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战场胶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死去,形势逐渐变得明晰起来。
清军逐渐越战越勇,将外圈的倭寇,也就是先前是山谷逃兵的那一伙人,逐渐肃清。但是,清军也消耗严重。
增援进来绞杀内圈倭寇的清军越来越多。
人数上,还是倭寇占优,但是气势上,清军更胜!
身负数伤的王二令我担心。原来,他在万人阵中可以较量许久,也许也有我身上这件软猬甲的作用。
战场上凶暴,逐渐变得原始,近代科技的成分逐渐褪去,有的只是原始的本能,人人想的都不一样,有人畏惧着,有人想求生,有人宁愿自己死去,也要用血趟开一条道路。
历史就这样流淌着,像一条河,从过去一直流到未来。
处于这人潮中,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在这万人的搏杀中都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力量来源于人心,众人的心。
战场上的清军,根本没有督战队,已经将所有的力量都投入进去了,没有一个人后退。每一个人都在向前争取着。
我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但是,此时,却是人心的汇聚点。
新增援进来的清军,不约而同,向着我的周围聚拢,而倭寇还不明所以。一心以为,王二才是我军的头,注意力全集中在王二那里,新增援进来的清军,在我原来的攻击方向上,继续向前,向一把尖刀插进内圈倭寇的防御圈中。
火器与冷兵器混杂着,同时展现着自己原始的野蛮。
这把尖刀的插入,让我也没有意识到,更像是清军自觉的举动,而非是我的指挥。
我仍旧混杂于清军之间,穿着也与普通清军毫无二致。我顺势引导着清军,引着这个进攻方向,继续向里面插,企图分割缩成一团的倭寇。
将士同心协力,互为攻守,步步围杀,步步惊心!
战场中扬起的沙尘,让每一次呼吸都会有些迷倒口鼻里面,满满的土味。
身子上,满布着干了的,没干的血痕,根本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血,哪些是敌人的血。
骑兵们围绕着倭寇旋转着,来回冲杀着,倭寇们则被不断挤压,不断挤压到一个更为狭小的区域内。
喊杀声,不绝于耳!
倭寇的每一次排枪的齐射,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
内圈的倭寇显然有着远超那些本是逃兵的外圈倭寇的专业素质,装弹速度,和射击精度都要快上许多。清军不断倒下,每一个倒下的清军都让天平向敌人倾斜。我们唯有更多地杀敌才能找补回来。
战场上的生死都是瞬息之间,身边的清军前一刻还在眼前生龙活虎撕喊着拼杀,后一刻,却倒在地上,毫无声息。
我于地上拾起一把类似关刀的长柄刀,收起了陨铁刀。我现在还是低调一些的比较好。毕竟,我也是有象征作用,我万一死了,则军心尽散。
王二纵马驰骋,于日寇之中,不断斩杀其为将者。
这一伙倭寇的配置,显然是极高的,非常难啃,有点像我们首战时遇到的那支两千人的倭寇。当时一万五千人的清军,围着那两千人绞杀,杀了一整夜才肃清。
现在眼前的这内圈的倭寇也如同那伙人一样,非常地难啃,顽强地不像话。
当清军的刀锋逐渐插向倭寇的内核,便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一般倭寇的,武士一般的人物,他们一个个的穿着看起来也并不是普通倭寇能负担得起的样子。
他们使用着雉刀,打刀,太刀,弓箭,给予了清军的刀锋致命的打击,清军的刀锋一时之间像钝了一般!
打的就是一个势头,打得就是一个士气!不能慢下来,也不能停下来,不能让倭寇的气焰涨上去。
我持着长柄的大刀向前,轮起来,虎虎生风,呼啸着便斩杀数名普通倭寇,然而,当那些武士一般的人袭来之时,这把长刀又稍显厚重,挥砍之间,速度慢了许多。明显跟不上倭寇的进攻速度,不得已只得扔掉,重新拔出陨铁刀。
僵持之中,无意间,看到陨铁刀的刀锋已经有多处缺损,完全是无知无觉中产生的,刚才与我对战的那名倭寇想必用的也是名刀吧,才能将我这把至刚至强的陨铁刀也砍伤。
倭寇的箭矢向我射来,密集而又纷乱,根本不是一个方向的,一时间难以招架。
正当我预感到防不住的时候,有清军立刻挡了上来,帮我挡了箭,后续的清军继续前拱,不甘屈于我之后。尽管前面明显是倭寇的精锐,也没有人退缩。
刚才为我挡箭的兄弟,负了伤,瘫坐在地上,没有死,但是,此刻,我也不能为他做些什么,我们已经与倭寇搅成了一团,也根本不可能把他送下去。
我,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杀敌!杀敌!
那伙子精锐的倭寇似乎比我在广州遇到的那批刺客还要正经,还要难搞。
几乎每一个,都与刚才,险些将我的头斩下来的那个实力相近,而且他们的数量,至少有好几十人。
不要小看这好几十人的武士,冲向前去过百的清军,也被他们拦住了去路。
他们的刀法凌厉,弓箭也射得奇准,而且每一下都有模有样,不像普通清军,像是随心所欲的砍杀,而是显得极有章法。
我们的进攻在扎进倭寇的核心前受挫,现在的战场形势,有点像一个苹果的形状,两端都有向内的凹陷,但都不深,没能完成分割。
而且清军这边的弓箭也没了,无法由外向内地对倭寇核心区进行打击。
现在,慢慢形成了一种对耗的局面。倭寇龟缩着,与清军拼消耗。
而清军则由于之前肃清外圈倭寇的战斗而是自身的数量损失严重。
现在的情况,对于清军也是极度不利。清军这一边毕竟人少,而倭寇还有很厚的兵力。现在的清军完全是凭借着一鼓作气的气势在不断向前围杀着倭寇。
但如果,一而再地受挫,这股士气,极有可能消失,而被倭寇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