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倭寇的嘴里套出了一手的情报之后,我也没有高兴得太早,毕竟情报要有好几个途径的来源互相印证,才不至于犯大的错误。
胆大心细,在现在是必须的。
我让两个游击参将看管着这个倭寇,并且不容有失。可能日后还有用到他的机会。
寻找伤兵的几路探子中,已经回来了一大半,皆是寻而无获。
难道是这两拨伤兵都遭遇了不幸吗?他们加在一起总有大几百人加上那一小队健全的,总数当在千人左右。
将士们皆因连日翻山越岭跋涉,疲惫不堪,难得有机会修整,五千人的大军转眼便安静地如同大山一样,只发出沉稳的呼吸和微微的起伏。就像风经过山林一般。
看来,倭寇的兵力抽调得十分厉害。再加上我们在这一段时间中已然歼灭了八万五千名左右的倭寇。倭寇可能更加地捉襟见肘在兵力部署方面。
看来我猜得没错,倭寇已经在全力攻击左宗棠部了。这一段的行军,如此的顺畅,未遇强敌也正好能说明这一点。
倭寇现在至多是派出一部分兵力,再度包围平壤,牢牢地将清军钉在那里,使之不会干扰倭寇的部署。我们仓促从平壤城中跳出来这一步棋,可能会是谁也都没有想得到的。
以身犯险虽然危险,但是,机会总是争取来的。
剩下的探子还没回来,暗哨反倒是抓回来几名朝鲜族的探子。报上来的时候,让我也很诧异。
转眼间,五花大绑地四名朝鲜族人便被带了上来。
他们的衣着比刚才的三名倭寇还要破烂,还要脏污。
“你们是来干什么的?”王二用朝鲜语问道。
“你们又是谁?”几个身着破烂的朝鲜人,底气倒是很足。
“休得无礼!你们朝鲜的王见我大清皇帝也要三跪九叩,你们算什么东西!”王二大喝道。
“他是……”几个朝鲜人明显是被唬住了,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他们细细打量着周围的清军的穿着,到处都看得很仔细。
我让王二将黄金腰牌拿给他们砍,别的他们看不懂,龙,他们总认得。
看见了龙纹,四个朝鲜人齐刷刷地扑通全跪了下去,虽然看着他们的样子是还不懂得是怎么回事。
“你们是来干什么的?”王二又问了一遍。
“来看你们是来干什么的?”他们回答道,王二向我翻译,转身便想呵斥他们。被我制止了。
“我们是来剿灭倭寇的!”我说着,让王二给我翻译,我直接与他们问答。
几个朝鲜人听到我是来剿灭倭寇的,一下子显得很高兴,都有些手舞足蹈的,我们的精锐之师,在他们眼里明显算得是天兵天将了。
“你们有些伤兵在我们那里养伤。”一个朝鲜人说道,王二翻译。
“有多少?”我问。
“八百多。”那人回答。
那错不了,应该是那两拨伤兵了,我们费力没有找到的,原来都被朝鲜人藏了起来。
“你们派一个人带着我们的一个将军前去看一下,了解下情况。”我指派了一名将军带了几名精锐随一名朝鲜人出发,给朝鲜人也配了马匹,要他们速去速回。
“你们是军队吗?”我继续问。
“是,朝鲜义军,当官的战死了,我们自己组织了起来,想要烧掉开城倭寇的存粮。”一个朝鲜人说道。
没想到,他们也顶上了倭寇的存粮,看来想法还挺相近的。
“开城中有多少倭寇?你们知道吗?”我问道。
“几千……至多不超过五千。”一个老一点,且稳重成熟的朝鲜人答道。
“准确吗?”我问。
“准确,我们已经探摸过几次了。”他答道。
这一个信息也印证了之前倭寇提供的信息,看来开城现在的确没有重兵在把守。
“你们有多少人?”我问。
“这个说不太准,我们也是最近才聚拢起来的,数目还没汇总。”朝鲜人说道。
“怎么知道敌人数目,不知道自己数目呢?”我脱口而出。
几个朝鲜人面面相觑,都没有回答我,看来要等到那个将军回来,才能得知确切的详情了。
安排了这几个朝鲜人,先去把衣服换了,再给安排餐食,先给他们都松了绑,派几个游击参将给他们安顿下来,并监视起来。
王二与我对视了一下,说道:“皇上,就算如此,还是要谨慎。”
“嗯,朕知道。消息来得都太快了,仓促决定,往往都是失败的根源。”我说。
吃了一半的餐食,早已冷掉,王二见我不吃了,便要帮我再传来一份。
“别浪费了,朕过一会儿再吃。”我说道,便不再说话了。
天空,很晴朗,像没有一丝忧虑一样的澄清,而我的心里却慢慢地浑浊了起来。思绪在缠绕。
不多时,先前派出去的将军回来了,并带回了数名轻伤的伤兵以为证,表示伤员们确实都在那里,离这里又不远。
“朝鲜义军有多少人呢?”我问将军道。
“回皇上,臣来去匆匆,未来得及细数,但总有几万。”将军回答道。
“什么!有几万。”我惊了,当即表示要去看看。
王二本来百般不同意,我以身范险,最后无奈,召集五百骑兵,随我一起,轻骑出发,寻那些个朝鲜义军和我们的伤兵去。
我突然升起的兴头,真是连自己也安耐不住,一路上的心跳随着马蹄的踏响,跳得越来越快。
朝鲜义军的驻地离我们着实不是太远,在我们的警戒圈外十数里的地方,没想到会离得这么近。他们的驻地也是一个极其隐蔽的地方,看起来也是经过了精挑细选。
朝鲜义军,看到了我们,也很惊讶,但是慌乱中明显不是敌对的氛围。当我终于看到了义军的大概,不禁在一瞬间愣住了。
我的天,怎么这么多,浩浩荡荡的都不止五万人了!找不到词能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
这时,在义军中的清军伤兵看到了我,纷纷忙不迭地给我跪下,原本纷乱的朝鲜义军便一瞬间雅雀无声。有朝鲜人在跟清军伤兵耳语,可能在问我是谁。接着便用朝鲜语喊了一嗓子,便带头跪下,其余的义军也便全跪下了。
王二翻译朝鲜人的话道:“拜见大清大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