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急匆匆的奔向右侧石门旁,伸手撩开那片覆盖在右侧石碑上的藤草,找到了他心中所想到的另一道答案,只见那块石碑上也刻着两行甲骨文:
八卦拒伏羲,
天地亦归一。
暗自默念着这两段碑文,转身走到那群形态各异的石虎面前,在石虎身上找寻片刻,半响,终于让他在石虎脚下的石板正中找到了凿刻在上面的那两个甲骨文——“阴北”。
随后他继续沿着石虎同一方位一左一右的绕着圈朝前查看,分别发现那里依次凿刻着阳南、天乾、地坤、北西、东南、泽兑、山艮、西正、东正、火离、水坎、西南、东北、雷震、西巽、阴极、阳极一共18组甲骨文。
顿时,对于那石碑上两段甲骨文的意思一下有了答案。
左侧碑文上的意思很清楚,只要把这些打乱位置的石虎按照伏羲八卦排序一一归位,石门便能自动开启。
右侧石碑上的意思则是一旦在归位过程中走错方位,立刻就会启动自毁装置,到时整个墓室都将坍塌,一切都会被永远的埋葬在这个地方。
望着地上纵横交错的凹槽,袁天赐心中暗忖道:“该怎么做?是拿命拼一把,借此检验一下这些年来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没有白学,还是就此打住,回去搬来救兵以后再继续深入?”
思虑许久,最终还是决定继续下去,不管怎么说,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如此放弃实在可惜!
当下,他便从工具包中翻出那块直径25厘米、周遭边角都已经被磨掉一层漆的伏羲八卦罗盘。
此罗盘还是当年他外祖父考古时所用的,后来传给了母亲颜恩,母亲在他十八岁生日的时候又传给了他。
袁天赐手持罗盘,前后左右仔细比对了一番,走到石门边上,找到东南方向站定以后,依靠罗盘所示,在脑海里幻化出一张巨大的伏羲八卦图铺到圆形空间上,经过一番细致比对,终于找到了十八尊石虎的摆位规律。
眼前这群看似杂乱摆放的石虎,其实只是将本应在相应位置上的石虎方位给打乱掉,但不管方位如何打乱,有一条不变的规律,便是东西南北各个方位上相对应的石虎永远在同一条凹槽线上。
如此,只要找到引头那尊石虎,便能很快的将余下十七尊石虎按位归入。
这便是【八荒阴阳录】上所讲的:易是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谓的太极就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物质性的混沌元气。
最终,无论如何发展,终究都会万法归一,是为万变不离其宗也。
摸准了石虎排列规律,袁天赐便以阳南、阴北、东南、北西、东正、西正、东北、西南为八卦方位,开始准备将石虎复位。
按照阳南、天乾对应地坤、阴北,东南、泽兑对应山艮、北西,东正、火离对应水坎、西正,东北、雷震对应西南、西巽,阴极对阳极的顺序,便能将石虎复位到原有的八卦方位上。
袁天赐走到阴北方位的石虎边上,蹲下身仔细查看,果不其然,左侧边有一条凹槽径直延伸到八卦正中方位上。
这条看似多余的凹槽,实际上则是那条至关重要的引头空槽。
与引头空槽相连的是最底下地坤方位的凹槽,像这样类型的凹槽路线一共有八条,分别对应八个方位,这八条凹槽都有一个共同交叉点,那就是它们都在共用一个空头凹槽。
也就是说,只有按照对应的顺序一步步移动这些石虎,才能使它们正确回归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从而开启石门。
当然,这中间要是一旦移错一步,那结果不言自明!
随后,他走到阴北石虎边上,将阴北石虎用力推到那条引头凹槽中间方位上。
虽然这尊石虎重逾五百斤,但却因古人巧妙的借力布置,使得即便只有一个人也能很轻松推动这尊石虎。
伴随着石虎脚下石板传来一声“嚓咔”入位的声响,他知道自己成功走好了第一步......
把阴北石虎移动到空头凹槽之中,接下来就要将阳南石虎移位到先前阴北石虎所在的方位,随后是天乾石虎移位到阳南石虎的方位,地坤石虎移位到天乾石虎的方位,最后再把处于空头凹槽上的阴北石虎移位到地坤石虎的方位上。
随着四声清脆的“咔嚓”声响,预示着第一轮移位成功了。
接下来便是依葫芦画瓢将其他石虎按照这种移位方式给一一归位......
伴随阴阳两极石虎互相调换方位后清脆的“咔嚓”声响起,所有的复位工作终于成功完成!
同一时间,只听得一阵“哐啷啷”的异动响起,整个伏羲八卦内的石虎都开始微微震动起来。
那些原本还杂乱无章的凹槽竟像突然有了生气一般,不用人工助力,自己便一条条的拼凑到一起,最终形成一幅附满整个圆形空间的伏羲八卦图。
那些被袁天赐移动复位好的石虎,此刻对应的方位,正如他所设想的一般,每一尊都在相应八卦方位上。
下一刻,从八卦正中间的凹槽下陡然升起一座直径约三十公分的石柱台,石柱正中竟卧着一头用纯金打造、约成人三个拳头大小的金虎。
金虎的出现,着实让袁天赐既惊又喜。
他惊的是伏羲八卦已经归位,却没有按照石碑上说的那样自动开启主墓室石门,这不是骗人的吗?
但同时,面对这尊闪闪发光的金虎,他还是感到激动莫名。
不管怎么说,这一趟总算是没有白忙活,有了这尊金虎,即便自己此时打道回府,也注定会引起巨大轰动!
袁天赐低下身从地上捡起几粒石块,朝金虎前后左右的方向扔了过去,用石头代替自己先行一步在伏羲八卦圈里探寻一番。
确定没有危险以后,他才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石柱旁,对着金虎猛拍一通照片以后,才伸手去取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