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座听到自己孙女的那番话,感受着她的愤怒的语气,顿时无语。
一瞬间,他脑子里转过了很多想法。
不过,深吸一口气之后,他还是劝说起来。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想为你爸爸的事出头,觉得是陈志造成的?”
“本来就是他造成的!”赵离插了一句。
“好吧,就算是他。但我要说的是,虽然我不知道被列为绝密事件的是什么事,里面有什么弯弯绕绕,但我现在已经可以确定,陈志不可能有叛国行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华国。而且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在国外爆出重大丑闻,甚至还给华国高层写了很多信,就说明高层是相信他的忠诚的……”
赵军座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离打断了。
她语气有些急切地说道:
“别说了,爷爷,请您相信我的判断……我一定能把陈志的真面目给揭穿,让全国十七万万人,让全世界的人都看看,看他陈志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即便隔着电话,赵军座也能感觉到赵离的态度有多么坚决。
虽然知道,赵离属于那种认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的性格,但他还是想劝一劝。
他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离,你要听劝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肯定有误会……你还年轻,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也不能太冲动。”
“爷爷,这件事,我无法冷静。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好了,就这样吧,我已经在路上了!”
她这句话说完,便立即挂断了。
赵军座拿着手机,呆立在那里。
唉,自从自己的儿子、赵离的父亲去世,赵离就变成这样了。
她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却也和自己没有那么亲近了。
赵军座微微抬头,看着不远处的人,那都是想要第一时间知道陈志审判的相关信息而无法进去的人。
远处,车水马龙,好像是另一个世界。
赵军座知道,赵离过来,陈志的事又要凭空生出许多的波折了。
但自己阻止不了她。
不过,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他觉得这种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
该来的总会来的。
从另一方面考虑,当年的事情,牵涉到了不少人。
就算孙女不过来,其他人应该也会过来。
赵离来的话,自己还能从中斡旋,但是其他的人过来,场面就更不由自己控制了。
当然,赵军座相信陈志,相信他是个好孩子,是华夏的好儿郎。
从陈志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曾经那些战友的影子。
他们面对强敌,毫无畏惧,奋不顾身。
很多人都在一次次战斗中丧命。
但是他们的身影,在他的心中还是那么清晰。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那种牺牲精神,却是一脉相承。
他们,都是那样深爱自己的国家。
更不用说,陈志是个天才,有那么多发明创造,特别是把这些发明交给了国家。
不知陈志这种身份的人,为什么会被公开审判。
本来,像他这样的,应该是秘密审判,甚至就算是有叛国之行为,只要还能挽救,也不会放弃。
或许,高层有深层的想法,想通过陈志的案子,让民众了解一些东西。
自己并不需要做太多,只要保证,陈志不会被人要了性命,其他的,会好起来的。
而从赵离的角度来说,她能来这里,也是好事。
挖出事情的真相,肯定能解开她心里的疙瘩,让她不再封闭自己。
只不过,陈志要再承受一波攻击了。
……
羁押所。
事情发展到现在,应该算是个惊喜吧。
毕竟,短短半天时间,对陈志的判决从死刑改判为有期徒刑十五至二十年。
可是,李安康却高兴不起来。
每读一封信,都是将陈志的秘密暴露一分,也是把华国的内幕展现在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面前。
这些秘密,真的适合暴露吗?
他不得而知。
也许,这是华国高层制定的什么计划的一部分。
不然的话,像这种直播、民众参与的形式,不可能出现,而是会改成秘密审判。
想到这里,李安康虽然心里稍安,但是又有一股气堵在胸口。、
那口气,他只觉得不吐不快,令他觉得难受。
他深深地吸气,然后缓缓地吐出,调节自己的心绪。
此时,看着陈志现在又恢复了安静的样子,坐在那里,无思无想。
他并没有羡慕,反而有些心疼。
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
他看看老部长,又看看其他人。
然后,他开口了:
“老部长,那些信,是不是还要读下去?”
“其实,事到如今,我不觉得还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
“陈志的做法,还不足以让你们相信他吗?还不能证明他的清白?”
“你们真的要把陈志放在这里,让所有人都用放大镜来审视他吗?”
“他到底是不是罪犯,需要让他来接受全民审判吗?”
越说,李安康越发显得痛心。
像这种形式的审判,是第一次出现吧?
“难道以陈志的贡献,以他的英雄行为,还无法得到一点尊重吗?”
李安康的一连串质问,让全场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老部长和其他的审判人员其实也得到了很多消息,除了现场发生的这些情况,还有网络上的很多消息、热搜变动,各种交锋,以及世界各国对于陈志此案的反应。
他们甚至知道华国外交部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外国网友的种种言论可以不理,但是他们的政府已正式向华国提出想要引渡陈志的要求,有的甚至言辞激烈。
他们当然知道,这些国家,对于陈志这样的大才有多眼热。
虽然李安康相信,陈志要是真的选择了某个国家,为其贡献才智,那么他一定会成为那个国家的英雄,被载入史册!
只是,他们根本没有考虑他们本国的情况,能不能提供陈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条件。
外国对引渡陈志的狂热,对比华国对陈志的方式,不说是天差地别,也相差无几了。
想到这些,李安康决定,要帮华国纠正这一重大失误。
他大喝一声:“我要求,给英雄陈志打开镣铐!”
他的身前不远处,老部长沉默着。
片刻后,他就要开口。
看他的表情和动作,也想这么做了。
突然,一声女人的喝声传来:“住手!法庭纪律,不是儿戏!”
“陈志不是什么好人!大家不要让他骗了!”
“他变了,不再是一心给华国做贡献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