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举起大锤,将突出地面的一根石条砸下去,砸到跟地面齐平。
宣告着西山大道工程第一期,顺利竣工。
屯田四万将士,加上足足两万的多的家属。
还有开山的三万将士,以及驻守在西山开矿的两万将士。
足足十几万人,全都高兴的踩在新建成的大道上,歌颂着陛下的功绩。
道路两边的山上,彩旗飘飘,花团锦簇。
当刘协举起大锤,敲下那象征性的一条方石的时候。
整条大道上,想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要想富,先修路。
这条路,将西山和屯田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那十几个亲近朝廷的部落的首领,也前来出席了大道的竣工仪式。
当他们看到这辈子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足以六辆马车并行的宽阔大道,从崇山峻岭中穿进来的时候。
一个个都忍不住眼泪吧嗒掉下来。
从此以后,终于可以走出大山了,外界也可以走进大山里来。
以后的部落,将会比以前更加繁荣昌盛。
李无道虽然躺在床上,并没有能够出去,亲眼见一见这条传说中的大道。
但是躺在床上,也能听到人们的欢呼,和不断霹雳吧啦响起来的爆竹。
这……才是期待的盛世啊。
有这样的皇上在,大汉的子民,哪里还会被匈奴掳掠走当成奴隶?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只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这句话,最近百年,就连汉人自己都快要忘了吧……
刘协又少不得一番总结。
表达了对修路的三万将士的敬意,还有日日夜夜奋战在修路一线的所有人的敬意。
高度赞扬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表彰了以章珏为代表的鹿鸣书院,以玉露为代表的谢玉斋,和以荀彧为代表的西山各部落们。
并宣布,西山大道第二期延伸工程,从屯田到丹阳的大道,正式开工!
十几万人听的,心里热血澎湃。
这是永汉朝,改天换地的第一个大工程,从开工到结束,不过仅仅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四十五里山道,二百多里土道,便完成了。
他们骄傲,他们自豪。
他们也有资本骄傲和自豪!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除了万岁,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别的字眼,能够表达对皇上的敬意。
简简单单的字眼,从一个人开始,到十个人。
最后十几万人一起高喊起来,汇成惊天动地的声浪。
就在这边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
在李无道和那三个兄弟,激动的热泪盈眶的时候。
远处的山林里,十几个蛮族的首领,也正站在山顶上,远远的望着这边。
他们在用蛮语,相互交流着自己的看法。
“不过是一条大道而已,至于兴奋成这样?也不过只是修道了西山的边上而已。”
“就是,那些傻子还不知道,这条大道修成之后,西山的宝贝岂不是更方便朝廷运出山去?那些白土,那些兽皮草药,都是山神赐给我们的!”
“哼,我们还有万里大山,我就不信朝廷,能够把这大道修建到每一个部落!”
“走,回去跟大伙商量一下,绝对不能让朝廷再染指我们西山了!”
远处的刘协,微笑道享受着众人的换欢呼。
在这几个首领离去的时候,眼睛也看了一眼这边。
“陛下在看什么?”荀彧发现刘协有点走神,走到身边小声问道。
“没什么。”刘协笑着摇了摇头。
正要再说什么,就看到一骑骏马,从人群之中挤了过来。
径直来到刘协跟前,正是前来祝贺的张飞。
“陛下,俺来了!”
刘协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离开丹阳。
果然张飞下马到跟前之后,立刻便凑了上来,小声问道。
“陛下,俺这几天心里跟长草了一样刺挠,你看俺这嘴都上火起泡了。”
“你能不能给俺一个准话,俺大哥真的因为孙尚香那小娘们,就背叛了朝廷么?”
刘协看了一眼正在欢呼的人群,汉人和蛮族们一起,在欢乐的起舞。
“走,进屋说!”
“好……那个鲁铁也来了,还带着几十个大箱子,连俺都不让看,就在后面呢。”
张飞跟在刘协身后,焦急的恨不得扛起刘协快点回屋。
“你觉得玄德会不会反?”进屋之后,刘协盯着张飞严肃的问道。
“俺觉得怎么样有什么用,现在天下人都说俺大哥反了啊。”
张飞大眼一瞪,咋咋呼呼的喊道。
“云长怎么看?”
刘协不相信,张飞跟关羽之间,会没有就这件事讨论过。
“俺二哥?二哥说只要枣树还在,大哥就绝对不会反。”
“俺刚才去看了,那枣树还在,可是俺心里还是放心不下。”
“听你二哥的就是了!”
张飞愣了一下,满脸的胡子欢快的抖动了起来,大声嚷嚷道:“好,俺明白了。”
两人刚说完,鲁铁就走了进来。
“陛下!”
“赶紧进来,你拉的那些破箱子里装的是什么玩意?”
张飞看到鲁铁,一把就把他拉到屋子里来,按在凳子上问道。
“枪!”
鲁铁见刘协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张飞说道。
“嗨,枪俺也见过啊,弄的神神秘秘的。”
鲁铁给了张飞一个白眼,转头对刘协说道。
“碧下,你第二次画图的那种枪,总共造了一千五百只,五百只留在神机营保卫营地了。”
“嗯!”这是刘协此前就这么安排的。
“还有,谢玉斋运来的两船红磷,已经按照陛下的配方,在做引火弹了,现在刚做了三万颗,我也已经全带过来了。”
“还有普通的戈,总共做了一万条,竹筒装的火药和枣核弹共十万套,也带过来了。”
刘协点了点头,让人把玉露叫了进来。
“你谢玉斋,现在除了喀山部落,还有多少个部落有收购点?”
“这几天又发展了点,现在总共四十二个部落都有了!”
“西山大道如果不用那三万大军了的话,谢玉斋有没有足够的钱,去雇人开路?”
“有!”玉露从袖中拿出一副袖珍象牙算盘,放在桌子上。“现在流民很多,只要有饭吃便能招到几万人,更不用说还有钱拿了。”
“不过,这条路一旦修成,就算是朝廷的车马过道,也需要缴过路费。”
“谢玉斋要收回建造和维护大道的成本。”
“好!”刘协当场拍板,“给你五十年的收费权!”
“多谢陛下,三十年就够了,毕竟这条大道可是屯田和西山通往港口的必经之道。”
玉露笑着说道:“我感觉,这条大道以后一定会车水马龙,财源滚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