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多少有些怨气的百姓、商户们,在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
无不,欢呼雀跃!
“多久了,大夏对外多久没有过这样的大胜了?”
“今天的这份高兴,是许郡公给的。”
“郡公,牛逼!”
“快,向前段路发信号弹。”
“是。”
北镇抚司小学!
正值课间操期间,老师带着孩子们,依葫芦画瓢的扭.动着小胳膊小腿。
‘砰!’
‘轰隆隆。’
可就在这时,天际响起了一阵刺耳的信号弹声。
“啊?”
听到此声后,包括老师、学生在内的所有人,下意识扭头望向校门外。
饶是已经在这当祭酒的贺子腾、贺大家,都急匆匆出来。
“出了什么事?”
“一般情况下,北镇抚司不会发这种清道的信号弹?”
“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就在先生们议论纷纷之际,一道刺耳马蹄声乍然响起的同时,刺耳的嘶喊声,也响彻在了他们耳边。
“潼关大捷……”
“许郡公,率部奇袭潼关,斩敌十万有余,俘虏三万!”
“叛军哥舒翰等将领,已在押送京城的路上!”
‘咕噜。’
斥候的身影,虽一闪而过,但他所嘶吼的声音,却让众人无不深咽一口吐沫。
“许郡公,奇袭潼关?”
“斩敌十万有余,俘虏三万?”
“乖乖!不愧是‘许人屠’啊。”
久久无法平静内心的贺子腾,在此刻嘀咕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大夏许郡公,是大楚难以逾越的高山啊!”
“七公主呢?她不是一直在找许郡公吗?现在有消息了。”
“她,她又去北镇抚司了。”
楚韵在夏,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事关大楚生死存亡的谈判,他们这些楚人,自然也是上心。
北镇抚司门外……
楚韵、夏姬、崔莺莺三女,再次不期而遇!
这已是她们,在最近几天里第三次碰面了。
仍旧是彼此含笑不语,可却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警惕。
北镇抚司已停止了对清河崔氏的铺货,目前最有可能拿下来的,就是楚韵背后的琅琊王氏。
想要替自己的亡母把乔家留下来的夏姬,更想着与北镇抚司化干戈为玉帛,同时拿下北方业务。
各怀鬼胎!
可却又对许山,抱有不同的情愫。
“三位贵人,都请回吧!”
“郡公,没回来!”
从曹关匆匆赶回来,主持北镇抚司大局的张合,一如往常一样,回答着三女。
“许郡公,到底去哪了?”
就在夏姬,问出了几天内的同样问题时,刺耳的信号弹声,乍然响起。
“嗯?”
“八百里加急的信号弹?”
“立刻清道。”
“是。”
伴随着张合的一声令下,北镇抚司的小旗们,迅速动了起来。
不多会儿,那匹由渡口而来的快马,疾驰而至。
“潼关大捷……”
“许郡公,率部奇袭潼关,斩敌十万有余,俘虏三万!”
“叛军哥舒翰等将领,已在押送京城的路上!”
‘咝咝。’
听到这话后,张合及众锦衣卫们,无不头皮发麻,紧接着欢呼雀跃起来。
“郡公,牛逼!”
而这一刻,三女也都知晓了许山的去向。
“潼关?”
“许山把潼关夺下来了?”
“那可是天下第一关啊。”
“他是怎么做到的?”
许山的表现,越是扎眼、强势,众女的心,越是向往至极。
相较于崔莺莺的保守、楚韵受身份桎梏行动不便,夏姬则绝对雷厉风行。
获悉许山的位置后,第一时间策马出城。
“张同知……”
“奉郡公之命,启动七号暗箱。”
“恕属下军务在身,无法行礼。”
策马奔腾的斥候,对张合扔下这句话后,立刻离开。
“谨遵圣令!”
抱拳之后的张合,立刻扭头道:“启动七号暗箱。”
“是。”
一路东上的斥候,在直抵皇宫后,便随禁卫,急匆匆的朝着金銮殿赶去。
此刻的这里,可谓是嘈杂声不断。
已入夏多日的南蜀使团,与大夏的谈判,并不顺利。
特别是在轰天雷的定价及数额上,有极大的差距。
正因如此,南蜀使团武将代表卫山,直接带人在金銮殿上,使了出来。
“夏王,贵国司马尚书,毫无诚意啊!”
“几天来,面对我国的报价,始终没有松口之意。”
“甚至,不厌其烦的对本将军说,这就是北镇抚司的最终定价。”
“怎么?”
“偌大的大夏朝,还是由北镇抚司做主不成?”
殿内,昂首挺胸的卫山,大声呵斥道。
望着他嚣张跋扈的样子,不少文臣武将,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北镇抚司的定价,是经过朕同意的。”
“不二价!”夏羽,直接斩钉截铁的说道。
“夏王的意思是,没得谈喽?”卫山声音冷厉道。
“本将军可提醒夏王……”
“一旦轰天雷、钢刀及冶钢,在市场上泛滥的话,那贵国可就没价格上的优势了。”
自信满满的卫山,带有几分威胁性的说道。
“泛滥?”
“卫将军,早上喝几杯啊?醉成这样,当众说糊话。”
“只要陛下不想,这些就不会泛滥。”
扭头的林若浦,直接冷笑的质问道。
“不会泛滥?”
“哈哈!”
“林相,睁眼好好看看整个大夏吧。”
“夏王是不想,你们也不想,不代表有些人不想。”
话里有话的卫山,刚说完这话,现场一片哗然。
在卫山看来,风陵渡抢夺资源,那是万无一失的奇袭。
之所以,当朝闹这么一出戏,就是要让大夏满朝文武,认清一个事实——大夏乱不乱,他们南蜀说了算。
“陛下,潼关、风陵渡八百里加急,乃许郡公亲兵所呈……”
在苏培盛汇报完这些后,夏羽诧异道:“嗯?潼关,潼关和风陵渡怎么了?”
“快请上殿来!”
“是。”
“哈哈。”
听到这话的卫山,再次狂笑不止。
“卫山,你再在殿前失仪,就别怪大夏无情。”一旁的林相,直接开怼道。
“林相啊,你还是听听潼关和风陵渡发生什么事了吧?”
“听闻,北镇抚司有一批物资,改道从风陵渡运往北域沿线?”
‘哗。’
待到卫山说完这些后,现场一片哗然。
根本不知道此事的文臣们,下意识望向武将。
黛眉紧皱的兵部尚书徐正明,冷声质问道:“大夏运送物资从哪走,南蜀是怎么知道的?”
“山人自有妙计吗!听听,你们好好听听,是不是物资被西凉抢走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