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言心思(1)
山外是山2021-06-12 11:092,642

  李言很兴奋,眼前这个与自己如同一人的杨不苟,让他生出极大的兴趣。

  自宝祐二年末那次冠礼之后,爹爹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冷,朝臣几次请确立太子之位,他都以忠王还需历练等种种借口推托。在李言看来,老家伙似乎隐隐对他有些不满。

  是舍不得那个权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李言百思不得一解。

  他借问安的机会去向娘娘谢皇后求解,娘娘只说要他安心,这江山早晚会传给他。

  可他等不及了,他怕爹爹知道他与阎贵妃的事,对他下狠手。

  他原本是去巴结这个爹爹宠幸的妃子,指望她给爹爹吹吹枕头风,好早些确定下东宫的位置。

  却没想到在阎贵妃威胁下,反而差点失了身。

  阎贵妃最近缠得太紧,总是借故把他招了去。李言有些怕了,这样发展下去,早晚有出事的一天。

  所以他开始躲避,而到青楼来寻欢是最好的借口。

  如今冒出这个与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少年,可利用之处太多了。

  便要他去应对阎贵妃好了。

  于是他对杨不苟说道:“外面这么乱,你想脱身怕是不容易了,要不就随小王去王府避一段时间?”

  杨不苟摇头说道:“我去你府上会给你带来麻烦,再说我还要寻人,我可以杀出去!”

  “不行,他们人多,你再勇也挡不住群狼的围攻。更何况官兵很快就会赶来!再说了,你要是现在现身,会给我家小姐带来麻烦的!”小荷闪身到杨不苟身后,把手一张,拦住了去路。

  杨不苟听她这样一说,一时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唐安安微微一笑,说道:“忠王爷的法子其实不错,要不小官人便借了忠王的衣物穿了,先出了这南北瓦子;脱身以后,是留在忠王府还是去寻人,那时再议岂不妥当些!”

  李言一拍手,赞道:“还是安安脑瓜子转得快,这主意不错!杨哥儿,暂且到我忠王府安歇些时,我这便唤了高供奉官来,要他多指点你些王府中的事务。”

  他也不待杨不苟应答,便快步行出屋子,就要喊护卫去叫高供奉官。

  高供奉官哪里需要人去喊,他先前一直坐在熙春楼前厅喝着茶,打着盹儿;听到说熙春楼进了贼人,还死了五个,他早就急急忙忙赶了过来。

  听到李言一声召唤,他噌噌噌地就上了楼。李言搂住他的肩,将嘴附到他耳边,将杨不苟的事与他说了。高供奉官听罢,一脸震惊,他被李言的想法吓到了。

  “殿下,这若是出个纰漏,只怕忠王合府便没一个能逃得过去!”高供奉官惊恐地说道。

  李言面现戏谑,目光冷了下来。他轻藐地望了凤凰山一眼,说道:

  “他们都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好随意糊弄,其实我早就察觉到内里有蹊跷了。爹爹最近与二叔荣王李义走得很勤,俩人言谈中多次提及李信,前些时还有人提议纳李信为皇子,说他温良谦恭,是可造之材。”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狠厉起来。“这是什么意思?明摆着是想重演三十八年前的故事。爹爹当年不就是依靠了史弥远,认了杨皇后为娘娘,硬生生从李宏手里夺了皇位。”

  “那时不一样,李宏也不是皇帝亲生子,所以官家才能去争。而殿下是官家的亲儿子,官家怎么会让侄儿换了自家的亲儿。”高供奉劝解道。

  “切,亲儿便又怎样?我亲娘死得可是不明不白。再说爹爹也没拿我当亲生,处处防我,见到我便是一脸嫌弃,便以为我看不出来么!这宫里是越来越危险了,若是等他们布置好了,我便没有活路了。以前是脱身不得,现在有个顶替的人,我若还不溜了,岂非傻子一个。”

  说罢,李言又用手掌揉着高供奉官的肩膀,温声说道:“我自一出生便是你在照看我,这世上也只有你才是我最亲近之人,你便狠得下心来,看着我一步步迈向阎罗殿?”

