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施府。
谢玉兰正在月子里调养身体,怀中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老夫人坐在一旁,慈爱地看着这对母子。
“玉兰,孩子长得真像闻楼。”老夫人笑道,“以后一定是个有出息的。”
谢玉兰温柔地看着怀中的婴儿,心中满是幸福。这个孩子来得正是时候,给施家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祖母,您说闻楼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她有些担心地问道。
“放心吧,有陆大人帮忙,不会有事的。”老夫人安慰道,“而且闻楼办事稳重,你不用担心。”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厮匆匆跑了进来,脸色苍白。
“老夫人,少夫人,不好了!”他气喘吁吁地说道。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老夫人皱了皱眉头。
“扬州来的紧急信件!”小厮递上一封信,“说是十万火急!”
谢玉兰心中一紧,连忙接过信件。她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怎么了?”老夫人急忙问道。
“闻楼出事了!”谢玉兰声音颤抖,“靖亲王要以谋反的罪名抓他!”
老夫人脸色大变:“什么?靖亲王怎么会出现在扬州?”
谢玉兰继续看信,越看越心惊:“信上说,靖亲王声称闻楼他们故意传播瘟疫,想要谋害朝廷官员。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老夫人气得浑身发抖:“这个靖亲王,简直是颠倒黑白!闻楼他们明明是去救人的!”
“祖母,现在说这些没用。”谢玉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们必须赶紧想办法救他。”
“对,要救人。”老夫人咬了咬牙,“可是我们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办法?”
谢玉兰抱紧怀中的孩子,脑中快速思考着。靖亲王位高权重,而且现在又师出有名,想要救施闻楼绝不容易。
“祖母,我想起来了。”她忽然开口,“闻楼的表哥不是在兵部当差吗?”
“你说的是林子墨?”老夫人眼睛一亮,“对,他现在是兵部侍郎,手里有兵权!”
“我要进宫告御状,同时让林表哥出兵救人。”谢玉兰做出决定。
老夫人担心地看着她:“可是你还在月子里,身体…”
“身体的事以后再说。”谢玉兰把孩子递给老夫人,“闻楼的命要紧。”
“不行!”老夫人坚决反对,“你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进宫?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祖母,如果闻楼真的出了事,我们母子也活不了。”谢玉兰眼中满含泪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
老夫人看着她坚决的神情,知道劝不动了。她叹了口气:“那…那你一定要小心。”
“孩子就拜托祖母了。”谢玉兰亲了亲儿子的小脸,“我一定会把他爹爹救回来的。”
说完,她就要起身准备。但刚站起来,就感到一阵眩晕,差点摔倒。
“夫人!”小翠连忙扶住她,“您的身体还没恢复,不能这样折腾啊!”
“我没事。”谢玉兰咬着牙强撑,“快给我准备衣服,还有马车。”
小翠含着眼泪帮她梳洗打扮。平时光彩照人的谢玉兰,此刻面色苍白,但眼中却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半个时辰后,谢玉兰强撑着虚弱的身体上了马车。老夫人抱着孩子送到门口,眼中满含不舍。
“玉兰,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她哽咽道。
“祖母保重,我一定会回来的。”谢玉兰最后看了一眼怀中的儿子,然后毅然坐上了马车。
马车疾驰在京城的街道上。谢玉兰紧紧抓着车厢的扶手,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她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很危险,但她别无选择。
先去兵部找林子墨。马车停在兵部门口,谢玉兰下车时腿都在发软,但她强撑着走了进去。
“我要见林侍郎。”她对门房说道。
“你是什么人?”门房上下打量着她。
“我是他表妹。”谢玉兰拿出一个玉佩,“你把这个给他看,他就知道了。”
不一会儿,林子墨匆匆走了出来。看到谢玉兰的样子,他吃了一惊。
“表妹?你怎么来了?而且看起来…”
“表哥,闻楼出事了!”谢玉兰来不及解释,直接把信递给他。
林子墨看完信,脸色阴沉:“靖亲王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表哥,你一定要帮帮我们!”谢玉兰拉着他的袖子,“只有你能救闻楼了!”
林子墨为难地说:“表妹,不是我不想帮,而是靖亲王现在师出有名。如果我贸然出兵,反而会落人口实。”
谢玉兰心中一凉:“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看着闻楼被他害死吗?”
“别急,让我想想。”林子墨在房间里踱着步,“要救闻楼,必须先证明他的清白。”
“怎么证明?”
“除非有皇上的旨意。”林子墨说道,“你去告御状,我想办法从侧面施压。”
谢玉兰点点头,这确实是唯一的办法了。
她离开兵部,直奔皇宫。但是到了宫门口,守卫却不让她进去。
“民妇要告御状!”她大声喊道。
“告什么状?”一个太监走了过来。
谢玉兰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太监听后摇头:“皇上现在很忙,没时间见你。”
“求求您,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谢玉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起来吧,没用的。”太监不耐烦地摆摆手,“除非你有什么特殊的身份。”
谢玉兰绝望了。她只是一个商人的女儿,哪有什么特殊身份?
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玉兰?”
她回头一看,竟然是当初在扬州认识的柳贵妃的侄女柳如烟。
“如烟?”谢玉兰惊喜万分,“你怎么在这里?”
“我进宫看望姑姑。”柳如烟看到她的样子,关切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看起来很憔悴。”
谢玉兰简单说了情况,柳如烟听后气愤地说:“靖亲王太过分了!你等着,我去找姑姑!”
有了柳如烟的帮助,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不到一个时辰,谢玉兰就被带进了宫中。
柳贵妃听完事情的经过,愤怒地说:“靖亲王简直是胡作非为!皇上,您一定要为施家做主啊!”
皇帝沉思了片刻,看着跪在地上的谢玉兰:“你有什么证据证明靖亲王栽赃陷害?”
谢玉兰拿出扬州的几份文书:“陛下,这些都是当地官员和百姓的证词,证明我夫君确实是去救人的。”
皇帝仔细看了看,点点头:“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