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光明来说,每一天都是宝贵的刷经验时间,
自然不能因为办事,就忘记了刻苦努力了。
那伙计虽然不明白,这只大狗,为何要一家接一家店铺查看。
但这可是名震雷心城的狗爷,他哪敢怠慢啊。
那伙计没办法,也只好装作相看东西的样子,
看一家,摇摇头,看一家,再摇摇头,看得那些店家连连撇嘴。
这样走走看看,半天下来,一共签到了一百五十个店铺。
一共赚到了六万经验值,
这让李光明兴奋不已。
也难怪,他今天接触的人,没有两千,也有一千了,
这些人看到他,就算再怎么淡定,惊讶害怕还是免不了的。
如此一来,李光明的经验值,已经蹿升到了22万点。
等到李光明回来查看十家药铺的时候,施舍的药材快发光了。
十家店铺,二十几个坐堂大夫,累得手都快抽筋了,不是在号脉,就是在看舌苔,要不就是望闻问切,要不就是在开药材。
不过即使这样,每个药铺边也围着不少人,连车马都过不去了。
就拿李光明查看的这间药铺来说吧,周围围绕的人最多,因为这间药铺的一名李大夫,看诊快得着实有点儿夸张。
“诶,宁小姐的神药,什么时候才能再进货啊。”
“是啊,这药太神了,我哥仅仅吃了一副药,他的腰疼就好了。”
“这药到底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发出紫光啊。”
“是啊,这发光的甘草,一含进口里,立刻嗓子就不痒了,你说神不神。”
众人正兴高采烈地议论神药的药性。
“让一让,让一让。”
这时候,两个人抬着一个巨大的木箱子,跟着一名公子,走进店来。
那公子一进门来,就抱拳躬身一礼,问道:“敢问掌柜,宁小姐在何处?”
掌柜微微一笑,说道:“这宁小姐在何处,在下可不清楚,公子这是何意。”
“家父的肺疾,全靠宁小姐赐下神药,才得以痊愈,若不是宁小姐,恐怕家父命不久矣。
如此神药,小生闻所未闻。
不过饮水思源,小生这厢便是带着千两白银,前来酬谢宁小姐的,
请掌柜一定将这谢礼转给宁小姐。
这是小生一家的一片心意。”
掌柜看了武松一眼,武松却看向了李光明,李光明将头看向了别处。
掌柜笑道:“好,那礼物我就先收下了,一定会转给宁小姐的。”
“诶呀,这宁小姐真是活菩萨啊,济世救人,仙女下凡啊。”
“听说宁小姐,是城东宁员外的长女,没想到这宁小姐不但出身不凡,还是个善心之人。”
“是啊,什么不守妇道,不尊礼法,私奔逃婚在外,这般心善的姑娘,哪里会做出什么恶事来。”
“宁小姐什么时候还能进来神药啊。”
“我们想见宁小姐,求她赐下神药。”
“我女儿的病全靠宁小姐了。”
看着一群热情洋溢的病患。
掌柜嘴角抽动了一下,双手摆了摆,说道:“大家听我说,听我说,这我们每天进来的神药,都是限量的,不是无尽无穷的。
今天呢,神药真的已经发光了,不过我们药铺也有其它好药啊,大家想买的话,欢迎抢购。”
众人连连拨弄脑袋,有免费赠送的神药,谁要那些玩意。
众人这才纷纷散去。
回到宅子之后,武松恍然大悟的说:“采儿小姐逃婚,有违礼法,在这阳谷县名声不佳,虎爷此举,却是帮采儿小姐挽回了名声,哎呀,武松真是万分佩服。”
李光明点了点头,说道:“采儿是被人算计了,要不然名声也不会这么差。
采儿一个姑娘家,在阳谷县受人指指点点,多有不便,这般济世救人,就是有天大的恶事,也能找补回来,何况只是区区的逃婚而已。
咱要闹,就要让全城热闹起来,
全县城称颂采儿,采儿才能挺起腰杆。”
武松挑大拇指说道:“虎爷为采儿,真的是良苦用心”
“对了,今天来闹事的那个泼皮,叫什么名字?”李光明眸光一闪。
武松笑道:“他叫王晗,向来无事生非,因为家中开药铺,生意被咱们冲了。
带着一群人来店铺惹事,让我一痛巴掌,打得满地找牙。”
“这事没完,那个王晗,今晚要带着一群人,去烧咱们一家光明药铺,
武松,这城里不便杀人,
咱还是走官面,
你立刻带着光明牌,到阳谷县县衙去,带一队官人过来,
等那些人将要动手之时,抓贼抓脏,
让知县老爷狠狠处罚。
将这群垃圾处理掉,
别耽误我们做生意。”
武松楞了一下,说道:“哼,在城里办事还真麻烦,要依着武松兴致,一顿拳脚,全部打发了。武松知道了,这就去办。”
……
半个时辰后,
阳谷县县衙,县太爷看着带着衙役们走远的武松,捋着胡子,满脸惊异之色。
一边的师爷惊道:“没想到,这小有名气的十家光明药铺,居然全是荣王师父的,
它的药铺,在整个县城随处可见。
如此挥金如土,花钱如流水之人,肯定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不愧号称光明先生。
这个宁小姐,居然是荣王的师妹,哎呀呀,这荣王,可是咱们山东第一大势力啊。”
县太爷苦笑道:“也不知道今年吹得是什么风,怎么将这么多大人物,吹到咱们阳谷县来了。
你快安排人,将这个消息,去通知给知州大人,若是这种大事知州大人不知道,本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诶,老爷,你这是要?”
县太爷苦笑道:“荣王的师妹,那和郡主也差不多,荣王咱们可是得罪不起的。
以前有些事情,本县对宁家做得确实有些不大稳妥,
宁家难免有所怨言,
这不找补回来,老爷的位置就坐不安稳了。
快去准备女儿家的礼物,本县今晚这就要登门拜访宁府”
知州府邸,知州丁一鸣背着手在屋中踱来踱去,他看着眼前一名红脸青年,皱眉说道:“你还惦记那小丫头呢,还想和她破镜重圆?你的梦什么时候能醒。”
红脸青年说道:“既然她回来了,自然要和我结亲。”
“她既然敢逃婚第一次,就敢逃婚第二次,你啊,最好不要再去招惹这丫头。”
“哼,她要是再敢逃婚,我就将她的手脚都捆起来,为女子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哼,等她过了门,我让她天天侍候在我身边,定让她服服帖帖的。”
红脸青年说到这里,眯缝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