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齿常之、鬼室福信一听拒绝召见他们,气的拿着刀威胁侍卫。
侍卫双腿抖上了,吞吞吐吐的说道:“二位大人,不是小的不让您进去,这是我们大王的命令啊!”
黑齿常之叹气,说道:“算了,既然高句丽大王这么不给面子,那我等就此告辞,就算高句丽亡国,那也跟我等没关系啦!”他叫上鬼室福信一起走。
那个侍卫一听就吓坏了,跑到他们面前跪下了,问道:“二位大人这话是何意,难道二位将军有办法?”
鬼室福信不屑的摇头,说道:“没想到你们这些高句丽的人竟然也有求我的时候。”
黑齿常之咳嗽一声,清了一下嗓子,说道:“既然想知道,那就让我等见你们大王,我等要和你们大王商量对策。”
“二位将军请!”那个侍卫将他们带进平壤城。
宝藏王看到这两个人进来了,怒拍桌子站起来,指着那个侍卫大叫:“没用的东西,寡人不是说了吗不准让他们进来,为何还要将他们带进来?”
黑齿常之说道:“我等是为了救你们高句丽而来的。”
宝藏王叫道:“救我们高句丽?你们百济占了我们多少城池,还口出狂言说来救?”
渊盖苏文说道:“大王,且听这两个人说完。”
宝藏王坐下说道:“好好好,寡人就听你们说完,寡人倒要听听你们如何救高句丽?”说完他命人搬来两个凳子。
黑齿常之和鬼室福信坐下之后,宝藏王问道:“你们方才说能救高句丽,快快请讲。”
鬼室福信一想:“这个高句丽大王变脸变的是真快啊!”
黑齿常之说道:“我们大王准备联合倭国,再加上高句丽,我们三国联合,先灭了新罗,然后灭了唐国。”
鬼室福信问道:“不知大王可愿意协助?”
宝藏王觉得这两个人说的也有点道理,说道:“没问题,寡人答应和你们百济,还有那个叫什么倭国的结盟。”
其实他们都怀有一肚子鬼胎,也就是他们两国之间在互相利用。
黑齿常之、鬼室福信心里想的是:和高句丽结盟,先把新罗灭了,第二个目标并非大唐,而是高句丽。
而宝藏王心里想的是:暂时答应和他们结盟,倒要看看他百济会使什么花招,先把新罗灭了,之后下一个目标便是百济。
过了一年,也就是龙朔三年,即公元663年,鬼室福信和道琛起了内讧,道琛先是向扶余丰上奏,诬陷他跟高句丽勾结,准备灭了新罗之后再灭了百济。
黑齿常之一听这句话就感到不爽,说道:“去年我和鬼室大人一起去的高句丽,你怎么不说我也造反了?”
道琛说道:“黑齿大人,你的为人我还是了解的,你属于重情谊,誓死效忠于我百济,那个鬼室福信却是个人面兽心,指不定怀着什么鬼胎。”
鬼室福信一听便大怒,指着道琛大叫:“你个秃驴才是真正和高句丽勾结的人吧,出家人不打诳语,你的鬼话比你吃的饭都多吧?”
道琛笑道:“心虚了吧,强行为自己辩解是吧?”
二臣内讧的事情,被刘仁轨的人偷听到了,回去将原话禀告给了刘仁轨。
过了七天,高宗和武后也知道这个消息,武后大笑:“内讧的好,现在正是出征的好时机。”
高宗说道:“刘仁轨已经留守新罗,有三万精兵,足足可以杀退百济和高句丽,还有倭国。”
两天之后,陈寿拿到了信,回到书房看信,看了半刻钟之后,拍桌子大笑了一场。
那五个密探在门口不敢进来,也不知道陈寿为何发笑。
他们五个一起商议,将中间的密探推进去,剩下人全跑掉了。
陈寿发现了他,问道:“你在门口偷听多久了?”
那个密探回答:“老爷,小的……小的刚开始偷听。”
陈寿一想也对,他也是刚刚进来的,咳嗽一声清清嗓子,问道:“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何大笑对吧?”
密探点头,陈寿接着说道:“如今百济内乱,正好是进攻的好时机,这回百济休矣!”
那个密探问道:“难道老爷您又要出征?”
陈寿将那封信卷起来,将那封信放到一边,拿起旁边的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他将这杯酒喝完了之后,冷静的说道:“有刘仁轨就够了,不过还需要扶余隆的帮助,只要扶余隆愿意帮忙,拿下百济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那密探说道:“那么老爷就给扶余隆修书一封,求他去帮忙。”
陈寿又给自己斟了一杯,端着酒杯说道:“你性子真是太急躁了,我估计陛下应该已经派人去洛阳了。”
真如陈寿说的那样,高宗派李勣去洛阳,找到了扶余隆。
扶余隆以礼相待,李勣坐下之后,扶余隆问道:“英国公特意看望我,莫非百济出了什么事?”
没等李勣说话,扶余隆命人给他沏了一杯茶,李勣端着茶杯说道:“想必扶余公听说百济复国的事了吧?”
扶余隆说道:“我已听说,我五弟扶余丰登上了王位,至今已经在位两年了。”
李勣品了一口,将茶杯放下,接着说道:“令弟准备联合高句丽、倭国一起拿下新罗,仅凭刘仁轨他们,再联合新罗,那也不一定能打赢,所以陛下让老朽请扶余公前去帮忙。”
扶余隆站起来,向他拱手说道:“自从我们父子来到了大唐,就一直备受皇恩,我愿为大唐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之恩。”
李勣也站起来,说道:“那么就有劳扶余公,请扶余公随老朽面见陛下。”
第二天晚上,李勣带着扶余隆进了皇宫,此时高宗在韩国夫人那里看书。
这时门口的太监进来了,说道:“陛下,英国公带着扶余隆在乾元殿门口等着陛下。”
高宗将书合上,对韩国夫人说道:“朕有事要办,待会儿再来看你。”
韩国夫人说道:“陛下的政务要紧,快去吧!”高宗点了点头,离开了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