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文官的策划
半两牛栏山2025-07-02 18:522,166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沐英的回朝,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武将集团的层层涟漪。

  武将们的气势一下子升腾起来,仿佛压抑已久的火焰终于得以熊熊燃烧。

  然而,朝堂的另一端,文官们的议事厅内,气氛却是凝重而紧张。

  几位朝中重臣围坐一桌,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如今的朝堂,武将之势愈发强盛。”

  一位老臣抚着胡须,沉声说道,

  “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以维持朝堂的平衡。”

  另一位年轻些的官员接口道:

  “是啊,自从胡维庸案后,皇上对官员的猜忌日重。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代言人,在朝堂上为我们争取利益。”

  “说得没错。”

  又一位文官点头道,

  “武将们有沐英为首,我们文官若再不团结起来,恐怕将来难以在朝堂上立足。”

  众文官议论纷纷,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

  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和考量,他们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朱允炆身上。

  这位被朱元璋冷落的皇孙,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但正是这份孤立无援,让他成为了文官们眼中的最佳人选。

  “朱允炆虽然被皇上冷落,但他毕竟是皇孙。”

  一位文官分析道,

  “如果我们能将他扶植起来,让他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那么我们的地位也会稳固许多。”

  “此言有理。”

  老臣表示赞同,

  “朱允炆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在宫中的处境。只要我们向他伸出援手,他必定会感激不尽,为我们所用。”

  于是,文官们纷纷表示赞同这个提议,决定暗中接触朱允炆,将他拉拢到自己这边来。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博弈,必须谨慎行事,以确保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文官们通过各种渠道与朱允炆取得联系。

  他们向朱允炆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和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文官集团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而朱允炆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果断地答应了文官集团的请求,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

  朱允炆独自坐在幽暗的书房中,昏黄的烛光映照着他沉思的脸庞。

  他的心中充满了挣扎与迷茫,自从母亲吕氏失势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与无助。

  曾经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文官们,也在吕氏出事后纷纷疏远了他,仿佛他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朝廷遗弃的角落。

  然而,就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文官集团再次找上了他。

  他知道,这次文官们的主动接近并非出于对他的关心或同情,而是因为他们被沐英回朝所带来的武将集团气势的提升所震慑,急需找到一个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了。

  在宫中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无法接受的命运。

  他渴望权力,渴望被重视,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现在,文官集团的邀请给了他一个机会。

  虽然他知道这并非出于真正的信任或尊重,而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但是,他不在乎。

  只要能够让他摆脱目前的困境,只要能够让他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他愿意抓住这个机会。

  他睁开眼睛,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明白,自己必须加入文官集团,成为他们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重新获得权力和地位,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抱负。

  他想起之前朱允熥与沐英的亲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妒意。

  但现在,他已经无法再与朱允熥抗衡了,留给他的选择也只能是加入文官集团。

  于是,他下定决心,果断地答应了文官集团的请求。

  他知道这是一场政治交易,但他也清楚这是自己翻身的唯一机会。

  他愿意为了权力和地位去拼搏、去争取,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然而,就在朱允炆与文官们达成合作意向后不久,一份奏折却让他大惊失色。

  文官们在奏折中明确提出要将江氏火锅店里出现的各种产品收归国有。

  这一提议无疑是将朱允炆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朱允炆拿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着。

  他明白这份奏折一旦递上去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 波。

  这不仅仅是与皇帝老子的直接对抗那么简单,更可能引发一场朝堂上的大地震。

  而且此时沐英已经全力倾向于江寒那边了,他这么做可以说是直接得罪了整个皇室。

  朱允炆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但内心有一股强烈的不安感在告诉他:

  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和危机,他仿佛已经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政治漩涡之中……

  与此同时,在朝堂的另一端,武将们也在紧密地商讨着对策,沐英作为他们的代表人物更是眉头紧锁,他们似乎已经嗅到了文官们与朱允炆之间的勾结味道,一场前所未有的朝堂风波正在酝酿之中……

  朱允炆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焦虑不安。

  他知道,自己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问题,而是关乎未来命运的重大抉择。

  他不得不佩服文官们的胆识和谋略,但他们提出的奏折却让他感到十分棘手。

  江氏火锅店的产品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如果将其收归国有,无疑会激起民愤和抵制。

  而且,这也将直接影响到皇室与江家的关系,进而牵扯到沐英等武将集团的态度。

  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策,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朝堂大乱。

  朱允炆没想到这些文官在合作之初就提出了这么要命的奏折,他可不想当这样的出头鸟。

  而这时候他看到了从外面赶回宫中的朱允熥,这家伙刚从玻璃厂的工地上回来,满头灰头土脸的样子。

  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工部的匠人,远远就听到朱允熥在骂这些匠人的无能,说是连他们这些江寒的徒弟都弄不好的事情,为什么会砸到他头上。

  这下子朱允炆一下子灵光一闪,想到了把这个消息通过这些“徒弟”传达给他们的师傅,起码那位一言杀人的江寒肯定会有对策不是?

这样也可以解决了他现在最头痛的事了,哪怕解决不了,起码将这祸水引向江寒,自己也能解脱出来了。

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四章 江寒要扩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我只不过想躺平,你却让我称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