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快天明时,苏瑾再次醒过来,苏沫儿赶紧叫候在府里的太医院院首,进来看看。
“禀王妃娘娘,护国公此刻......王妃娘娘好好陪着便是。”
院首话说的含蓄,这苏沫儿是在明白不过了,这是祖父在这个世上的最后时间了。
院首话罢便退下了,房内只剩下苏沫儿和苏如雪。
“如雪。”苏瑾声音如游丝。
“祖父,如雪在。”苏如雪这几日,本就在哭,今日更是哭得厉害,此刻眼睛已经肿得老高了,声音哽咽地答着苏瑾。
“如雪,祖父走后,你要听你大姐姐的话,不能再终日自暴自弃了。”
“是,如雪谨记祖父教诲。”
“恩,出去吧。”
“是。”
苏如雪抹着眼泪除了苏瑾的寝房。
“沫儿。”
“祖父,沫儿在。”
“沫儿怨不怨祖父,祖父在你小时候,对你并不好,甚至不闻不问。”
苏沫儿:“祖父,沫儿不怨您,不怨。沫儿知道祖父是大英雄,以大事为重,沫儿不怨祖父。”
苏沫儿连说三个不怨,心里难过,自己是穿越来的,本意上和祖父必没有原主这么深的感情,相处得淡了些,祖父便将原因归结于小时候对她不好。她亦无法解释,只能告诉祖父,她不怨他。
“祖父向你坦白一件事情。当初嫁与蓝王,是祖父一手促成的,如今见蓝王对沫儿一片真情,祖父也算是可以瞑目了。”
“祖父.......祖父不要说胡话,等祖父身体好些了,沫儿和蓝王还要生个重孙给祖父抱呢。”苏沫儿泣不成声。她怎么会怨祖父,一生戎马,为国为民,万人敬仰的老将军啊。
“沫儿,去王府请蓝王过来吧。”
“是,四爷就在外面,沫儿这就去请。”
蓝王闻苏瑾要见他,并不意外,仿佛意料之中。
“蓝王,老臣.......”苏瑾话间,挣扎着要起来行礼。
夜蓝染连忙扶住他:“祖父,折煞小辈了。您养好身体才是。”
“蓝王不要安慰老臣了,老臣熬不过今日了。老臣临行前,有句话,必须对蓝王讲。”苏瑾面色微有些红润。
苏沫儿看了苏瑾的面色,心里更加难过,之前甘露寺的主持圆寂也是这样,这是回光返照了。
“将军请讲。”夜蓝染这次没叫祖父,也没叫护国公,而叫的将军。
“苏家从未背弃过蓝家,老臣把沫儿嫁给您,还请蓝王替老臣好好照顾她。”苏瑾话间,眼角流出泪水。
夜蓝染认真道:“将军放心,本王定以沫儿为命。”
“沫儿,祖父最后再为你做一件事吧,让李氏随祖父走吧。全了她的孝道。”话说完,苏瑾缓缓闭上了眼睛,再无呼吸。
苏沫儿再也忍不住,扑进夜蓝染怀里大哭起来。祖父临走前,担心的还是她。她何德何能,何德何能啊。
天才蒙蒙亮,护国公府已然办起了丧事,由蓝王亲自操办。
苏沫儿已经嫁人,按理说应该不用带重孝了,可是她坚持带了。
粉黛未施,全身纯白。苏沫儿和苏如雪跪在苏瑾棺木前,旁边放着一个小棺,里面躺着被赐死的李氏。
一国的护国公离世,朝臣们都要来吊唁,今日一大早,护国公服已经来了一院子的人。
今日,皇帝听闻护国公去了,罢朝三日,全国哀悼。
皇帝,王爷,后宫娘娘,朝廷重臣,家族私交。一轮又一轮的吊唁,安慰,苏沫儿终于身心俱疲地晕了过去。
“沫儿。”夜蓝染心疼地抱着苏沫儿,去了她未嫁时的住的院子。
太医诊断后,只说是劳累过去,需要休息。
夜蓝染知道,她这是心里难受,故意用忙碌来麻痹自己。夜蓝染在她手背上一吻,又放回了被子里,替她掖好被角,又去了前厅。
如今护国公府,只有苏如雪和苏沫儿一个人,她的沫儿病倒了,他便替她去操持着丧事。
王爷替大臣办丧事,这是闻所未闻的,足以看出苏沫儿在蓝王心中的地位。皇帝知道后,并没有制止,所以,也无人敢说半句闲语。
宾客直到晚上才纷纷离开。夜蓝染拖着疲惫的身子,抱了苏沫儿回了蓝王府。
子女应当守孝三日,若是婚嫁应当守孝三年,再行嫁娶。如此,苏如雪只能十六岁才能嫁人了。
翌日,苏沫儿醒来,只觉得大脑疼痛,双手捂着头。
夜蓝染叫来季太医。
“王妃操劳过度,悲伤郁结于心,不应劳累,需静养。”
“恩,下去吧。”
苏沫儿喝过了季太医开的药汁,又昏昏沉沉的睡去。
整整三日,苏沫儿都在昏昏沉沉中度过,只觉心里疼,脑袋疼。
一半来自她的感情,一般来自原主的感情。
第四日,苏沫儿身体好了些,便要去给苏瑾送葬,夜蓝染拦不住,只好陪着去。
苏如雪已经病倒了,如今送葬的便只有苏沫儿一人,夜蓝染作为王爷只能给皇帝送葬,若是给其他人送葬,便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他只好充当暗卫,瞧瞧跟着苏沫儿。
送葬的亲人只有苏沫儿一人,但是送葬的人数,确是惊人的。从护国公门口,百姓们一路自发地跟随。
浩浩荡荡,十里不绝。
有的百姓提着一篮子鸡蛋,有的带着自己做的寿衣......都以自己力能所到之处,送护国公离开。
苏瑾埋葬的地方,是夜蓝染亲自选的,在翠微山上。
哀乐一路吹吹打打,苏沫儿只觉脑子昏昏沉沉,但是她不能倒下去,她要送祖父最后一程。
队伍走到翠微山上时,已是午时,从起初,到现在,没有一个人半途放弃,都跟了来。
待棺木下土,苏沫儿捧了一把泥土,混着泪水,扔到了苏瑾的棺木之上。
忽听后面一阵马蹄声,苏瑾原来的侍卫骑马带着苏如雪狂奔而来。苏如雪脸色苍白如纸,从马背上下来,没走两步,就摔了一跤,又倔强的爬了起来,再此摔跤,如此反复多次,终于走到了苏沫儿旁边,学着苏沫儿的样子,双手捧起黄土,洒在棺木上。
众百姓见两姐妹如此,都低低哭了起来。
这日的翠微山,亦是悲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