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间从去年的回忆里抽离出来。
拨回到昨天傍晚,桐宁。
.
余淮回国后,和韩迟一起到苏浅的工作室,等苏浅下班,一块回韩家老宅。
参观工作室的过程中,余淮被展柜里那款命名为Étoile的星星耳钉所惊艳,就问了苏浅设计师的名字。
“伊凝。”
余淮听到的那一刻,难以置信地呼吸停滞,“伊凝?”
苏浅笑笑地点了头。
余淮追问:“伊凝?哪个伊,哪个凝?”
苏浅应道:“秋水伊人的伊,凝望的凝。”
.
回国之前,余淮特意给陈志强打了一个电话,要了桐宁一中今年这届高三学生的高考情况,没翻两页,就看到了——
【伊凝:艺术实验班1班,高考成绩701分,A大首饰设计专业。】
跟他本科同校同专业。
.
可是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余淮始终不敢确定,苏浅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要找到的那个黎明女神。
余淮不得不继续问下去:“表嫂,我挺喜欢Étoile这款耳钉的,这个设计师有在这里嘛,我想见见她。”
苏浅也没多想,就把伊凝和她的关系以及伊凝刚上大一、就读于A大首饰设计专业的情况,都告诉余淮了。
“她这阶段在军训,比较忙,所以我也没怎么跟她联系,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回桐宁。我晚点会给她打电话,到时候有见面的话,叫上你?”
余淮悦然一笑:“嗯,那表嫂可一定要记得,我先谢谢表嫂了。”
看来,想要找到她,比自己预料中的还要容易一些。
苏浅知道伊凝自从那次看了余淮的“香榭丽之吻”原创设计饰品展之后,就特别关注余淮,还把他视为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目标和偶像。
如果伊凝知道余淮很喜欢她的设计,还想见她,那她一定会高兴坏了的。
.
——“你所有的设计里,我最喜欢的是《Hausos》。”
——“你一年前设计的那个系列。”
余淮的耳边,一直回响着伊凝的这两句话。
.
《Hausos》和一年前——两个与伊凝有关的关键词。
一年前,余淮遇到了伊凝。
是伊凝,给了他《Hausos》系列饰品的设计灵感。
.
所有人都以为《Hausos》系列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北欧神话。
在后来的一次专访中,余淮否认了这种说法,并公开承认,在他心里,有一个念念不忘的黎明女神Hausos,她来自中国。
.
立交桥下的红灯亮起,一旁的数字在倒计时着。
余淮紧紧地盯着伊凝。
.
从晚上见到他到现在,伊凝始终都表现得很礼貌很得体,就像正常初次见面的新朋友一样,带着社交礼仪上该有的疏离。
若不是伊凝对自己的经历张口就来,若不是苏浅说到伊凝喜欢自己的设计,那她所有的表现,余淮根本看不出来,她会是自己的“小迷妹”。
他的心里翻江倒海,挣扎了半天,他还是忍不住问了她:“伊凝,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嘛?”
不记得,也没关系。
毕竟一年前,他们在天台上初次见面的时候,她的状态那么不好,而他又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的。
只是,当伊凝回答完自己的那个问题之后,他还是想试探性地问她一下。
问她,是否还记得,一年前在桐宁一中的后山实验楼天台,亲手把帽子戴在她头上,告诉她“夜色之浓,莫过于黎明前的黑暗”的那个人?
.
伊凝沉默着,看了他好久。
终于,在红灯即将结束之际,余淮听到她说:“余淮哥,谢谢你。谢谢你的帽子,也谢谢你那个时候对我说的‘夜色之浓,莫过于黎明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