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朝鲜国王
进击的乌索普2025-07-28 15:265,024

  倭寇的丧钟在被敲响,被烧死的倭寇远远要比清军击杀的要多。当然,造成如此情况,也和清军的不断强力挤压不无关系。朝鲜军捣乱一般的放火,纯粹是胡闹!

  倭寇即将被肃清的时候,现在已经毫无朝鲜军的踪迹。朝鲜军有的被倭寇击杀,有的则被愤怒的清军击杀,剩下的朝鲜军则被吓破了胆,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现场弥漫着尸体烧焦的恶臭,也正是这股气味,让城外的倭寇也开始慢慢退却。城门被王二不知用什么办法给封死了。这一段的城防也算是重新安稳了。

  毕竟,这次的进攻,又是以少打多,清军的死伤也极为惨重,倒下了的将士们也是随处可见,让人心疼不已。

  最后的倭寇,已经丧失了癫狂,也丧失了所有的信念,有许多的倭寇哭泣着自己迈步进了火堆,这场景仿佛人间炼狱一般。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那山林里遭遇的那群倭寇斥候,我还放生了一个,但是转眼又在这平壤城内外,率军击杀了一万有余的倭寇啊。真是莫大的讽刺。

  人有时就是有这种矛盾性,或者说时代就有这种矛盾性。

  现场的倭寇已然被肃清,分出了一部分人巩固城防。剩下的人则随我和王二继续肃清城内的倭寇,和另外几处城门的城防。

  王二将他那个所剩不多的秘药,都涂在我神上的伤口上,巨疼无比。

  一路上,遇到的突入城内的倭寇并不是太多,只是零星的出现,难道倭寇并没有大规模突入城内吗?困惑在积聚。

  我们的目标便直接奔向朝鲜的王所在的地方。

  越临近朝鲜国王所在之地,便越听见枪声大作,难道是倭寇正准备劫持朝鲜国王作为人质吗?我们不禁加快了进军的步伐。

  果不其然,朝鲜国王所在之处枪声大作。

  此时的朝鲜国王,名叫李弁,也是一位刚刚即位的,没想到便遭此国难。

  据随从汇报说,此时的朝鲜国王才十九岁。虽然是比现在的我大两岁,但我身体里住着的只有自己知道的自己,却是很大了。

  这位朝鲜国王原本的生活落魄,个性也软弱,一夕之间被安东金氏扶上王位,便注定了他将一直被安东金氏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命运。

  他即位后,拜纯元王后为大王大妃,虽然他已经19岁了,但因学识不足而每日前往经筵学习,国事则交给纯元王后垂帘听政,长达两年半之久。

  而扶植哲宗的安东金氏众臣如金左根、金洙根、金汶根等人则垄断朝政,压制丰壤赵氏,将安东金氏的势道政治推向顶峰。

  随着安东金氏势力与权力的不断膨胀,不仅王室的势力变得十分衰弱,而且国家也日益崩坏下去。便是在此种的情形之下,倭寇大举进犯,长驱直入。很快便占领了朝鲜全境。

  朝鲜在这一过程中,竟然没有做什么有效的抵抗,基本都是一触即溃。而这也大大助长了倭寇的嚣张气焰,让倭寇更加的不可一世,自认为羽翼丰满,进而想要入主中原。

  历史就是这样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的,一件事的发展往往也牵动着另一件事的发展。

  这位并没什么作为的朝鲜国王,此时此刻又面临着倭寇的劫持。这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渐渐靠近,才发现来抓朝鲜国王的倭寇,并不算多。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是说倭寇并没有比我所率领的清军多出太多,人数大体持平,足有三千多,至多不超过四千。由于我们之前的每一仗都是以少打多,现在这样的人数比,已然很好了。

  倭寇们看见清军时猛然一惊,慌乱地结成队形,准备向清军打出排枪。

  清军也毫不含糊,并没有想拖着打,只一心求得速战速决。分出两路骑兵包抄当面之敌。我则率领清军从正面压迫。

  由于,倭寇之前并没有意识到我们这一股清军的存在,所以事先全无防备。倭寇们的队形散的很开,看来是为了搜索抓获朝鲜国王所做。

  但是现在倭寇的这种队形却是吃尽了亏,倭寇大约分成了好几段,彼此之间并不能快速的聚拢。我们的当面之敌,这一股倭寇只有一千有余。

  这一千有余的倭寇,现在面对着清军的三面合围,已然有些慌乱。左右两侧各有一千余骑兵的清军包抄,正面则有我率领的一千骑兵步步压迫。

  倭寇射击了!本来以精准射击的倭寇,这一次精准度极差,连续的两波排枪,清军方面受损极低,而且倭寇的枪声也愈发的此起彼伏,并不整齐,显示出倭寇的军心已然动摇。

  正面的清军,也用步枪给予倭寇们以还击,但见倭寇阵中,噼里啪啦倒了一小片。倭寇再组织射击的时候,枪声明显更乱了,击中清军的也就更少了。

  清军正面的压制射击,也打了两轮,不断有倭寇被清军的子弹远距离射杀,此时清军用的步枪,大部分便是缴获的倭寇的武器。

  可以说现在清军与倭寇们的武器是一样的,是同一个型号,武器弹药都是相同的。

  但是,明显是清军方面的排枪齐射,要更整齐一些,没有太多的杂响。

  倭寇两侧的骑兵奔腾着,像夺命的锁链,正在快速地收紧,倭寇脖子上的绞索。任何人都不用指望,战场上还能出现什么幺蛾子的事情,这一千余名倭寇的覆灭似已经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了。

