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府门前。
来自各方的百姓、宾客汇聚在大门和街道上,几乎把整条街道堵住。
“噼里啪啦……”
一串鞭炮燃响,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迎亲队伍奏响喜庆的曲子,吹吹打打的出发了。
陈平安虽然坐在高头大马上,但周遭却围满了身穿甲胄,胸前戴着大红花的十字军士卒。
这些精锐士卒们面带笑容,目光却凌厉无比,频繁在两旁人群中扫过。
丝毫不给不怀好意的势力出手的机会!
队伍打马过街,声势浩大,喜乐响彻每一条所经过的街道。
“三师!恭喜恭喜!”
“三师当真可谓是一表人才啊!”
“是啊,若是三师是真正的男人,就完美了。”
“现在也很完美,人家纪氏嫡女不是不在乎么。”
“这种话听听就行了……三师!三师来了!”
“三师这辈子值了!也许,这就是天妒英才吧。”
……
街道两旁围观的百姓议论个不停。
女人多是眼泛桃花,充满了惋惜。
男人则多是无比嫉妒、羡慕,却也由衷为陈平安感到高兴。
这种心绪十分复杂,但这就是许多百姓此刻的真实感受。
迎亲队伍径直前往纪府。
与此同时。
纪府,纪清颜的闺阁中,此时纪清颜已经穿上了一身大红嫁衣,凤冠华丽,各种金器、珠宝玉石点缀其上。
数量繁多,却显得恰到好处。
不仅不显得赘余土气,反倒透出一股威严和奢华,将纪清颜衬托的愈发贵气。
纪鸿的嫡长子、纪清颜之父纪襄文,站在纪清颜身后,目光无比复杂的望着大红盛装的女儿,心中酸楚又不舍。
对于这个女儿,他是既喜爱,又宠溺。
正因如此,纪清颜才至今才嫁人,而且还是皇帝赐婚才嫁的。
由此就可见纪襄文对女儿的宠爱。
只是让纪襄文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是,等来等去,到头来竟然是嫁给一个太监为结局!
在得知家主父亲决定那一刻,纪襄文是懵的。
那一刻,他无比后悔,自己为什么如此宠溺女儿。
如果早些行使父亲的威严,早早逼迫女儿尽早嫁人,会不会就不会落到这种地步?
“唉……”
一想到这,纪襄文又是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满脸愁苦和愧疚。
“父亲缘何作此姿态?”
纪清颜望着镜子里的父亲,聪慧如她,自然猜到父亲在想什么,含蓄的笑道:“父亲不是一直盼着女儿能尽早嫁人么?”
“女儿今日就要嫁给如意郎君了,父亲应当为女儿高兴才是呀。”
高兴个屁!
纪襄文不禁恼道:“清颜,为父想要的,是你能嫁人、生育子女,相夫教子!”
“你爷爷不在这,何必与为父强颜欢笑?”
纪鸿年纪大了,过年的时候才赶回到纪县,自然不方便再赶来朝歌,只能由二代这些子女代替。
纪清颜失笑一声,看着镜子里的父亲,轻声道:“对女儿来说,生儿育女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郎君是否如意。”
“若女儿不愿,父亲以为有谁能逼迫女儿不成?”
“莫非女儿在父亲眼中,是那连寻死都没胆的软弱女子?”
这话噎的纪襄文神色一滞。
的确!
自己女儿是什么性子,当爹的最是清楚。
别看纪清颜自小读书明性,从来都温婉而知礼。
但谁要是因此就以为,她是什么软弱女子,那就搞笑了。
这个女儿心志之坚、性格之倔,在他见过的人之中都是少见!
倘若她真的不愿,就算是家主老爷子,怕是也无法逼迫她!
“唉……罢了。”
最终,纪襄文也只能一声轻叹。
女儿都不介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又能说什么呢?
