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城外,瞭望楼。
站在楼上的皇帝,百官,以及听到消息赶来的诸位皇子,都聚精会神的望着不远处的战场。
看到八千铁骑军将两翼起义军冲散之际,不少人提心吊胆的,生怕太子爷就此陨落。
待太子爷变幻阵型,杀了王山个片甲不留,八千铁骑军烟消云散,不少人神色震惊。
柳长荫略微苍老的脸上浮现了狙花般的笑容,没想到太子爷竟有如此的实力,游刃有余的解决了一万铁骑军。
现在只要将王山擒拿,或是绞杀,此役必然是太子爷的崛起之路!
皇帝也极为满意太子爷的表现,一时间,倒是回想起以往太子爷尽心尽力监国的身影。
偏向太子爷的一方心情自是得意,其他皇子和国师等人,要不是因着在皇帝面前,恐怕早就开始咒骂太子爷为何不能赶紧去死。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战场上发生了什么,太子爷竟然一人骑着马朝着王山走去。
皇帝笑意凝固,生气的捶打瞭望楼的龙形木雕,厉声问道。
“太子爷这是要做什么?!”
“难不成要和王山单挑!混账东西,竟然因着胜利,冲昏了头脑,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他气的不行,恨不得冲上战场,去给太子爷一巴掌清醒清醒。
一个从小在京师长大,学武不成的太子爷,怎么可能打得过身经百战的大将军!
而且,王山可不是一般的将军。
能驻守京师的将军,向来是军中最为骁勇善战的那一批将军中挑选出来的。
不仅排兵布阵需要厉害,自身功夫也要强势。
精挑细选出来的将军,就刚才被起义军围剿,也还能活着,可想而知,王山有多么强大!
除此之外,王山马上功夫也不弱,一手狼牙刀,更是施展的出神入化。
他出身于西北边疆,在西北征战多年,斩杀敌军首级无数,被西北军中号称“斩首将军”!
单挑,太子爷必死。
在场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皇帝骂完,柳长荫脸色也不太好看,皱眉望向太子爷。
“太子为何要如此?难道是被王山挑衅?”
柳长荫一句话说中了真相,但太子爷可不是疯了才上去单挑。
对战王山,太子爷有着十足的把握赢下胜利。
“不管如何,太子不能死,快马加鞭,去阻拦太子和王山单打独斗!”
回过神来,皇帝立刻下令。
身边的太监微微躬身,领命转身往外走去,途径国师时,被国师塞了一锭银子,他眼中浮现一抹笑意。
太子爷实在是对不起了,奴才觉着还是银子重要。
太监下了楼,慢吞吞的骑上马,不紧不慢的朝着太子爷所在的方向行去。
马匹晃晃悠悠的走着,不知何时才能够到战场之上。
还在瞭望楼的皇帝负手而站,思索着等太子爷回来后,该如何责罚和赏赐一番。
一万铁骑军的损失,皇帝不是很在意。
连手握长竹的起义军都打不过,终归是废物。
“陛下,不如让臣前去劝诫太子爷。”
实在是不放心太监前去,柳长荫按耐不住出声请求。
他去劝说,再如何也能阻拦太子爷。
而且太监之前对国师如此谄媚,万一故意拖延时间,到时候太子爷死于王山的刀下。
“朕已经安排人去了。”
不太高兴的瞥了一眼柳长荫,皇帝忽而觉得,肯定是他没有教好太子爷,才会让太子爷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冒险出战单挑。
“柳大人,不必担心,陛下身边的人,自然是靠谱的。”
在看到一万铁骑军全数没了,国师心中不高兴,一直保持沉默,现在看到王山要和太子爷单挑,他立刻又高兴起来。
以他对王山和太子爷的了解,结局必然是王山杀了太子爷。
待王山杀死太子爷,到时候京师外的起义军,他一个也不会放过。
至于王山的铁骑军,倒是还可以重新编制。
一听国师出声劝阻,柳长荫神色大变,立刻就确定国师肯定让人阻拦了太监。
柳长荫躬身,还想继续恳求。
哪知皇帝沉着脸呵斥,“你若是无事,就先回京师,翰林院恐怕还有事情等着你。”
没想到,皇帝因此怒于他,柳长荫只好不再说话,瞪了一眼国师,心中期望太子爷能够活着回来。
京师外的风云变幻,没能影响到京师内看守粮食的老头和杨复。
看书良久,杨复的书却没翻上几页,心思早就不在书中。
他担心京师外的太子爷身首异处。
起义军到底如何能够敌得过铁骑军。
老头的下人忽然神色激动的跑来,未能喘匀气,急切地说道,“大人,有太子爷的消息了!”
两人一致望向下人,眼神催促他快些说。
“太子爷,以两万起义军,剿灭一万铁骑军,但是。”
简洁的说了前面的情况,后续的,下人有些欲言又止。
他也不太看好太子爷。
一听太子爷胜利,杨复神色微缓,眼底浮现些许的钦佩。
太子爷果真是天生的帝王之相!
老头笑着微微颔首,赞叹道,“没想到,太子爷对排兵布阵倒是有一手。”
他有些怀疑以往太子爷的形象,是为了演戏。
下人迟疑片刻,还是继续说:“大人,太子爷恐怕没法活着回来了。”
这话震得两人愣住,杨复更是直接站了起来,呵斥道,“你在胡言乱语什么!”
刚取得了胜利,为何回不来京师。
杨复一点都不相信。
“杨大人,不是小的瞎说,而是太子爷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要和王山将军单挑。”
觉得有些冤枉,下人连忙解释。
老头笑容消散,彻底坐不住,他也跟着站起身,“太子爷糊涂啊,快赶马车过来,老夫要去劝阻太子爷!”
太子爷不是昏庸之辈,就不能死,不然这朝堂,恐怕就要交给国师了。
下人匆忙去赶马车。
“杨大人,可要一起前往?”老头温声询问。
迟疑半响,杨复紧紧握住手中的书,微微摇头,依旧是一样的回答,“太子爷令我守着粮食,我不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