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知州府衙
太子不卸甲2025-07-02 19:052,682

啥是助手?

  对这个问题,南宫狗剩想了很久,还请教了很多老年人,最后得出了结论,应该是门客没错了。

  因为给韩先生打下手,那是要进门的。

  韩先生家的门,那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听,那能不听吗?”

  “狗剩,以后多关照着点,我爷爷和你爷爷,可是好哥俩呢。”

  “狗剩,恁媳妇可是俺二姨的侄女呢。”

  “狗剩,你可别忘了,咱小时候一块掏过鸟蛋。”

  ……

  一提到门客,大家都听懂了,纷纷地套近乎。

  南宫狗剩也不回应,只是嚷嚷着让大家排好队。

  刘春苗看懵了,她来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人往这边走,没想到是找韩平的。

  这是弄啥嘞呀?

  她搞不明白,瞪大眼睛看着。

  有人弄来了粗壮的杆秤,这东西也是分大小的,小的能称几斤,中等的能称二十斤,这种最粗壮的,能称三百斤,足足够用了。

  知道大家都等着用钱,韩平便让南宫狗剩帮着称重,给大家算钱。

  墙根土,草木灰换钱这事,大家多少有点犹疑。

  当看到韩平拿出了黄橙橙的铜钱,这个八文,那个十文,现场格外的热烈。

  好多人已经是很久没有看到过钱了,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又是下跪又是感谢。

  这哪里是钱啊?

  这可都是命!

  拿到钱了,还不放心,大家还要问一句:“韩先生,还要不要啦?”

  得到肯定答复之后,那是马不停蹄地走了。

  墙根土这东西,刚开始好收集,在附近就行,慢慢就难了,要去远一点的地方,但只要能吃饱饭,他们是不怕辛苦的。

  这是田有粮负责的,他带着的都是田家人,赶紧去买点麸皮啊,糙米啊,杂面啊,让婆娘做菜团子。

  至于他们几个大男人,是不会休息的,继续埋头挖土。

  东西太多,院子里放不下,韩平正担心呢,三少爷谢翼圣过来了。

  他看到这热火朝天的场面,也是兴奋不已,当即让亲兵卫护这里。

  在别人眼里,这是墙根土,草木灰,在他眼里,那可是能杀人的玩意,都是宝贝。

  想着去渔阳城,这一路上也不太平呢,说不定就能用上。

  他一让亲兵卫护,就显得格外正规,原来抱有犹疑心态的,也不犹疑了,都过来询问,也想干。

  “只要拿来的东西合格,我都会给钱。”

  这些是原材料,是用来生产稀罕物件的,韩平当然不会嫌多。

  这些人兴奋地去忙。

  那些之前要回礼物的人,也都过来磕了头,哀求着也想干,韩平也答应了。

  灾荒年,都不容易,能给人一条活路,他是不会拒绝的。

  只是,他不会给这些人安排重要职位就是了。

  处理完这些,一共花的钱不到三两银子。

  实在是因为灾荒年银子太顶用了,一两银子能换一千五百多文钱,不管是自耕农还是佃农,每天能赚十文钱,就愿意不要命地干。

  “这片土地上的人,只要给一点机会,就能干得有模有样,就能过上好日子,果然是没错了。”

  感慨着,他带着刘雪宝和刘春苗出发,路上都是打招呼的,格外亲热。

  “韩先生出去啊?”

  “韩先生您路上小心点,外面不太平。”

  “韩先生,要不我背着您过去吧?”

  “我家有个轿子,韩先生您坐轿子不?”

  ……

  献殷勤的无数,谁都看出来了,韩平的存在,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存亡。

  说句不好听的,你弄来了墙根土,人家韩平不要,那就等于什么也不是。

  整个大越王朝,不,就是把周围的王朝都算进来,把柔然也算进来,收墙根土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韩平当然都拒绝了。

  俗话说,事以密成,虽然他干的事情,想要保密很难,但还是要控制传播的速度。

  等他真正成了气候,再享受不迟。

  “雪宝,弟夫那么大本事呢?”

