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什么庙拜什么神,该办的事情没办完之前,我不想惹祸上身。
回到老知青家里,他迫切地询问我事情办得怎么样,我把那根锁魂钉拿出来以示交差。
他把钉子接过去,脸上的喜悦藏也藏不住。
但喜悦之后,是一种不易察觉的落寞。
我不知道他此刻在想什么,我也没心思去猜。他的要求我已经办到了,接下来该到我的了。
老知青也看得出来我并非善茬,也不敢再拖拖拉拉,立刻吩咐去把附近能说得上话的人叫过来开会。
过了一个小时,老知青的家里已经热火朝天了。
在得知我的意图后,马上有人跳出来反对:“就是那个老秃驴把我们害成这样的,你居然还想给他立庙,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数不清的指责聚集到我的身上。
老知青帮我解了围,他说话很有分量,对我的行动表示支持,其他人也不敢提出反对的意见了,立刻着手立庙的事宜。
这顺利的程度超出了我的意料,我还以为又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三天后,他们在旧庙的原址起了一座新庙,然后把老和尚的塑像进行修补,重新请了回去。
接下来就该给塑像进行开光,把老和尚的灵魂请进去。
但我并没有立即进行开光事宜,因为我没有找到那片息壤,这也是最难的地方。
那片息壤早就遗失掉了,这么多年过去,神仙来了也找不到啊。
我只好又去询问老知青,期盼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在听到我的话后,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我去了一个荒凉的山头。
我怀疑他的动机,但我还不至于会怕他。
他带我到了一个比较荒凉的无碑坟包前,蹲下来烧纸钱。
他问我:“其实你已经知道了吧?”
我装傻充愣:“知道什么?”
他干笑了笑,站起来拍了拍手,叹了口气,说:“你能找到我埋下的木钉,就肯定能看出那个阵法,自然能从我岳母那里知道以前的事情。”
我也笑了笑:“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吧?”
他确实有让我去解决老鬼的打算,但真正的目的确实像他说的那样,想看看我是不是真的有本事。
如果我真的有本事,那么当年的事情,我自然也会明了。
不得不说,这个老头是真的很聪明。
可我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什么,授人以柄,对他没有好处。
窗户纸已经捅破了,藏着掖着没意思,我直接承认了,并反问他想做什么。
如果他想把我骗来灭口,那他可能打错了算盘。
他倒是很直接:“我虽然不知道你到底是来历,但肯定不是普通人,我们是动不了你一根汗毛的。”
还算有自知之明。
不等我说话,他又看着坟包,失神地说:“当年,他们告诉我,说小娟已经回城了,我才答应留下来,可是……”
从他的叙述里,我得知了更多老人没有提及的细节。
当年,生产队长的女儿的确是看上了老知青,而且用的手段也更加恶劣。
他们利用职权对三位知青进行了百般的刁难,还拿两位同学的性命为要挟,迫使老知青答应入赘。
老知青本身就是孤儿,在哪里落户都无所谓。他也知道跟小娟没有可能,也为了他们的安危,最终答应了下来。
谁知过去没多久,他就时常梦到衣衫褴褛的小娟对他哭诉,而他当时是典型的无神论者,就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几年后,他突然收到那位男同学的来信,问他跟小娟生活得怎么样。他这才察觉不对劲,几封书信的来往,他才知道当年小娟并没有离开这个地方。
他开始暗中调查,查出了让他如遭雷劈的消息。
当年生产队借口把两位知青分批送走,然后几个二流子把小娟劫到一片荒地里给糟蹋了,而且为了防止东窗事发,还把小娟杀害了。
那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挖到小娟骸骨的老知青彻底黑化。
他采取各种手段把施暴者弄死,然后把矛头对准了策划一切的始作俑者,他的丈母娘。
杀掉丈母娘后,他甚至还想将老婆一家灭门。但他岳父和老婆并不知情,而且对他都还可以,老婆也刚好怀孕了,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他才放弃了那个念头。
他转头看我:“他们毁掉了我的一生、害死了我最爱的人。那种感觉,你能体会到吗?”
我能体会不到,但我能想象得到。
一个拥有大好前途的青年,本可以去属于他的天地施展他的才能,却被一群愚昧的人毁掉了一辈子,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都受不了。
最残酷的是,那群愚昧的人还害死了他最爱的人。
对于一个孤儿来说,最爱的人等同于他的全世界。
把一个人彻底逼入绝境,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都不意外。
世界上的恩怨,皆因人而起。
我知道他跟我说的这一切并不是想跟我恳求什么,而是想从我这里听到评价。
我说:“站在法律立场,他们的罪责都应该由法律去制裁,你动用私刑故意杀人,死有余辜。但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你做的是对的。”
他有些愕然:“你不抓我吗?”
抓不了。
法律讲究证据,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证据早就消失得七七八八了。哪怕真的能查出来,那也不是我可以办到的,我没有那种本事。
我自己也并非坚定的卫道者,不知道这些事前,我跟老鬼说会帮它出头,但现在我改变主意了。
它之所以死于非命皆是罪有应得,我不可能去替它出头。
但是有一点,无论阳间还是阴间,杀人都是重罪。老知青虽然能逃过阳间的制裁,但阴间那一关他可能过不去。
“那都无所谓。”他释然般,说:“只要我不后悔,就都是值得的。”
闲话说完了,该说正事了,息壤要怎么办。
他的回答再次出乎我的意料。
耗尽这个地方一代人的生命活力,就可以滋养出一片新的息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