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2章:规劝
笑波客2025-10-29 11:463,171

韦子春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李白作出决定,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庐山。

  韦子春走后,客清上场了,“夫君,韦郎官找你干啥的?”

  “他说,圣上敦促永王到江陵赴镇,统领山南东道、黔中道、岭南道和江南西道四镇节度使,招兵买马,平定叛军。想让我加入永王幕府?”李白直言道。

  “你答应加入了?”客清忙问。

  “尚无。”李白满脸忧愁。

  “不答应就对了!”客清忙说。

  “为啥?”李白很吃惊。

  “夫君,你想想看,现如今,天下大乱,局势不定。安禄山势如破竹已经攻占了河北河南的大片土地,东西两京也被占领;李唐皇室躲到巴蜀避难,中原大地只有太子李亨在带领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抗击贼寇;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永王李璘,要在江陵招兵买马平叛。局势如此混乱,你怎么可以随便做出选择?”客清平静地说道。

  “那我该怎么应对?”李白问。

  “局势不明,不要轻易表明立场。要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客清建议道。

  “这不是消极应对吗?”李白立刻反对,慨然说道,“大丈夫应当心怀天下,以匡扶社稷抚慰苍生为己任,岂能贪生怕死苟全性命?”

  “夫君,你说得很对!”客清附和道,“大丈夫的确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国家危难之际。但是,现在局势不明,胡乱站队,很容易招惹是非,甚至会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李白生在盛世,亲眼目睹了东西两京的繁华富贵,亲眼见证了大唐的荣光威武,也曾得到过李唐皇室的恩宠,也曾得到过国家的高官厚禄,怎么能忍心看着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李白慷慨激昂地说道。

  “我没有说,你说的不对。你曾经进入朝廷为官,受尽荣宠,位极人臣,得到了当今圣上的赏识,现在李唐江山飘摇不定,的确应该为国家再造建功立业。关键是你已经被朝廷赐金放还,理由还是非廊庙器材。这也就是说,李唐皇室认为,你并非是国家的栋梁之材,现在国家危亡之际,自然应该由那些平日里呼风唤雨的大人物挺身而出,想社稷之所想,干社稷之所干的事情,方能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难之际。你已经被放逐,无官无职,没有号召力,没有资财士卒,如何帮得了江山社稷?”客清滔滔不绝,劝解道。

  “住口!”李白听到“非廊庙器”四个字,顿时勃然大怒,呵斥道。

  “夫君,妾身错了。不应该揭开你的伤疤!”客清立刻低头认错。

  李白稍稍顿了下,也缓和了语气,“算了,你说得没错。圣上的确是这样评价我的,我的确非廊庙器!要不然,也不会让圣上赶出长安赐金放还。”

  “夫君,你不要自怨自艾妄自菲薄,你还是非常有才华的!不然,怎么会被圣上选为翰林,侍奉左右。尤其是你写的三首诗作《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是何等精巧,连当今圣上都叹为观止。”客清安慰道。

  “休要提说。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李白有些羞涩。

  “即便那已经过去,韦郎官前来邀请你加入永王幕府,总不算是过去吧?他为何不来邀请别人,而是千里迢迢从江陵跑到庐山,还不是因为你的才情让永王惦记。”客清辩驳道。

  “哎!我真的是难以抉择。你说,时局不明,不能随便站队,可是,真到了时局明朗的那一天,人家还会邀请你去当官吗?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个天载难逢的好机会,我真的舍不得放弃。你知道吗,我奔波了大半辈子,曾经四处投送诗赋都无人理睬,要不是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赏识和提携,也许我依旧淹没于山野。好不容易得到圣上的垂青,结果却因为喝酒误了大事,惹恼了圣上,赐金放还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你说的,圣上认为我非廊庙器也!”李白幽幽地说道。

  “的确,你的前半生,命运多舛,的确够曲折的,不过,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增益其所不能也。夫君,你不要气馁,你的好日子可能还在后面。”客清安慰道。

  “眼前的时机,难道不是?”李白反问道。

  “还真的不是。至少现在不是。”客清直言不讳地说道。

  “为何?你能详细说明你的理由吗?”李白敦促道。

  “刚才我说了,时局不明,不能随便站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判断。”客清再次强调道,“如果夫君非要妾身说出所以然。我认为,目前的局势,安禄山锐不可当,但是后继乏力,随着战事的扩大,占领的地盘逐渐增多,所占地盘和城池总是需要人来把持和经营,这就会拉扯他巨大的精力,使得他的精力和兵力必然会分散,正如河北战场上所表现的那样,也许会有更多的颜杲卿站出来反抗他,也会有更多的张巡站出来抵挡叛军的进攻。正所谓,太猛易折断,所以,他不会持续太久。”