  要说震惊最大的,是刘春苗。

  韩平逃荒到此才几天啊,就已经一方霸主的姿态了,他干的事情,鬼也看不懂啊。

  “那当然了,我相公是大英雄。”

  刘雪宝骄傲不已,说完心里又惶惶的。

  明明都是夫妻了,明明相公也在自个身上弄过了,可总有一种不配的感觉。

  相公能杀人,能救人,连三少爷都是佩服的。

  他该娶那种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贵妇人一样的女人。

  自己啥也不会。

  往人前一站就发憷,做饭也只会那么简单的几样,唉,这正妻的宝座又能坐几天呢?

  “好好守住了,咱老刘家就有希望了。”

  似乎看出了刘雪宝的忧心,刘春苗安慰了一句。

  她们姐妹嘀嘀咕咕,韩平却在四处张望。

  随着蝗灾滋蔓,大部分农田抛荒了,只有杂草在风中摇摆。

  路上,不多会便能看到拖家带口逃荒的人,他们来自更偏远的地方,总想着到了城里也许能活。

  可城里已经聚集了太多的灾民,官府如果赈灾不力,暴-乱就在眼前。

  想干事业,必须有个稳定的环境,如果嘉陵城乱了,他的什么高度酒,辣椒素,根本没法生产的。

  “也不知道官府的官仓里,有没有足够的粮食。”

  韩平感慨了一声,深感自己正坐在一个火药桶上。

  从来大灾绵延持久,必然乱军四起,到时人命如草芥,想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可是万分艰难。

  ……

  另一边。

  府衙。

  “知州,数灾民正从四面八风汹涌而来,还不拦截吗?”

  通判袁郛,急冲冲地来到大堂,已经有点气急败坏。

  当下如何处置灾民是最最重要的,其他都管不得,三班六房的人,统统派了出去。

  正因为了解情况,他才越发恐慌。

  他是觉得,知州庄典太优柔寡断了,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嘉陵城便会引发民乱。

  “袁通判,你以为我不想吗?你看看刺史衙门下发的行文。”

  庄典一手按着头,一手把行文递过去。

  别看他是嘉陵城最大长官,对袁郛却是不得不客气。

  因为通判不仅仅是知州的辅助官,也是监督官,是可以绕过知州,直接往朝堂上奏书的。

  不想当知州的通判,不是好通判,多少知州,都是被通判给参下来的。

  拥有参奏权,就是了不起。

  袁郛接过行文,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这是一封诛杀行告文,内容很简单,吉泽知州冯永固,私自派官兵把守交通要道,阻拦饥民进城,引发暴动。

  官兵被饥民打死打伤着无数,导致吉泽陷入混乱,刺史府诛杀冯永固,以平民愤,方才勉强控制住局面。

  有了这个样子在前,谁还敢拦阻饥民?

  赤地千里,饥民本能,往人多的地方寻找活路。

  谁拦人家,等于是要人家的命,人家肯定不答应,就那么简单。

  “可官仓之中,存粮不到两万石,灾民汹汹,人心思乱啊。”

  作为地方大员,代天牧民,民没有吃的,自然会不满意,一起暴-乱,第一个冲的,便是知州府衙。

  大家都以为还有存粮呢,而且朝廷多方布告,发下了赈灾粮,那灾民就要问了,赈灾粮食在哪?

  不会是被你们知州府衙的人扣下了吧?

  知州和通判也觉得冤,朝廷布告是发了,也说了要给赈灾粮,问题是,没给啊,一问就是在路上呢。

  再问什么时候能到,不知道。

  知州和通判也算看明白了,天灾人祸,战乱不止,朝廷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粮食,发布告,是为了安定民心。

  但饥民是要粮食的,等不得,知州和通判也没法说实话,总不能告诉饥民,没有赈灾粮,皇上骗你们呢。

  如此一来,知州和通判就成了顶雷的。

  “左右不过是洗好脖子,等着一刀罢了。”

  庄典心若死灰,完全是消极怠工的姿态。

  袁郛这个气,你倒是想得开啊。

  “报!伯爵府三少爷递文!”

  手下迅速上前,呈上伯爵府行文。

  庄典看了两眼,烦躁起来:“一个人杀了十九个悍匪,其中大半是通缉要犯,其中还有横行两湖的刀魔,这怎么可能?”

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 不过是骗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局一片荒田,结局百万雄兵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