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阳听到这一声呼喊,不怒反喜,转身寻得二人方位后,快步冲了过去,朝着二人胸膛一人擂了一拳。
“怎么在这里碰到你们两个臭家伙。”王古阳笑骂道。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古阳在这合川城仅剩不多的朋友,他俩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哥哥叫张武强,弟弟叫张文举。
哥哥武强,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皮肤细腻且白净,四肢修长,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厚嘴唇。额头约有六指宽,耳朵较小,没有耳垂,头发柔柔的贴在脑袋上。
武强一边揉着被古阳打到的地方,一边慢声细语地说:“啥?这话应该我们说才对呀,我们两兄弟,很喜欢去书院听讲的呀,你才是要偷懒的那个,怎么,今日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呀?”
“嗨,今天讲课的是我外公,我不敢不去啊!我还想问呢,你们二人不是被关在家里练功吗?怎么给放出来了?”
“我俩昨天就结束了呀,本来想休息一天,但想起今天是徐山长主讲,那一定能碰到你呀,这才准备去书院的呀!”
王古阳听武强这么说,心里美滋滋的,咧着嘴嘿嘿直笑。
目光落在文举身上时,王古阳瞬间睁大了眼睛,发出一声轻呼:“哇,文举,多日不见,你怎变得如此结实了,令人好生羡慕啊!”
张文举从小身子骨就强壮,力气也要大一些,没想到这几日不见,张文举的变化如此之大大,臂膀粗了不止一圈,令王古阳忍不住发出赞叹之声。
张文举站得笔直,一手叉腰,一手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只见他一张方正的国字脸,眉毛粗黑但有点短,眼窝凹陷,双目亮而有神,鼻梁塌且平,嘴唇很厚,下额略向前凸,颧骨高挺。
“好了呀!别在这说了呀!我们快点去书院吧,晚了又找不到好位置了呀!”
“说的是,说的是,咱们快走吧,哈哈哈!”王古阳笑着附和,随后一左一右拢过张家两兄弟的肩膀,三个人勾肩搭背,一蹦一跳的向东北方走去。
合川城东北部,有一方四丈多高的土坡,合川书院就建在土坡上。
王古阳三人赶到这里的时候,书院中的座位上已坐满了大半,徐山长也早已坐在三尺高台上,微笑着看向大家。
三人赶忙找到座位坐好,文举嘿嘿笑着环视四周,武强正襟危坐,面色严肃,王古阳低着头,大口大口踹粗气,汗珠一颗一颗的往下掉。
三人各有所思的时候,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和骚动,王古阳呼哧带喘的,本顾不上去管骚动来自何处,但被文举顶了一肘拐,不得不抬起头来,顺着文举下巴所指的方向看去。
目光所至之处,一个清丽的身影映入眼帘,亭亭玉立的,将王古阳的心跳都捏停了几分。
淡蓝的衣衫,面如桃花,肤白胜雪。虽然只远远的望见一眼,但这一抹淡蓝,早已成为别人心中永远忘不掉的风景。
面对众人惊艳的目光,少女大方的回以微笑,而后在场内寻找一处空地。
她快步走过去,经过王古阳的身边,走到他身后不远处,席地坐下。
她却不曾发现,她路过的一个少年早已满脸通红。
王古阳又闻到一阵槐花的香。
好巧不巧,徐山长今日讲的内容,恰好是《仙者记》中的东西,是关于人族起源的传说:
沧海横流,一眼万年,灵气之变终被历史的长河淹没。
上古时期幸存的生灵们一代接一代地繁衍了下来,终于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了生的气息,但,这个世界终究是少了那一股灵气,也少了一丝灵动与活泼。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这片大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族群,使整个世界变得活泼且朝气蓬勃,这个族群,就是人类。
人族初临世间之时,生存的环境十分恶劣,只因人类既无熊象之体魄,也无虎豹之爪牙,其地位与牛羊一般无二。
后来,人族学会了使用工具,聚居成群,彼此照顾,这才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人族从此不再会因为生存而担惊受怕,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仔细观察这个世界。
人类眼看到电闪雷鸣,山河崩塌,种种的超能现象绝非人力所能为,遂将其解释为鬼神之力。更有天神下凡,传与世人修仙练道之无上法门的传说流传于世。
而这世间,经过了无数岁月的休养后,终于是恢复了一丝灵气,这些灵气,却恰好是修仙练道所必需的。
于是神仙之说大行其道,修仙之人与日俱增,踏入此门的凡人都希望能早日修得正果,位列仙班。
传说天神赠与凡人的修炼功法有两部,其一曰练气法,其二曰强体法,人们也就因为修炼不同的功法而分成了两派,此二班法门也由修炼之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人族本就与世间万物生灵一般无二,都应经历生老病死,承受轮回之苦。偏偏这精明的人族,喜生恶死,贪图享乐,仗着自身灵智大开,奢求长生不老,行此逆天之事,意图窥探天机,这条路又怎是好走的?
