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最高机密。
其实韩平已经向一个外人透露。
那人就是林铁匠。
当初韩平委托林铁匠打造的第一批燧发枪,此后也是由林铁匠专项负责生产燧发枪,使得燧发枪实现量产化。
这次“大招”的筹备,韩平决定也全权交给他负责。
由于所谓的“大招”分量与含义过于重大,韩平担心走漏风声,就不敢完全相信林铁匠。
为此,韩平特地带着林铁匠的儿子,一起去八坨子山剿匪。
这么做的目的,不言而喻。
懂的都懂。
林铁匠之子名叫林中宪,二十六岁。
林中宪蒙受父辈的福荫,自幼就开始习文断字,十八岁考上童生,二十岁再中秀才。
至于后续,却是连续两次科举落榜。
可见科举考试的难度之高。
前不久林中宪前来渔阳探望老父亲,结果被韩平留下。
以聘为客卿为由,将他留在身边。
韩平学识渊博,远胜林中宪。
若是林中宪跟着他,如同拜了一位顶级名师,这是他的福分。
他自是求之不得,乐于接受。
同样也换来林铁匠对韩平感恩戴德,视为福星。
韩平只需要随便指点指点林中宪,就能提升林中宪的学问,更是大大加强他下次参加科考的中举概率。
临行前,韩平召见林铁匠,将“大招”的设计图托付给他。
“老林,带着你的原班人马,扩建一下工坊,尽早开始投入生产。”
韩平郑重其事的叮嘱道:“切记,严格按照老规矩执行,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不许对外透露。
如果你们当中谁敢胡说八道,轻则割舌头,重则砍头。
包括其他人也得承担连带责任。
我言尽于此,你好之为之。”
听到韩平的嘱咐,林铁匠吓得噤若寒蝉,忙不迭的下跪,保证道:“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走漏风声!”
“嗯,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好好干吧。”韩平丢下这句话,转身走开。
此时,南城门外。
一千五百名火枪兵已经集结完毕。
他们分为三支大队,分别由秦明虎和南宫狗剩,以及唐二牛统领。
南宫狗剩人在嘉陵,负责运输铁矿之类的材料,暂时脱不开身,不能随军作战。
韩平来到这里后,重新作出部署。
由他亲自带领南宫狗剩麾下的五百火枪兵。
除却火枪兵以外,还有十几车军火,外加皇长子李元亨派来的十二个精悍将士。
新型手雷一万颗,新型烟雾弹两万颗,燃烧弹一五千颗。
看着气势如虹,装备精良,武器怪异的火枪兵,朱鹤心里却泛起嘀咕,狐疑的问道:“韩将军,你该不会就带这么些人去剿匪吧?”
韩平很淡定的点点头,“嗯,整整一千五百个精兵。”
整整一千五百个精兵?
“呃。”
朱鹤一脸错愕。
听韩平的口气,貌似还挺引以为傲的说。
这是去剿匪,不是团建踏青啊,大哥。
一千五兵马别说剿匪,连给土匪塞牙缝都不够。
真不知道韩平哪来的自信。
“我手头上就这么些兵力,想多也多不了。不过,我已经通知谢将军率领他麾下兵马驰援我们,另有琴州那边调派的一万援军。
加起来,人数也不少了。”韩平有模有样的说道。
“就按照四万兵马来算,但也不够对付八坨子山的土匪吧。”朱鹤仍旧持怀疑态度,“想必您也知道,八坨子山兵强马壮,堪称国中之国,太难对付了啊。”
“阁下不要忘了,我家先生曾以少胜多,击溃过柔然大军。”秦明虎笑眯眯的说道。
朱鹤报以微笑,“可是……”
韩平断然道:“没什么可是,若是诸位信不过我,大可返回京城,以免被我连累。”
言罢,他骑马就走。
朱鹤等人面面相觑,犹豫不决。
不是他们信不过韩平,而是他们真心信不过他。
可来都来了,不管韩平行不行,他们都得硬着头皮上。
“韩将军手中有烟雾弹和手雷,还有士兵手里的燧发枪,都是他的制胜法宝。我们姑且信他一次吧。”
另一个青年将士说道。
朱鹤重重的沉了口气,道:“唉,信不信的,我们也没得选了。”
就这样,韩平亲自带队,浩浩荡荡的剑指八坨子山。
八坨子山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再者山匪众多,哪怕打不过,也能守得住,光靠持久战,就能累垮朝廷的军队。
如今匪徒口中流传最广的人名,当属韩平。
说起韩平跟八坨子山的恩怨,可谓是由来已久。
当初韩平凭一己之力,单杀十九八坨子山的匪徒,让他一战成名。
从而跟八坨子山结下死仇。
而今韩平平步青云,获封宁远将军。
他奉旨剿匪,也算是迎来跟八坨子山匪徒终结恩怨的时刻。
不过现在攻守易型了。
以前韩平还总是担心会遭到八坨子山匪徒的报复,如今却号召万人军团来此剿匪。
表面上看起来,双方各占优势。
最后谁胜谁负还得两说。
两万多大军行进三天,夜间休整。
第四天上午才抵达目的地——八坨子山下。
日前,韩平指派唐二牛率领小部分人马,提前两天,先一步赶到八坨子山。
秦明虎没有轻举妄动,派人去打探八坨子山内部的状况。
跟黑风寨的山匪相比,八坨子山的实力强了无数倍。
不管是人马还是地盘,都堪比任何一支朝廷的正规军团。
近年来,八坨子山连续收拢许多难民,急剧扩张人力,总人数已经突破十万,堪比一个州府的守备力量。
八坨子山下十里处,有一座小镇。
一家茶馆里。
“据说是当地难民自发组建的这座小镇,大概有一万多居民,依靠打猎和捕鱼为生。”
秦明虎小声汇报着。
韩平凝视着外面的街道,“先驻扎在外面,不要惊扰这里的居民。”
经过他的观察,发现这座小镇算是北境难得的一片净土,没有战火侵扰,没有灾害泛滥,好似传说中的桃花源。
这也不奇怪,北境局势非常混乱,出现什么情况都很正常。
同一时间,韩平派去八坨子山打探消息的哨探也相继送来消息,由此他对八坨子山的内部状况,有了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