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相还想追问,秦端端却不多说了,而是眼眸灼灼道:“外公,你对现下皇子有何看法?你觉得何人能够登临帝位?”
这个问题实在惊人,老沈相严肃的看她,心里思量秦端端这是合意。
莫非是要套他的话?
他沉着脸道:“陛下正在春秋鼎盛,皇子如何,还不到我等考虑的时候,你别想着转移话题,秦家到底想要如何拒绝婚事?”
秦端端不在意老沈相的避重就轻,而是一字一顿道:“封景,必然是那个唯一能够登上皇位的人!”
这话把老沈相搞得立即站了起来。
他眼神愕然,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惊讶。
秦端端为何会这么说?!
难道秦家之前支持封景,不是为了规避皇帝的视线,而是真的想要扶持封景!
他们是知道了什么?
老沈相压下心中的意外和惊讶,试探道:“封景可是有外国血统,并且脸上还有胎记,皇子之中,最不可能的恐怕就是他了。”
秦端端却摇了摇头:“现在成气候的皇子,不过数名,大皇子性格看似沉稳,但是德妃母家不显赫,背后跟太后有牵扯,若是皇帝发现,大皇子定难以成功。
三皇子虽然受到皇帝宠爱,可是他的个性,虚荣多疑,私下品性不端,暴虐成性,迟早会被人抓到把柄拉下来,二皇子是最有竞争力的,但实际上二皇子却没有争锋之心,不愿意做皇帝,而封景,看似最没有资本,但是他天纵奇才,又不被众人注意,完全可以暗中发展势力……”
秦端端越说,老沈相越是震惊。
秦端端竟然对朝堂局势如此如数家珍,许多分析和消息都是他也费了许多心思才获得,又利用自己多年惊艳分析得来。
可秦端端说的比他知道的还要详尽。
这份能力,就算是秦言都没有吧!
他此时看着秦端端的目光已经完全变换,不再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天真不知世事的小姑娘看待。
“你说了这么多,皇子们各有优劣,封景就算如你所说的有才华,可是依然是最弱的一个,你凭什么说封景可以登上帝位呢?”
秦端端骤然一笑。
她肌肤晶莹如玉,那笑如新月生晕,如花树堆雪,美好的让人目眩。
只听她清冷的声音带着无匹的自信:“当然是因为我支持他!”
老沈相原本兴致勃勃的,差点被这个回答闪了腰。
他无语的看着秦端端,忍了忍还是没说秦端端厚脸皮。
“外公,不如我们打个赌,如果我可以让秦家毫发无损的在这次婚事里被摘出来,你就考虑支持封景如何?”
说是打赌,秦端端却是志在必得。
她这样自信,也让老沈相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和熟悉感。
这幅张扬而明艳的模样,跟自己那个惊才艳艳的女儿何其相似。
看来秦端端并不知道自己早已经和封景合作。
那就正好看看她的手段。
老沈相点头:“好,如果你能完美让秦家脱身,而且是你自己一手策划,那我就支持封景!”
“一言为定!”
这个赌约立下后,很快,就到了成亲的日子。
秦端端和封岳的婚事准备的很着急,不过就半个月就要成亲。
这在其他世家处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贵女出嫁,嫁妆都是从出生就开始准备,还有合八字,纳采等等,就算秦端端和封岳早有婚约,这也是太仓促了。
但是在皇帝的圣旨之下,一切都办成了。
全上京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秦家那个混世魔王将要成亲了。
婚礼当天,封岳骑着皇帝赏赐的西域骏马,意气风发的绕城一周,引来无数人艳羡的眼神,人们还一窝蜂的跟在封岳身后,来到秦府面前看热闹。
他下马行礼。
秦言和秦越都守在门口,秦越的脸更是黑如锅底。
封岳略带得意的看着这两人。
一个是当朝丞相,一个是大周的战神,他知道他们都对自己不满意。
可是秦家再厉害,还能大的过皇帝吗?
“舅哥,封岳前来迎亲,还望两位舅哥行个方便。”
听到封岳这话,秦越拳头紧握,骨节作响,俊秀的眉毛皱起,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杀意。
封岳看的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
秦言瞥了他一眼,挡住秦越:“秦越,去把端端背出来。”
秦越冷着脸去了,秦言微笑道:“世子,我们兄弟三人只有这么一个妹妹,平日自然偏疼了些,秦越也是舍不得她,你莫要放在心上。”
封岳心里暗骂秦越莽夫,面上自然谅解:“当然,舅哥放心,我一定会对端端无微不至,让你们明白,把端端交给我是个很好的选择。”
“那就太好了。”秦言附和了一句,但眸底却更加冷沉。
他如何看不出封岳的言不由衷。
不过,今日过后,封岳就再也不能跟端端扯上关系,皇帝也不可能再用他掣肘秦家!
不多时,秦越背着秦端端出来了,轻柔的把秦端端背进了花轿。
他面目俊美,身上的秦端端虽然披着红盖头,看不清样貌。
但那身巧夺天工的喜服和苗条纤柔的手段还是引来周围百姓一阵赞叹。
远一些的地方也停满了世家的车马,许多人,特别是各家得小姐们,都偷偷关注着秦端端出门。
她们议论纷纷“这喜服可真好看!”
一个没见过秦端端的小姐好奇道:“听说秦端端模样是一等一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肯定是真的,你看秦丞相和秦将军长得那般好看,秦端端肯定也差不了,这忠亲王世子还真有福气。”
而有一些知道秦家势力代表什么的人酸溜溜道:“哼,家世高长得好看又如何,秦端端那样的脾气,我看这世子定然会家宅不宁。”
旁边另一人立刻不干了:“你胡说什么呢!秦小姐,可是获得酌秀第一的贵女,样貌才情都极好,你分明就是嫉妒!”
“我嫉妒她?信不信她到王府没几天就会吵嚷起来,说不定就要闹着回秦家呢!”
这边吵吵闹闹的。
百姓们却看着秦家抬出来的嫁妆直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