  “哟!没有看出来,夫人还挺有眼光哟!”李白很惊讶。

  “那当然,虽然妾身是一介女流,知识文化没有夫君多,但是,自小跟在太父身边,耳闻目睹了一些官场上的事情,多少也能看出些祸福。”客清倒也不客气。

  “以夫人之见,那太子为何要执意留在关中抗击叛军?”李白饶有兴趣地问道。

  “凡事不要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要站在太子的角度来思考就很容易洞悉其中的缘由。”客清提醒道。

  “说说看。”李白大开眼界。

  “太子是什么身份?大唐储君也。什么是储君?圣上千秋万岁后才能轮到他执掌朝政。问题是,圣上身体康健,无病无疾,他的千秋万代就需要很长时间,比如说,废太子李瑛,确立太子到被废除二十多年,始终没有机会坐上龙椅。再比如,现太子李亨从接替李瑛到如今也是二十多年了,然而,圣上依旧身体康健,哪能轮到他的份儿?如果不出意外,以他的身子骨,说不定还走在圣上的前面哩!”客清口无遮拦的说道。

  “哎,这话可不能随便说,要杀头的。”李白大惊失色。

  “屋里就你我夫妻二人,难不成你会向太子告我的密不成?”客清笑道。

  “即便这样,以后也少说这样的话,万一隔窗有眼,隔墙有耳,被有心之人听了去,岂不是掉脑袋的事儿!”李白叮嘱道。

  “夫君提醒的是!”客清不再坚持,接着说,“安禄山起兵反唐,这就给太子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圣上不是已经被安禄山赶出长安了吗?那太子就留下来带领臣民消灭叛军,匡扶社稷,收复东西两京。这一正一反的君王形象就跃然纸上立判高下了。真到了那时候,叛军被打败,民心所向,即便是圣上龙体康健,他也当不了皇帝,还不得让给太子继位?所以,太子留在关中,目的就是建立军功,继承大统。”

  “哎哟,不得了,我的身边竟然藏着一个军师!”李白惊叹道。

  “夫君过誉了,妾身哪里是什么军师?充其量也就是对局势多关注思考了一些罢了。”客清秀红了脸。

  “如果真如夫人所言,那圣上就麻烦了,不仅丢了宝座,而且还失了颜面。”李白有些替李隆基捉急。

  “夫君不必多虑。”客清道,“当今圣上就是依靠两次政变上位的,先诛杀了韦后一党,又诛灭了太平公主一党,登上皇帝宝座,你担心个啥?对于太子的把戏,圣上肯定洞若观火,一眼就识破他的心思。”

  “你说得有道理。”李白马上想到了韦子春的话,“圣上已经行动起来了,他在汉中的普安郡,已经下达了诏令:让盛王李琦任广陵郡大都督;丰王李珙任武威郡大都督;永王李璘任江陵大都督,统领山南东道、黔中道、江南西道和岭南道四镇节度使;即刻赴镇,招兵买马平定叛军。这也许就是圣上制衡太子的招数。”

  “说得没错!问题是,太子李亨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任朔方、河东、河北、平卢四镇节度使,他的背后站着的是朔方军,如果能联手郭子仪和李光弼,全力围剿叛军,火速收复东西两京。不要说丰王李珙和盛王李琦,就是永王李璘,照样不是太子的对手。还不是乖乖地将兵权交出去,恭迎太子当皇帝?”客清分析道。

  “你这么说,就是不看好丰王、盛王和永王了?”李白问。

  “对!至少从目前来看,的确是这样。丰王、盛王和永王,身边既没有兵将又没有幕僚,他们拿什么跟太子竞争皇位?极有可能就是为太子做嫁衣罢了。”客清一针见血地说道。

  “你是想让我投靠太子?”李白顿悟道。

  “并不是妾身的意思。我觉得,局势不明,夫君稍安勿躁,再等等看,一定会有局势明朗的那一刻。我们再做定夺也不迟。”客清赶紧说。

继续阅读:第0173章:纠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玉拂天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