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琰在旁边站的腿脚僵硬,可是皇帝也没有落下一子,和尚好似在欣赏着皇帝为难的表情。
吧嗒!皇帝放了两颗棋子在棋盘上,起身走向亭子边。
和尚没有因为把皇帝逼到认输而露出高兴之色,而是悠长的叹了口气,他抬头看向元琰。
元琰这才看清和尚的面容,他很年轻,如果不是因为他身穿袈裟,头上有戒疤,他身上就没有一点和尚的样子。
“陛下可是常常跟贫僧提起你”,和尚眼睛里透着别有深意。
元琰似乎看到了一丝熟悉的感觉,但他又抓不住是什么感觉。
他点点头。
皇帝从亭子边站了一会,就过来了,他坐下,对和尚道:“国师,你觉得我的这个儿子怎么样?”
宫女上前来把棋盘撤了下去,为桌子上摆上了新的茶具,皇帝亲自为和尚倒了杯茶,和尚坦然受之。
和尚接过皇帝递过来的茶杯,他拿起在唇边抿了一口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元琰在旁边站的腿脚发麻,听完和尚说的话,神经一震。这看似是在夸奖他优秀,会有一番大出息,可他听着怎么这么怪。一个是他已经是皇子,在这没有太子的大夏已经是一人之下,要说他有大出息,除非是他能问鼎皇位,可皇帝现在还年轻,并没有立他为太子,这么说有些为他招祸的嫌疑。
第二个就是,这个和尚能看出他的来历,这句话是说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不过无论是那一种都让他心跳擂鼓。
他还从没有见皇帝对谁如此,可对这个和尚口称国师,可见和尚的能力。
皇帝听闻此言脸上的神情顿了顿,道:“国师此言何意。”
元琰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听国师悠然道:“陛下的儿子自然是人中龙凤。”
元琰听着最后轻飘飘的话,明显是在敷衍皇帝,可皇帝没有再问。
皇帝对旁边站着的元琰道:“过来坐。”
元琰拘束的坐在皇帝右手边,旁边侍立的宫女为他拿了一个茶杯,倒了一杯茶。
皇帝转头,闲聊似的对元琰问道:“前朝都已经灭亡已久,可是还是有人在尊称前朝皇室的子孙为太子,天天想着复国,这件事你怎么看?”
“是因为他们的皇帝太得民心吗?”
元琰答道:“回父皇,一则是前朝还留有衷心的老臣,不过也有人是在打着前朝的名头企图浑水摸鱼,根本就不是为了复国,而是这么做对他们有利可图。二则是我朝于前朝来说是外族,他们想夺回属于他们的江山。”
“哦,那你有什么看法,要把外族的人都屠杀殆尽就不会有人再作乱吗?”皇帝感兴趣的问道。
元琰清楚的看到皇帝眼里一闪而逝的杀机,他回道:“父皇,只要我朝统治江山,即使抓了他们所认可的太子,外族人也会推举别的人在大夏作乱,可是要把他们全杀掉这是不现实的,是在我大夏外族人甚多,可是也有从不参与反叛的人,要是把他们全部杀了势必会引起公愤。”
“就拿收税来说,朝廷每年收税,我族的是两成税,可是外族的是四成税,这就会引起不满之心,从而反叛者一直都有。”
“所以儿臣建议反叛者绝不姑息,可是对于没有反叛的外族应给予和我族一样的待遇,并且以后再户籍册子上不标注民族,这样一来他们几代后就会渐渐忘记自己的身份,从而成为我大夏的子民。”
元琰一口气说完了,他拿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
国师在旁边率先开口道:“九殿下看问题甚是犀利。”
皇帝笑着如一个普通父亲一般拍了拍元琰的肩膀,道:“不愧是朕的儿子。”
他看起来对元琰颇为满意,元琰只是淡淡的,并没有表现出自傲和得意,皇帝更是满意。
皇帝对元琰介绍道:“这位是国师,虽他不在朝野,但是可是知天下事。”
国师道:“陛下缪赞,贫僧不敢当”,虽是这样谁,但他的脸上没有露出谦逊,而是淡淡的。
元琰起身作揖道:“见过国师。”
国师也起身还礼道:“殿下客气了。”
正午,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走到皇帝身边道:“陛下,漕运总督来了。”
皇帝挑了挑眉:“宣。”
不久后,就见一个中年男子穿着红色官袍,额头上似乎因为刚上楼梯而冒出几滴细汗,他呼吸粗重了的缓了几口气,这才跪倒在地,副首道:“臣见过陛下”。
皇帝兴致很高的抬了抬手,问道:“不知这次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曹总督刚喘匀的气有有些急促,他停顿片刻道:“回陛下,在湖边作乱的是前朝余孽,臣已经抓住个别同党,还需严加拷问后才能得知详情。”
“嗯,这还得辛苦曹爱卿了”,皇帝道。
曹总督看起来很热,是不是就擦擦头上的汗:“在湖边接驾发生这种事,让陛下受惊了,臣准备了接风宴,给陛下压惊。”
这个做安全工作,追查刺客都不是曹总督的职责,不过是在他的地方发生的,他也得倒霉认下来,不过皇帝是不可能只让他去调查这件事,早就有皇城司在调查了。
漕运总督给皇帝汇报了一些情况后就退下了。
~~
戏子在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台底下有身穿官服的官员,也有绫罗绸缎的士绅在互相推杯换盏,不过他们都有意无意的望向一个方向,时时刻刻观察着这边的动向,显得看戏有些心不在焉。
元琰依旧坐在皇帝身边,四皇子没有来,元琰心中疑惑,也没有多问。
皇帝看向戏台目不转睛,元琰只觉心有不安,好似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他有不知是什么事情。
这里现在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他的到来而发生了些变化,在原著中根本就没有前朝余孽作乱,也没有皇帝来江南微服出巡。
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四皇子在朝堂上激烈争斗的时候,四皇子最善于讨好皇帝,可是怎么在这么好的机会四皇子却没有出现。
他看向一边的皇帝,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