“对了,前两天他特意让人送来一辆马车,让你务必坐上这驾马车嫁过去,你说……”
纪襄文忽然想到什么,皱着眉说道。
纪清颜闻言,美眸中闪过一道精光,轻轻点头道:“他不会无缘无故做些没意义的事,他这么说,我们便这么做吧。”
纪襄文也是点了点头,道:“为父知道了。”
虽然他不知道陈平安为什么特意这么做,但想来肯定有其道理。
纪襄文正要离开,忽然又顿住脚步,说道:“找个合适的时间,你跟他说一声,家族准备给他造势,将他打造成半圣,让他抽空与我们商议一下具体操作。”
“所幸他的确才华过人,否则即便有我们纪氏背书,也绝难做到。”
想要出一个半圣,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哪怕对于圣人世家而言,都是千难万难!
要知道,从儒家诞生起至今,也不过出了一个圣人、一个亚圣。
其中亚圣张氏在南齐。
由此就可见,想出个圣人有多难!
这不仅仅是才华的问题,还有时机、大势等等。
幸好陈平安自身的才华非常惊人,大家一起研究经义,在儒家的基础上提出新学说,再一番造势,说不定真能造出个半圣来。
如果陈平安自身没有能力,全靠纪氏的话,是决然没有可能的。
最多,也就把陈平安推到儒家宗师、大儒而已。
纪清颜也是第一次听到家族这个计划,顿时为之震撼。
但细细思来,还真不是没可能!
过去也不是没有天纵之资的人物,提出过别的学说。
但因为不够好,或是被打压。
总的来说,还是不够好,所以一直没能成就圣人。
而如今,有圣人世家纪氏的帮助,陈平安基本可以说已经成了一半。
只要提出的学说足够高远、足够惊人。
亚圣不敢说,半圣的机会非常大!
她相信陈平安!
“女儿明白了,女儿代平安谢过父亲、爷爷和族老们。”
纪清颜微微颔首。
好家伙!
这还没拜过堂呢,就把她当陈平安的人了,这胳膊肘拐的也太快了。
心中万分不爽的纪襄文不舍得对女儿甩脸色,直接抬步离开了。
时近正午,纪府外忽然响起一阵吹吹打打的喜乐。
纪清颜绝美的俏脸浮起一抹绯红和期待,一旁的婢女连忙拿来盖头盖在华冠上。
不多时,下面就响起一阵阵欢呼笑闹声。
此时。
纪府门外,陈平安下了马,拱手对一众百姓和宾客微微示意。
“三师当真一表人才!”
“要我说,三师的才华才是最惊艳的,否则焉能让纪氏嫡女都倾慕?”
“有幸见过清颜小姐,和三师可谓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壁人。”
“三师好帅呀!”
一个豆蔻少女突然的一声尖叫,引得一众百姓和宾客哈哈大笑。
那少女俏脸绯红,连忙缩进人群中不见了。
陈平安也被逗笑了,甩出一句俏皮话:“多谢姑娘,可惜陈某已经是有妇之夫了。”
众人再次大笑。
在场不少纪氏之人闻言,脸色也是好看不少。
原本他们有不少人都对陈平安有意见,但此刻见到陈平安说出这样的俏皮话,给足了他们纪氏面子,观感自然好了不少。
毕竟,从来只有“有夫之妇”之说,哪有“有妇之夫”这等说法?
明显是把纪清颜放在了高位,这是给纪氏面子呢!
到底是大族豪阀的婚礼,礼仪虽然繁杂,但没有民间婚闹那般闹哄哄,大家都十分体面。
当然了,也没人敢作死为难陈平安。
不过。
当陈平安见过纪襄文后,来到纪清颜的闺阁楼下,还是被几个纪氏和世家的少女拦住了。
“早就听闻三师才华当世绝顶。”
一个穿着襦裙,活泼可爱的少女说道:“不如现场作首诗如何?若是你作的不好,即便新娘子想跟你走,我们可不许!”
婚闹没有,作诗这种雅事,怎么能是婚闹呢?
一群少女和众多宾客,都是满目期待的望着陈平安。
陈平安怡然不惧,神色平静含笑,张口就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