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掉进茶缸里的鱼2025-07-28 14:512,105

  眼看着,老四的院子里自己就斗起来了,西林觉罗氏的人一点点的变少,胤礽很开心,没了这些人的帮衬,他到要看看西林觉罗氏这个女人怎么逃出去。

  这段时间,这女人一直被关着,她的周围布满了胤礽的人手,就算她想找机会买通奴才往外送信都不能,郁牧作为侧福晋,以前都不知道毓庆宫里居然有暗访的存在。

  可见太子对这里的保密,能够出现在这里的人,都是他绝对信任的人,出不去的西林觉罗氏只能一点一点的往外透露她知道的事情,来换取她在这里的好生活。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她已经习惯了有人伺候的生活,如今这样只能在暗房里待着的日子,她真的是过得够了。

  很快,胤礽就知道了,大清的火统是由一个叫戴梓的人发明的,只是他将发明拿出来之后,并没有收到重视,所以火统也就不了了之了。

  有了方向,胤礽赶紧让人去寻找,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人很快就在偏南方的地方,知道了戴梓。

  只是如今的戴梓刚刚开始研究武器没有多久,还只是有个雏形呢,这就难怪胤礽的人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有找到火统的踪迹了,合着是刚刚开始研究呢。

  戴梓是个科学怪人,平时就喜欢研究这些武器,偏偏他研究的还都是一些现在的人没有见过的,所以他的家人其实也不是很支持他。

  但因为他自己喜欢这东西,坚信它们的威力很巨大,所以一直在私下研究,胤礽找到他的时候,他的生活已经很拮据了,所以在听说,这是当朝太子的人,意外得知他研究的东西之后很感兴趣。

  若是他能归顺太子,从现在开始,他研究用的所有东西,都有太子负责让人找来,并且每月还会给他一比银子之后,他很心动。

  他虽说是汉人,但是如今的天下早就已经被满人占领了很多年,能得到当朝太子的青眼,以后他的发展肯定是非常好的啊,而且他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找人试验了。

  做好决定了的戴梓,收拾了一下他的东西和家人告了别之后,就和太子的人一起回了京城。

  对于戴梓的到来,胤礽很重视,他早早地就让人在前院摆放了酒菜,就为了迎接这个人,毕竟若是没出错的话,这就是未来大清征战四方的底气。

  戴梓虽说做好了决定,但是上京这一路上还是很忐忑的,他不知道太子对他的重视程度有多少,会不会比自己研究更差,每日他都在想见了太子之后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

  谁知道真的见了之后,他就发现,太子意外的柔和,他虽说气质高贵,但是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他会和他同桌吃饭、会主动询问他的研究,而且他们聊天中他发现,太子并不是完全不了解这东西的。

  这样的认知让他放下了心,看来他选对了,胤礽也很开心,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研究郁牧他们说的那个火统,但有很多地方还是不明白,和这个戴梓聊了聊,居然就给他解惑了。

  可见这确实是个有本事的,如此对于未来能研究出木木口中的那种先进武器,他更加的有信心了。

  戴梓这里只要你给他一些方向,给他一些需要的东西,后续根本就不用管,胤礽为了方便照顾他,给他准备了一间小院子,并且还给他配了一些人手,就是为了他能更好地将这东西早点研究出来。

  就在太子暗搓搓的准备武器的时候,康熙宣布他要去蒙古巡视了,这不是个新鲜事,虽说大清和蒙古的关系一直很好,但是这些年为了维持这关系,他们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

  皇室多少公主格格远嫁蒙古,蒙古也有很多的世子在京中做质子,大家不过就是彼此相互维持罢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皇上都会去蒙古出巡。

  既是为了告诉他们大清一直在关注他们,也是为了再次加深彼此的友好关系,不出意外的太子被留下兼国。

  这已经是这几年的惯例了,自从太子长大,康熙不管去哪都不会带着他,这其实也算是一种信任,毕竟这个国家这段时间是交给太子打理的,若是太子有心想要做点什么,这点时间其实也是够的了。

  但胤礽太清楚了,不管皇阿玛去了哪里,他都是一直监视着京中的,若是他真的有点什么小动作,只怕马上就会被发现。

  此次皇上走,照例将年长的几个阿哥带走了,但是这次他没有带额林珠一起,说实话,郁牧是放下心来的,若是康熙真的将额林珠带走,那她女儿抚蒙的可能就变大很多,但若是额林珠一直没有去蒙古,以康熙和胤礽对她的宠爱,她一定会嫁在京城。

  弘皙也因为年纪大了,在上书房读书没有跟去,不过据郁牧所知,弘皙一直是和皇上通信的,别看太子也会给皇上写信表示最近的情况,但还真就不一定有弘皙和皇上联系的勤。

  对于这种情况,郁牧也没有阻止,毕竟弘皙也有自己的考量,她不能将她的想法强加在他的脑子里,只是她会和弘皙说,不管是说什么、做什么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样才不会后悔。

  蒙古距离京城还是很远的,皇上出行,待的东西又比较多,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大半个月之后才到了此次的目的地。

  到那里之后康熙就命人设宴,他需要和前来给他请安的众多蒙古贵族见一面,宴会上向来是联络感情的好时机。

  虽说太子没有去,但是老五、老七、老九、老十可都去了,他们可都是坚定地太子党,老三老四等人也没有自己门户,虽说如今他们在朝中的位置不是很重要,但是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表示自己是太子这一脉的人。

  蒙古众人也是需要有个下注的,有些人可能会喜欢冒险一点,扶持一个皇帝上位,这样自己就能得到从龙之功,未必不能和科尔沁一样,得到大清的全力支持。

  但也有很多的人他们看出太子位子的稳固,不会贸贸然的寻找新的皇子支持,万一押错注了,那损失的可是整个部落啊。

继续阅读:第152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清穿之侧福晋奋斗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