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众热泪盈眶地膜拜,感谢苍天,
农田里,
菜园中,
果园中,
到处是忙忙碌碌的身影,
这万倍成长加层,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算植物二百天丰收一次。
经过李光明的万倍加速之后,
这植物,也不过是顿饭工夫,就可以成熟了。
这让农民们欣喜若狂,干劲十足。
而且这气候,也是温暖适宜,让人如沐春风,说不出的舒畅。
李光明自然也感应到欣欣向荣的一片繁荣景象,微微一笑,别说,这种以一人之力改变天象的感觉,还真蛮有成就感的。
铺天盖地的信仰,如同潮水般,融入李光明的脑海之中,
仅仅只是一夜,李光明就收获了两万点信仰点。
不过在这里,他充当的不是狗大师,也不是光明先生的角色,
他充当的是神,是上天,
万千膜拜的声音不绝于耳,
那是农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
似乎都在升华之中。
也仅仅是一夜,
他的信仰点,已经来到了八万点,
信仰点到了一百万点,可以凝结成信仰之髓。
李光明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自然还要继续努力,刷取经验值才是。
五天之后,
那山上的十几棵宝眼树,此时已经生长到了百米高。
李光明也成功将信仰点,刷到了二十三万点。
令他惊喜的是,他的声望也提升了两点。
现在他的成就面板为。
声望:53
地位:12
战绩:13
商业:25
人脉:26
改革:18
历史:8
他的声望之所以提升,倒不是因为在万妙山,滋养万千百姓种田。
而是这一日,在雷心城,万众瞩目的《新白娘子传奇》终于开演了。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新白娘子传奇的开演,他的历史成就,也提升了两点。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改革成就,也提升了7点,这提升,自然是因为新白娘子传奇这种首创白话剧的演绎了,这在历史上,都能留下浓重的一笔。
毕竟这时代,还是以戏曲为主,白话剧的形式,这在历史上,无疑是一个先河。
感知到面板成就的提升,李光明自然是心情大好了。
新白娘子传奇,由李光明执笔,由东坡白编导,由雷心城醉红楼原来的头牌袁小姐主演。
谁都没想到,就是这个正剧风格的大戏,从第一天开场,就人山人海,将整个光明乐坊,都挤爆了。
当然人们也知道,这是光明先生编导的故事。
络绎不绝的人流,都等待着新白娘子的出演。
而第一场戏,东坡白安排得是法海抓蛇人,牧童救蛇的一幕,
这戏剧效果,自然是没法和现代技术相比。
不过后面的背景,却是由光明神工坊出产的滚动幕布。
这滚动幕布的好处。
就是能够快速转换场景,能够制造飞行效果,
而李光明在滚动幕布上,还穿插了一些子幕布,这些子幕布就像图层一样,随时可以在场景之上,穿插添加子场景。
因此,从牧童救蛇,到白素贞拜观音这一段,
观众立刻便被这惊人的舞台效果所吸引,掌声如潮,
当然了,这不止是因为李光明利用一些图层原理,制造的舞台效果惊人,
也在于角色选择恰到好处。
这袁小姐,不但是醉红楼的头牌,而且也是一名才女,她的唱功,身段,演技,都是一等一的没话说。
因此,这部戏一推出,
不止是活神仙光明先生的声望,又高涨了,也将这袁小姐,带成了雷心城的头牌。
袁小姐心中也是暗喜,看来当初离开醉红楼,来这光明乐坊工作,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火的不止是袁小姐,饰演许仙的一名蒋小姐,也同样火了起来。
蒋小姐和袁小姐不同,身材高大,相貌棱角分明,女扮男装,饰演许仙,却正好能将许仙书生气质,给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样,几首歌曲,也在雷心城中,传唱开来,
例如《千年等一回》
《渡情》
等等,都火爆了起来。
在雷心城,哪怕就是一名小儿,也能咿咿呀呀地说出:“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样的话语。
大宋讲求礼教,男女之间,界限分明。
这新白娘子传奇能火,自然也是因为,这雷心城天高皇帝远,若是在汴京开演,那自然免不了要受到那些酸腐文士的指手画脚。
改变一个时代的观念很难,改变一个朝代的观念,更非一朝一夕,
这通过娱乐文化,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无疑是最快的方式。
若是娱乐不能改变生活的话,为什么古惑仔发行的时候,会有那么多青年,穿着乞丐裤,留着长发,吹着口哨,横行街头。
为什么在现代国家体制中,要倡导健康娱乐文化。
故此,李光明觉得,只要抓好娱乐行业这一块,
无论对他的声望也好,对他的改革成就,历史成就也好,都有很大的帮助。
尽管雷心城最近人心惶惶,乌罗国整日都在传递战意。
不过雷心城百姓的日子,却是健康安乐。
因为有药农分身的存在,百姓每天通过叩拜药农分身,都可以得到健康和富乐。
这药农分身别看只是一盆兰草,它却有着和李光明一般无二的药农光环。
而军队方面,也由于光明药业的到来,而各个身强体壮,战力昂扬。
健康强壮,在冷武器时代,太过重要了。
而且,荣王此时,也通过蜂巢山的黑太岁汁液,培养出大量的洪荒异兽。
因为这些洪荒巨兽的存在,现在荣王心中,是底气十足。
……
感知过雷心城的大概情况,李光明长舒了口气,只要荣王坚挺,自己在南方的生意,才能做得安稳。
这一日,是腊月十五,却正是皇帝前来观摩万妙山神迹的时刻。
现在这十几棵宝眼树,都已经长到了二十多米高,水缸粗细,而其根茎,已经遍布了整个山峰,将整个山脉的水分,都几乎吸收殆尽了。
宏王已经命人,将十几棵宝眼树的树皮,都割下了一圈。
如此一来,宝眼树的水分,快速沿着那豁口涌动而出,
如同甘泉一样,沿着山脉,向着山下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