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大明:我只不过想躺平,你却让我称帝?>目录
第一十九章 齐泰: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害虫也可以吃啊!贼香!”
“你们不信,我改天就去抓些来给你们尝尝!”
“你们吃了,保准还想吃!”
江寒一副笃定的样子。
让三人都开始质疑,这耳朵有没有出问题?
此时,正值晚春初夏之际,是蚂蚱出没的季节。
据大明历史上所说,大明是最常遭受虫灾的国度之一。
正好能去整点来,说不定到时,还能和酒配着卖呢!
这玩意儿,在应天府内,还是头一份!
江寒在心里美滋滋地筹划着。
俗话说得好,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处处是商机!
老黄三人喝完酒后,便离开了。
回宫路上。
黄子澄和李景隆只敢在后面跟着,一言不发。
心中甚是慌乱。
尤其是李景隆。
方才江寒说,他们喜欢吹耳边风,也就罢了。
居然还说,他后面会叛变去投靠朱棣?!
他是和朱棣关系好不假。
可,自从朱棣离开应天府去北平后,他们就已有许多年没联系过。
更何况,江寒说的事,还长远着呢。
到底会不会发生,都是个问题。
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就算不真,却也会在陛下心中,留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这下惨了……
他回去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紫禁城,御书房内。
黄子澄和李景隆心如芒刺地等候在书案前。
老黄再出来时,身上已经换上那身黄艳艳的龙袍。
二人当即跪下,匍匐在地上,异口同声地认罪道:
“微臣惶恐,微臣绝无半点不臣之心,望陛下明鉴!”
老黄坐在椅子上,冷冽暴戾的目光,盯得下面两人头皮发麻。
须臾,他冷笑道:“咱相信你们都是为了大明好,都是忠君爱国的好臣子。”
“只是……”
“你们这吹耳旁风的本事,也不小啊。”
闻言,二人吓得整张脸,都已经贴在地上。
“臣惶恐!臣不敢!”
就说了两句话,已吓得二人背后,冷汗直冒。
其实,如果江寒只说了今天这些话,老黄定是不信的。
但从他说标儿去世一事开始,江寒的每一句话都会给他警醒。
也就是看在江寒说,黄子澄三人还是忠君爱国的份上。
要不然,他已经将这三人拉去斩立决了!
良久,老黄才淡漠地开口:“自行去领二十大板。”
“齐泰也要打!”
“阿嚏!”
与此同时。
还坐在家中院子里喝茶的齐泰,突然打了个喷嚏。
莫不是,谁在偷摸想着他?
不想,茶还没喝完,家丁就上来禀报道:“大人,宫里头的黄公公来了。”
“黄公公?”
这个点,他来做什么?
难不成,是圣上下达了什么旨意?
齐泰起身就去迎接。
岂料,黄狗儿一进来,就命身后的侍卫,将他架了起来。
另外两人,就端来了一条长凳,将齐泰往上面一放。
随即,便一板子一板子地打了起来。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
齐泰压根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黄公公,你这是作甚……啊!”
“啊!”
黄狗儿低垂着眉眼,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回道:
“咱家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来让齐大人领罚。”
“二十板子,一下也不能差!”
齐泰:“???”
冤枉,冤枉啊!
这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
“黄公公,啊!”
“你倒是让我,啊!”
“死个明白,啊!”
“我这是犯了什么罪过,啊!”
黄狗儿好整以暇地睨着他,用那有些喑哑的声音说,“陛下说,齐大人爱吹耳边风。”
“一意孤行的习惯,该好生改改。”
“不然下次,可就不是二十板子,这么简单了。”
齐泰:“???”
爱吹耳边风?
一意孤行?
这两句话分开看,他都能明白。
可合起来说,他咋就不太懂呢?
齐泰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先前遇到江寒时,江寒对他所说的话。
当时,江寒也是说,让他不要一意孤行什么的……
难不成,真被他猜对了!
江寒真是陛下放在民间的暗线?!
不。
他一定是!
不然,他怎么会如此光明正大地说出,那么多大逆不道的言论。
手上,还戴着陛下的扳指?
还好,他先前有及时表态。
要不然就不是打板子,而是让他人头落地了!
二十板子,很快就打完了。
黄狗儿留下一句,“齐大人您好自为之”后,便走了。
在旁目睹全程的家丁们,这才敢把他们家大人给扶起来。
“痛痛痛!”
二十大板,让他屁股开花了。
他暗暗决定,下次遇到江寒,必定得将他捧在手心里哄着!
另一头。
江寒上集市,买了更多材料和罐子。
他这回,准备一次性酿十罐酒,另外再酿一罐甜酒。
昨儿,老黄他们都说,这酒的后劲儿太大。
就想着,酿一罐甜酒出来。
可以给他们这种酒量不太好的中老年人,试试。
甜酒,总不会一碗就醉了吧?
说干就干。
江寒在院子里,一倒腾就是一整天。
从中午忙到了日落西山。
最后把十一罐酒,全埋在土里才算完。
想要这酒,再浓厚醇香一些,便得酿上一星期才行。
趁着,酒发酵的时间。
江寒就想着去搞点蚂蚱回来,炸了试试。
虽说那玩意儿好吃,但这边没有那么齐全的调料,不知道味道会不会有所不同。
蚂蚱这种东西,也就只有农田里头出现得多,是以他还得出城。
在出城前,他先采购了一些调料。
要知道,这种东西,就要吃新鲜的,才好吃。
他准备抓一些后,当场就做些来试试。
若是好吃的话,再多抓些带回来。
城外郊区,长寿村。
上次,江寒来这里采购过一大批布料,是以有村民还认识他。
他走进去,就被一个阿婆叫住,“小伙子,不是上次那个来买布料的商户吗?”
“你这次还要买布吗?”
他来买布,就代表村里家家户户又能赚钱了。
江寒摇摇头,笑着道:“阿婆,我这次不是来买布料的。”
“我是来办另一件事的。”
阿婆脸上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原来是这样啊。”
江寒看穿了阿婆的心思,拉着老人家的手,用安慰的语气解释道:
“虽说我不是来买布的,但我现在有另一件事,需要村民们帮忙,也会支付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