要想在修道之路上进步,就必须要耗费大自然的无数资源,可资源数量有限,恢复的速度也不如人消耗得快,长此以往,修仙之人难免会因为资源产生各种摩擦。
终于,资源的短缺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这场大战,直打得天地变色,日月移位。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这场大战在很久之前就埋下了隐患。
因为练气者主要是吐纳天地灵气,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而炼体者则是不断锤炼自己的肉身,让自己更强大的方法。
炼体之人肉身不断被破坏,也就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所以炼体者频繁杀生,更有甚者连同类都不放过。
这种做法,被强调万物和谐的练气者深以为耻,炼体者也就被当作魔鬼,称为魔道之人。
所以,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两派修者的理念不同,而对于资源的争夺仅仅是一个导火索。
此战,爆发于黄河北岸,双方你来我往,杀了个天昏地暗,整整十天都分不出个胜负。
后不知何故,炼体者突然呈现溃败之势,竟抵挡不住练气者轮番的进攻,他们只好催起大雾,在浓雾的掩护下向北撤退。
好在练气者中亦有那神通广大之辈,请得天神来助,将这大雾驱散得干干净净,重现天朗气清。
练气者抖擞精神,追上正在北撤的人群,复将其杀得溃不成军,慌乱逃窜,一直逃进北边荒漠之地方才停歇。
此战过后,被击败的炼体者们龟缩一隅,躲在北方不敢南下,而练气者则时刻提防北方强敌卷土重来。
就在他们劳心费神之时,忽然,炼体者溃逃之处拔地而起一片山脉,自西向东绵延千里。
这片山脉冲破云霄,直入天际,山势雄伟,道行低些的修道之人都难以攀缘。
这片山脉,将炼体者彻底挡在了北方,也解决了练气者们的后顾之忧,练气者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了五百年。
直到五百年后的某一天,这条山脉的中段,突然崩裂出一条缝隙,形成宽约百里的山谷。
山谷的出现,让练气者群情紧张,以为是炼体者们劈断了山脉。
于是,短短三天之内,山谷南端集结了数万修者,准备迎战北方的强敌。
但山谷那一端并没有如他们想象一般,冲出成千上万的敌人,只有山风将这个山谷吹得呜嗷作响。
练气者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若不散去,此处也没有什么动静,若散去了,又恐怕被杀个措手不及,思前想后,也只好暂时在这里坚持一段时间。
这一坚持,不知不觉中就过了三个多月,当练气者耐心耗尽,准备撤退之时,山谷里却有了动静。
几个身影从山谷里颤颤巍巍的,互相搀扶着走了出来。
这几人满身风尘,脸色干枯蜡黄,突然看到如此庞大的人群,他们的脸上表情各异,有害怕,有迷茫,有好奇......
原来五百年前的北麓之战后,练体者被驱逐进北方荒漠之中,那里环境及其恶劣,令他们难以生存,人口锐减大半。
练体者们费劲千辛万苦,才找到在这里生存的方法,侥幸活下来的人们,大部分都放弃了修行,只想着做回凡人,平淡度日。
时至今日,当年那些移山填海的修者,多数都已化作一捧黄土。
直到数月前,山脉崩裂,山谷形成,也让这些后裔凡人震惊不已。
于是他们选出几个胆大心细之人,来此一探究竟,但他们毕竟是肉体凡胎,一路到此也是吃了不少苦,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走到这里。
反观练气者们,在这五百年里,不仅自身发展壮大,也把脚下生活的土地探索的更加清楚。
这片大地的中部,地势平坦,物产丰富,幅员辽阔,气候宜人,是人类最适合生存的地方。
但这里灵气却相对匮乏,所以少有修道门派,倒成了俗世凡人主要活动的地方。
大陆东边临海,相传有一些修行大成,得升仙道而不愿升天的人们,就生活在海外的几座仙山之中,每每有人想出海寻仙,就必须从东海出发。因靠近大海,这里常年阴雨绵绵,有时能下数月。
大陆南部是广阔的森林。林地之中气候温暖潮湿,降水量也是十分丰富的。
但与东部的雨水来的温柔,去时不舍的样子不同,这里的雨水来的快,去的也快,一盏茶的功夫就能降下五指厚的雨水。这样的气候也使得南部雨林物种丰富,多豺狼虎豹和昆虫鼠蚁,进而瘴气频生。
西部的气候则温和的多,虽无狂风暴雨,却也不增缺水,常年温度适中,仿佛没有冬夏两季。这都要归功于西部山川较多的地理环境因素,四面环山形成的天然屏障,保护了这一方土地,而那座天地生成,隔绝了北方的山脉,就是从西部起势,一直延伸到海边。
而北方,就是炼体者逃亡之地。气候恶劣,风沙不断,常年烈日炎炎,降水奇缺,植被稀少,大部分裸露地表的土地都被黄沙掩埋。
人们为了方便交流,就按照当地的气候特点,给这些地方取了名字,分别叫做中原,东海,南林,西山和漠北。
不同的名字体现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地理条件培育不同性格的人们,不同性格的人们,在同一片大陆各领风骚,注定要把这个世界搅扰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