  这样的判断也慢慢刻印在当面的这一千多名倭寇,每一个人的心上。

  倭寇的军心终于随着马蹄声的临近而瓦解了,倭寇们四散奔逃,殊不知没有了严整的队形的这群陆军,对于这个时代的骑兵就像是活靶子一样。

  这个时代,也许就是骑兵最后的绝响了,武器依然是单发装填,单发射击的步枪,并没有连击武器的出现。没有好的且严整的队形,对抗骑兵便无从谈起。

  骑兵依然保有,傲人的机动性与冲击的力量。

  现在的情况,也正体现出这一点。倭寇虽然还有部分人在顽抗,在坚持射击。但是跑了的一半倭寇,让阵型更加稀松,无法形成统一的战斗力与清军对抗。

  清军的骑兵冲入倭寇阵中,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将倭寇的阵列撞得细碎。清军追杀着四散奔逃的倭寇,像是一种压倒性的胜利。

  回过神来的远处的倭寇,正在快速地集结。但是眼下,他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被清军抄了后路。原本拖后的那一部分倭寇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被清军不断地截杀。

  这种场面太过于震撼。而且倭寇只是步兵,很少有骑马的在这里,眼下面对着清一色的清军骑兵,连逃跑都已经变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倭寇只能哆嗦着组织着防御。然而,清军就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斩杀着已经崩溃了的那一队倭寇。几度血腥,而这又将是现在哆嗦着组织防御的倭寇,马上将要迎来的下场!

  离清军较近的那一千多名倭寇,被清军风卷残云般地消灭得干干净净。

  后面的那些傻看着的倭寇,现在不用想,他们的心里也都是在打着哆嗦。

  现在的人数方面,已经是清军占优了,胜利已经毫无悬念,但是突击这两千余名倭寇结成的阵列,肯定是要付出相当程度的伤亡。看着眼前这些生死与共的人,我不禁心里默默地疼起来。但是仗还是要打下去的。

  就在这时,这一队的倭寇中,竟然派出了一个骑马的人径直向我所在的本队靠拢。清军抬手便要将其射杀,但是,我感觉这可能是倭寇派过来的使者,便挥一挥手,示意不要打他,放他过来。

  果不其然,这竟然真的是一名倭寇派过来的使者,而且他还不是一名倭国人。而是一名会着三国语言的朝鲜人,现在作为使者和翻译前来传递倭寇的意思。

  “将军!倭寇说,如果能放他们出城,他们愿意交出朝鲜国王。”这名朝鲜翻译说道。

  什么!我大吃一惊。朝鲜国王已经被倭寇抓到了,我瞬间无语。

  “怎么能确定朝鲜国王真假?”我问,心里是双重震惊,即震惊于朝鲜国王被抓,又震惊于这么快就有朝鲜人,愿意投降倭国,甘心做敌人的恶犬。

  “回将军,臣可以证明真伪,臣的同僚们也可以证明真伪。如有假,可以尽数斩尽我们这些朝鲜臣子。”他说。

  现在的朝鲜局势就已经十分混乱了,现在的这种情况,如果朝鲜国王再有个不测,可以说朝鲜将变成一片散沙。

  倭寇的提议,我居然不得不再认真地考虑一下。

  “好吧!朕同意倭寇的要求,前提是再多带几个朝鲜大臣们过来,以证明朝鲜朝鲜国王的真伪。”

  “臣领命。”便转身奔向倭寇积聚之地。

  看来情况必不好处理,这两千倭寇也并不想死在这里。可放他们走也是一个矛盾点。倭寇的军队,开始集结移动。

  倭寇的阵中,明显着包裹着一位少年,想必这就是那位年轻的朝鲜国王。

  倭寇缓慢地移动着,清军则步步尾随。可以看出的是,倭寇们已然战战兢兢,被刚才的眼前的杀戮所吓坏了。

  倭寇现在的方向,是最近的一处城门,还不是刚才那个门,那个门那里现在还散发着烧焦尸体的恶臭。

  离城门越来越近的时候,城墙上的清军和朝鲜军也瞬间便紧张了起来,紧张地操持着手中的步枪瞄准着下面的倭寇。

  然而,城墙上的朝鲜军,见到了那位少年之后,便马上有了异样。从他们的神态中可以轻松地断定,倭寇之中的那位少年正是朝鲜国王,这一点定然是错不了的。

  我赶忙派出使者联系城墙上的清军查看城外是否有敌人的踪迹,远远地便得到了城墙上的清军的回应。城外并无任何倭寇的踪迹和影子。

  朝鲜的大臣们跟在那些倭寇之后,紧紧跟随着他们的国王。

  现在,在场的人都十分紧张,谁也不希望出什么幺蛾子。

  此处的城门被小心翼翼地打了开来,城外一片萧索的景象,便立刻映入眼帘。

  倭寇们也是十分狡猾的,只留下很小的一部分人在挟持着朝鲜国王。两千余名倭寇的大部分,则从开启的城门中鱼贯而出。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在防范着清军骑兵的追杀。在他们看来,现在还远远没能摆脱掉死亡的威胁。

