰好是五年前大内侍卫的标志,而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如今皇宫里,这种标志已经没有了。”
一般皇宫大内的侍卫都是精心培养的高手,自然又专属于自己的标识,只是如今,这种标识已经被舍弃,却在苏家被灭门的时候出现在凶杀案的现场,而且看那标识的陈旧程度,必定是一直都在使用的,一个被舍弃的东西,却是在使用着,而使用的这个人,却是身份不明。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狄仁杰和李治都不再说话,气氛有些沉默,也有些凝重。
良久……就在一边伺候着的人觉得周身的空气都快要冻结的时候,李治蓦地开口了,话却是问狄仁杰的:“狄仁杰,对于这个,你有什么看法?”看法?那就是问他对凶手的看法了。其实在经过和苏盈绣那天在楚辞门外听到的那些话之后,李治心中就已经有所怀疑,不,不仅仅是怀疑。不管是他还是苏盈绣,都是亲耳听见的,这已经不仅仅是怀疑了,而是确定了,只是,就算死确定了,却依旧没有丝毫证据。只是原本只以为是苏盈绣个人的冤屈,如今却牵扯到皇宫大内的人身上,莫非……李治蓦地想到,莫非是楚辞,竟然和皇宫大内的人有所关联?想到这里,李治毫不犹豫地开口:“狄仁杰,你听好,我要叫你查一个人。”
狄仁杰闻言开口道:“陛下说的,可是楚辞?”听到熟悉的名字,李治定定地看了狄仁杰半晌,然后突然笑了:“我早该知道你狄仁杰是绝顶地聪明,既然如此就不用我废话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办,记住,务必水落石出。”最后四个字,李治咬的很重,狄仁杰自然是应承:“是,臣遵旨。”只是低头的瞬间,狄仁杰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就是,苏盈绣提过要告预装的事情,究竟,要不要告诉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