  高供奉官见他这样说,两行浊泪便落了下来。他将自己干枯了的手,按在李言温润的手背上,说道:“咱家都明白,咱家一直在维护你,一直都在想帮你。”

  “现在就是帮我的最好时机!”李言坚定地说道。

  “那你事后如何脱身?将来又如何过活?”

  “我在安安这里先躲几日,过后便出城在钱塘江边等你,咱们带了细软去越李国。”

  高供奉官将头一摇,说道:“咱家老了,走不动了。再说咱家走了,那杨小子必会露馅,岂不是害得你被通缉?”又说道:“海上行船不安稳,还是走陆路去大理国吧。我有个远房侄儿行商,你便与他搭个伴,也好有个照应。”

  “好,就依你。只是你今后要多多保重,事有不对便逃了来找我。”李言柔声说道。

  高供奉官马上又想到,这就要与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分别了,眼泪又止不住流了下来。他抓着李言的手,说道:“殿下,咱家活过了五十五了,也够了。只是你还有好多路要走,一定要处处小心,莫要再被女色误了!”

  “好,小王记住了,这就进去吧,莫让里面的人等急了。”李言说着,便扳了高供奉官的肩,两人步入屋内。

  初见到杨不苟,高供奉官尽管有些准备,还是惊了一跳。心道:这孪生兄弟二人实在太像,几乎就没有什么分别。待二人将身上衣物换了,屋内旁观的三个人更是从心底感叹造物之主的精巧,杨不苟和李言二人,除了眼神略有不同,其他再无分毫差别。

  高供奉官咂了咂嘴,说道:“这莫说是旁人,便是亲爹娘一时也分辨不出了。”

  杨不苟听了这句话,一阵沉默,半晌才说道:“我都没见过我的父母,到现在我不知道他们是谁,是不是还活着!”

  高供奉官心说:你这傻孩子,你爹爹便是官家啊,至于你娘亲,她早在十六年前就故去了。

  他这时很肯定——杨不苟便是十六年前被掳走的李允。但他不想告诉他这段往事,当年宫内的斗争极其惨烈,在谢皇后、贾妃和董妃的角斗中,死去的宫娥都过了两位数。李言若不是一生下便被谢皇后抱去收养,怕是也活不到今天。

  “你比奴家还可怜!奴家被卖到熙春楼来之前,毕竟与父亲一起生活了十三年,可惜他病故了,我才卖了自己去安葬了他。”唐安安伤感地说道。

  李言一拍手,说道:“杨哥儿莫忧心,你爹娘还有你那安姨,便托负了高供奉官帮忙查找。这临安城内场面上的事,有高供奉出手打点,就没有办不成的。”说着就向高供奉官使了眼色。

  高供奉官自是明白小主子的用意,他近十八年的心血都倾注在他身上,李言撅撅屁股,他便知道要拉什么屎。于是应承道:“杨小官人宽心,咱家还有些路数,待你在忠王府安歇了,便安排找人的事儿。”

  杨不苟却不肯,他将身上穿着的李言锦袍脱下,对李言说道:“我得罪了临安府的衙内,如今又杀了人,已无处存身。如果借了你的身份脱困,将你置于险地,是为不义之人。这等事我断然不会去做。”

  李言听了大急。他一心想脱离宫城,从此海阔天空,自由自在,哪肯再回到那樊笼里面。

  他按住杨不苟的手说:“临安府那里困不住我,我只说被你打晕了,衣物叫你换了去,谁敢不信?马少尹认得我,朝中大臣的底细大半我都清楚,自是能够分说清楚,又有何风险。你我一见如故,便如亲兄弟一般,为你我愿意这样做。”然后他瞪起眼睛指着窗户又说道:

  “休要推辞,再说半个不字,我便从这里跳下去,此后就是不死也会残了,相信你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吧。”

继续阅读:第34章 李言心思(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唐春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