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一定要去送一下李院士!”
有人大声说道。
“对,我也去,咱们都走着去!”
不少人附和道。
他们的坚定,也让张志仁的心里再次燃起一团火来。
自己也要去,去送李院士最后一程。
他迈开脚步,直接向着大门口走去。
“老张,你这是要干嘛?”同事关切地问道。
“我也去!”他坚定地说道。
脚下不停。
不约而同地,其他人也跟了上来,顶风冒雪,朝着医院而去。
……
一个小时后,历城医院,李伯平院士的灵车发动了。
从医院内到大门口,再到街道上,站满了人。
人们都一脸悲痛,表情肃穆。
有人脸上,挂着泪痕,此时已经变成了冰碴子。
再被风一吹,让他们的脸上生疼,但是没有人在意,他们的心里,更疼。
看到灵车驶来,上千名夏科院的科研人员更加悲伤,有人小声地啜泣。
七百多名院士,都轰动了,很多人向前迈步。
灵车被围在人群,几乎要被拦停。
大家都透过车窗,注视着李伯平院士的遗体。
全国十七万万人,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不知道他的贡献,但是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明白他的分量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汽车在人群中艰难地前行。
人们手上捧着洁白的雏菊,跟随着灵车,一起慢慢向前走着。
悲声不断。
就连那寒冷的北风,似乎也都带着强烈的悲意,让人肝肠寸断。
张志仁离得有些远,只能看到灵车,但他感觉自己和李院士那么近。
再一想到自己对陈志的教育那么失败,真是羞愧难当,实在无颜离得更近。
只不过,老院士并没有对他说出什么恶言,而是强调那是自己没有教好陈志,怪不得张志仁。
也是因此,跟在灵车后面的张志仁,越走,就越觉得双腿像灌了铅一样,走不动了。
身边,很多人超过了张志仁,继续向前跑去,力图追上那辆灵车。
而在他的前面,还有更多年纪大些的院士在跟着,走得有些艰难。
和其他人一样,张志仁眼红了,呼吸有些不畅,不断被哽咽打断。
他的身体不停地颤抖着,不知是难过得,还是被冻得。
人们都自发地跟在灵车后面,而在远一些地方,还有更多的人向这里赶来。
他们是刚刚得到消息,赶紧过来了。
这些急跑的人中,不断有人摔倒在地。
毕竟,下雪路滑。
但他们并不在意,爬起来继续跑。
而灵车的驾驶员的眼眶也红了。
他了解到李院士的生平,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再看到这么多人来给李院士送行,悲伤无比,真的感觉人老人这一辈子也值了。
时间挺紧,他想提速,却发做不到,因为车前也围着很多人。
看到人越来越多,司机也有点急了。
幸好,随着车子前行,还是慢慢把大多数人甩开了。
许多人加快脚步,不过还是赶不上。
更多人摔倒,连忙爬起来追赶,根本顾不上衣服上沾上雪泥。
但终于,他们还是跟不上了……
灵车越驶越远。
人们只能在车外喊着,“李院士走好。”
“李老千古!”
“李院士一路走好!”
“……”
路过的人好奇起来,这是在送别谁。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李院士,对他敬佩无比,哀伤他的离世,感叹夏国又失去了一位国士!
当天的夏国新闻中,出现了李伯平院士离世,众多民众送别,国家最高领袖前去殡仪馆送行的场景。
也是在这一天,“李伯平”三个字被众多夏国人所熟知。
而这三个字,更是被铭刻在所有科研人员的心中!
死后有这种哀荣,在很多科研人员看来,也算是值得了。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他的奋斗精神,他对国家的爱,以及由此而做出的巨大贡献!
李伯平院士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
他做出的激光陀螺,让夏国有了深厚的底气,终于能在制导领域不再受制于任何国家,让我国的高精尖设备更上一个台阶,真正成为国之利器。
就在那辆灵车上,坐着四名军人。
他们,是李院士的四个儿子。
他们都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
不过,看到车窗外那些逐渐跟不上灵车的院士,那些中年和青年科研人员,也都无比动容。
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军人,看着窗外的人群,特别是那些还在追着灵车跑的年轻人,只觉无限感怀。
他都知道父亲的威望,受到很多人的尊重,但是没有想到,他的名气会这么大。
父亲这一辈子,也算是值了。
只不过,自己还没有在父亲面前多尽孝,他老人家就这样走了。
唉,身为军人,早已将身许国,却是没有办法的事。
想到自己总是匆匆回家,探望一番,便又离开,而父亲又总是叮嘱自己要抓紧时间,好好做事,真是不知说什么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
“爸,您看到了吧,那些来给您送行的人,我相信,很多都能成为夏国的脊梁,做出自己的一番贡献!”他低声喃喃着。
泪水涌出。
泪眼朦胧中,他看向躺在那里的父亲。
他还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好似在进行一项研究。
蓦然间,父亲回头,冲他点头,轻轻地笑了。
那是赞赏,是期许,也是激励。
“爸!”他大叫道。
更多的泪水夺眶而出。
从父亲离世到现在,他的脑子就如同浆糊一样,空空的,晕晕的。
直到看到那么多送行的人,他才意识到。父亲真的已经不在了。
不由自主地,他的身体离开了座位,扑在了父亲身上。
双手伸出,抱住父亲的身体,脸贴在他的身上。
悲声再起。
身边,三个弟兄也都离开座位,哭得伤心。
“可是,爸,您怎么就走了,走得这么匆忙,我以后又能向谁请教啊?”
几名军人,无不泪水长流。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有父亲在,他们五六十岁,仍然可以说是孩子,还有依靠,可是现在,父亲永远离他们而去了。
而他似乎再一次看到了那些在街上送行的人,那些科研人员,那些普通市民,所表现出来的依依不舍,痛苦不已。
“爸,您看到了,那些人……都是夏国的未来!”
“我相信,他们中肯定能出一些厉害人物的。”
“您的努力,您的奋斗不会被人遗忘!”
“您种下的种子,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您未完成的事业,我们下一代会接过来,接过接力棒,努力奋斗,让夏国越来越好!”
“可是,陈志……”这个军人的脸上现出一丝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