  当然,眼前的这群倭寇,可能还并不知晓,他们进入时的另一侧城门附近的同伴已然被肃清。也许他们现在也存在着误判,以为现在倭国在这次平壤攻城战中,依然还有所斩获。

  否则,他们若知晓,已经有一个入城的倭寇大部队覆灭了的话,是否还会做相同的选择,就不得而知了。

  鱼贯着跑出去的倭寇,已经跑了相当的时间与距离,这时,就算是清军马上追出城,也未见得能追上,城外也说不定还有别的倭寇军团的存在。

  留下的这一小撮倭寇,这时也学着刚才的模样,又是先跑了一部分人。剩下的倭寇则挟持着朝鲜国王一步步向着城门口退。他们的神情也是极度紧张,至少说,他们也是恐惧着的。

  他们只要是还害怕,这事就还好办,朝鲜国王就应该还没有性命之忧。否则,真遇上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便是我们心慌了。倭寇一步一步靠近城门,然后,突然放开了朝鲜国王,转身撒丫子便跑。

  此时,便又清军骑兵想追出去斩杀倭寇,城墙上的清军与朝鲜军,也想居高临下击杀逃跑的倭寇……

  “都给我停下!”我怒吼道:“不许打了!现在把城门给我关上。”

  不明所以的城墙上的朝鲜军还在射击着已经跑出城的倭寇。我给了城墙上的清军一个手势,还在开枪的朝鲜军,不是被立即下了武器,便是被瞬间击毙。一时间现场的朝鲜军,大臣们都是一片骇然。

  我则端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眼前的朝鲜国王和朝鲜的大臣们。他们呆若木鸡,傻愣在那里!

  “朕就是大清的皇帝!”我说道。随即一个眼色给到刚才交涉的那个翻译。

  那个翻译立马如实地翻译了过去。

  此时的朝鲜君臣们,接近上层的统治者其实都是会读会写汉文的。我递给翻译眼色,也是让惊骇中的他们明白这一点。

  呆若木鸡的朝鲜君臣们。立刻全部面朝着我,跪倒在地上。

  王二这时出现在我的近旁,我俩快速地交换了眼色,他意思是他有话要说,征求我的应允。我点头示意可以。

  “朝鲜的王对中华的天子行三跪九叩大礼!”王二说道。他这么一说,连我也有点惊到了。他这是在为我增加分量吗?

  王二马上又用朝鲜语又说了一遍:“朝鲜的王对中华的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王二的声音洪亮,语气威严而庄重,有着一股无可辩解的威压的气势。

  朝鲜的君臣从傻眼之中,由朝鲜的国王对立于马上的我开始行三跪九叩大礼。

  一瞬间,我便感觉到了,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中华之巅。代天巡狩!

  现场一片肃穆,清军也早已纷纷下马。

  行完礼之后,朝鲜国王被带到了我的面前,比此时的我还要年长两岁的他,此时已经是战战兢兢,他尾随着骑着马的我,缓缓地步步向着刚才交战之地,也就是他的居所处进发。

  清军迅速做出了安排,分散着加强了各处的城防,并派出了数队的骑兵在城中不断地巡逻搜索,搜索着可能还存有的被堵在了城内的倭寇,进行着肃清。

  所以远远地,还能听见城内时而有稀疏的枪响。似乎每一次枪响,都让眼前的这位年轻的朝鲜国王惊骇地哆嗦一下。

  不多时,我们便到了刚才激战的地方。清军迅速展开,搜索着可能有的残敌,我们则先行在外边等候,带到四周里面全部肃清干净,我和朝鲜国王才缓步进入。

  清军已经熟练地布置好了哨戒,执行着警戒的任务。同时也有处于礼仪仪仗的士兵早已就位,一派天子巡狩气势。

  朝鲜国王在到了地方以后,便又迅速跪下。

  “臣!朝鲜藩国王李弁愿率朝鲜臣民内附大清,还请大清大皇帝应允!”朝鲜国王跪在地上说道。

  他整这么一出,倒是我始料未及的。内附?这倒是新鲜了。

  “你先起来!朕不允!”我说道。

  我确实也没有接纳朝鲜内附的想法,但是经此一祸,平定朝鲜之后,也免不了给他责罚。

  但是,朝鲜也实属重地,唇寒齿亡的道理我不会不懂,我此番援助朝鲜,也是在救中国。

  波谲云诡的朝鲜局势终于要翻到新的一页了,这一路上流过的血,太多太多了,无数的将士真的是前仆后继地英勇奋战才赢得了现在的这个局面,真的是来之不易啊。

继续阅读:第165章 对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大清之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