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游手好闲的,也有那热心肠的。
袁雨晴母女俩起来后,径直赶过来主动帮忙,“三哥,有没有什么需要洗的,就交给我们来弄吧。”
贾得财原本想拒绝的,可是袁雨晴却是已经带着女儿开始主动去拿蔬菜来洗了。
大雪天的,最不缺的就是水。
至于柴火什么的,还真的是临时出去捡来的,好在附近树木多,不缺柴火。
少说有十来个人,分工合作,倒是省了不少的力气。
很快红汤的香味飘散出来,那些还想多睡一会儿的,此时也已经睁开眼睛起来了。
答应衙差们的除夕饭是给吃上了,只是这好处,还是在唉大家伙要启程的时候,贾得财才塞给了为首的刘衙差。
“给兄弟们分了,算是我贾家的一点心意。”
刘衙差笑的满意,吃饱喝足了,心情更是不错。
于是不忘提点一番道:“走快些,七八天或许就能到。等到了那处的衙门,你们得要先想法子跟那里的师爷搭上关系。”
“拖师爷的手跟县老爷搞好关系,争取分到一个不错的村,知道了吗?”
几句暗暗的叮嘱,被贾得财给记在了心上。
正要离开的时候,贾老夫人再次凑了过来,丝毫不记得先前说走就走的了的事情似的。
过来了就是往马车上坐下,“嘿,还真没想到你小子运气这么好。”
想到是三兄弟,也都是说好了要互相赡养的,贾得财也不多说些什么。
一群人在路上过了年,初八的时候,到达了邻宁县外。
“终于是到了!”
刘衙差也是记得贾得财给予的好处,于是在进县城前,给了贾氏一族去变卖马车的机会。
毕竟是前来流放的犯人,更何况昭然若揭的骑着马儿进入了县城,指不定要被人编排胡说有的没的。
还是要低调些才行。
至于以后,虽说肯定是会有需要用上马车的时候,可也无法一开始就带着马车进去。
不合适。
大不了日后找机会再去买。
这件事自然是又落在了贾得财的头上。
先进入县城,找到了回收马车的商行。
一开始听到有大量的马车要出售的时候,商行的老板是不大乐意去收的。
可是当听到是二手的时候,还能有商量,商行老板来了兴趣。
商行老板姓孙,在邻宁县经营着一家百货商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买卖也算是家里传下来。
不愁吃喝的,却也没发什么大财。
来到县城外头,孙掌柜的才知道,原来是一批流放犯要出马车。
原本觉得有些晦气,不想收。
可是转念一想,若是借此压低价格收回来,那其实是赚的!
简单的检查了一番马车的情况还有马匹的情况,一共有二十二两马车,除去衙差使用的一辆,刚才刘衙差又向贾得财要走了一辆。
所以需要出售的马车正好二十两。
贾得财也是见孙掌柜瞧的差不多了,便上前在其身旁问道:“如何,这些马车若是按照回收的价格,值多少银?”
钱孙掌柜的心里头那么一合计,张开手,露出五个手指头。
看到这五个手指头的时候,贾得财几乎是瞬间就面露难看之色。
马车再怎么便宜,也得按照两来做单位。
那孙掌柜出五个手指头,总不至于是五十两一辆吧?
那就是想要五两一辆马车了。
贾得财笑着问道:“五两一辆马车吗?这位面也太便宜了,我们还指望着卖掉了马车,身上留点子银钱讨生活呢。”
孙掌柜鼻腔轻哼一声,“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这五两银钱,已经是给的顶天了。要是你们觉得五两不行,那就四两吧。”
“如果四两一辆的话,我现在一句话都不说,立刻把马车给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