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一阵连绵的鼓声不断敲响。
这是出征前必要敲响的战鼓,鼓上还要涂上三牲的鲜血。
待敲完战鼓,便到了誓师的环节。
程宁手持刀剑,将刀柄交给千里,示意把指挥的权柄交到了千里手中。
随后,军部侍郎吴庸将早撰写好的誓师之辞交到程宁手上,由程宁将此书念出。
苏氲默默地听着,大意就是,历数流寇的罪状,百姓的苦楚,动员众将士不要忘记此行目的,要好好奋斗云云。
程宁念完誓词,礼炮鸣响三声,大军就正式开拔了。
直看到大队的尾巴也扬长而去,马蹄踏起的纷纷扬扬的尘土慢慢平复下来。
程宁这才打算带着苏氲回宫。
“皇上。”
已经有大臣仗着自己年纪大,准备拦下程宁了。
“各位爱卿有何要事?”
程宁要笑不笑地看着眼前的大臣,生怕他听不懂自己的话,将“要事”二字咬得重重的。
“皇上,苏贵妃娘娘是何时晋封皇贵妃的?”
这位王大人可真是直接,生怕被程宁敷衍过去了,干脆单刀直入。
“大胆!你这是质问朕吗?”
程宁的脸顿时黑了。
大庭广众之下,王大人竟敢直接这样说?
“皇上!老臣不敢,只是按照宫规,贵妃娘娘是不应前来劳军的。”
王大人跪倒在地,嘴里却是寸步不让。
“哦?”
程宁眼里闪过一道厉芒。
这位王大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只是跟在众人身后附和几声,能不自己表态就决不表态。
怎么今天倒甘当赵氏的排头兵了?
是想提交投名状了?
“王大人家的嫡女,嫁与了赵氏旁支的嫡子吧?如此说来,倒也算是一门好亲事。”
程宁突然调转口风,说起了王大人的儿女亲事。
王大人一下有些脑子转不过弯来,愣了一会才回答道:
“皇上说得是,承蒙皇上关爱老臣家中儿女之事,老臣不胜感激。”
王大人的言外之意,这是他家中之事,跟皇上没什么关系。
“后宫之事,是朕的家事,又跟王大人有何干系?”
程宁冷笑一声,用王大人的话堵住了他自己的口。
“好了!今日之事就到这里,不必再说了!”
王大人张口结舌,其他人还想再劝谏皇上,程宁一甩手,叫他们闭嘴。
随后,程宁就和苏氲双双回宫了,只留下一众大臣在崇天门外干瞪眼。
皇上一走了之,难道我等就没有办法劝谏了吗?
大臣们对视了几眼,已经在眼神交流中明白了各自的想法,正准备撸起袖子回家写奏折呢。
“皇上……”
到了清音阁门口,苏氲才张开嘴,欲言又止地看着程宁。
“你这样不让他们说,恐怕是堵不住他们的嘴的。”
何止是堵不住他们的嘴,程宁这样压根不理会大臣们的说法,只会惹得朝臣们更加不满,回去之后,要在苏贵妃的罪状上添上重重一笔了。
苏氲简直不用思考,也能帮他们想出几道罪名来:蛊惑皇上,迷惑圣心,扰乱朝纲……
“琴儿,此次倒是需要连累你了,不过,朕决不会让那些人欺侮你。”
程宁这话的意思,似乎已经料到大臣们会因此不满,并且攻击苏贵妃了。
难道皇上另有一番筹谋?
联想起之前程宁说要立自己为后,引得大臣纷纷上疏劝谏皇上,最后程宁给自己弄了一个贵妃之位的事情,苏氲觉得,程宁一定是心里有什么计划。
“反正,我相信皇上不会做对我不好的事情。”
苏氲倚在程宁肩上,柔声回答。
“那是当然。”
程宁挺了挺脊背,觉得自己身上肩负着的重任不容忽视。
午休之后,程宁回了乾清宫处理朝政。
自然,那些迫不及待的大臣,已经将奏折堆满了他的案头。
不用打开,程宁也能猜到那些人想说的是什么。
不过,他还是一一粗略看了一遍。
有的说,苏贵妃随皇上前往劳军,是僭越之举,是目无朝纲之行为。
皇上执意行事,作为贤德的妃子,也应当劝谏阻拦才是。
苏贵妃这样纵容参与,可见是不知进退、不知何为女德的妃子,没有丁点后妃之德。
这还是说得客气的。
有些大臣则直接上疏称,皇上之所以会做如此糊涂之举,全都是因为苏贵妃的耳边风。
苏贵妃因为区区宫闱倾轧,为了在后宫争斗中占上风,就无视了皇上的圣明清誉,置圣上的名声于不顾,蛊惑皇上带自己前去劳军。
可见苏贵妃是一个不忠不仁的祸国妖妃。
呵,这些人可是终于逮到了苏贵妃的把柄了,连番的脏水泼下,要是程宁没有坚决的信心,保不准就要在大臣的非议之下,惩戒苏贵妃了。
更有甚者,竟然借机请求皇上立昭贵妃为后。
理由就是昭贵妃知道此等场合不能出现,说明昭贵妃娴静知礼。
还有称昭贵妃本是适合出现在这种场合的,因为她乃将门之后,皇上应予以褒奖云云。
倒真是会抓紧一切机会啊……
生怕讨好赵国公落于人后了吗?
看完这些奏折,程宁陷入了沉思。
他们对苏贵妃的攻讦,比程宁原先预想的还要更严重。
是自己太过于轻忽了。
早上还在跟苏贵妃承诺,自己绝不会让她受人欺侮。
结果,现在看这些奏折,简直把苏贵妃说得比肩妲己,媲美妹喜的人物了。
程宁皱着眉头,在这堆奏折中,来来回回地挑选了几个人。
这几个人……
除了早上那个王大人之外,其他几个都是赵国公最忠实的狗腿子。
可以说,每一次,都奋战在代表赵国公的需要的第一线,跟程宁的想法过不去,就有这几个赵国公忠实拥趸的份。
提起朱笔,程宁在他们的奏折上批了几个字,又合上。
章文奉旨将这几份批复的奏折下发到中书省。
路上,章文瞄了瞄左右,见路上无人,他将奏折打开了一道缝,只见里面批复了一行小楷:
“妄议后宫废立,其心可诛!着中书省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