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沈蓝报完驾校的名,回公司将现金分别装在一个个纸袋子里面交给刘沅令,刘沅令一刻也不敢耽误,自己开车逐一去见朱六社、雷小毛、赵可智、王双进、刘少波、曹兰芝、徐小瑶、庄伯南。
刘沅令给庄伯南两只袋子,说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你办事也需要周寰。庄伯南推辞了两下,还是收了,最后来了一句我先替你帮管吧。
其他几个人当中,只有赵可智千推万推就是不收。赵可智说他帮助奔圆公司是应该的,合理合法,你刘总有情有味,我赵可智尽心尽力。一番话下来,刘沅令感动得握着赵可智的手久久舍不得松开。
公司的员工基本都回去过年了。刘沅令和沈蓝抽时间,分两天把家搬到玛瑙村19号。该添加的用品沈蓝都张罗好了,一家老小住下来没有问题。
腊月二十九一大早,刘沅令就起床在院子里面走了一圈,显得很兴奋。一来是搬了个新的环境,二来是今天是一年没见的父母和孩子要来,三来是今晚要去吃庄伯南和郁燕的订婚酒。
简单吃了一点早餐,刘沅令就催着沈蓝上车去车站接父母,他们的火车9点半左右到呢。
大部分外来人口都走了,往日喧闹拥挤的楠州城的道路显得空旷起来。刘沅令的车也开得顺趟,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楠州站。沈蓝买了牛奶、面包和矿泉水放在车上,准备让父母和孩子当早餐。
九点半一过,2号出站口的人头窜动,旅客纷纷往外走。刘沅令叮嘱沈蓝:“老婆,看着点哈,我伯伯和妈马上就来了。”
二人踮起脚尖往里看。终于,刘沅令的父亲刘善林挑着两个编织袋蹒跚地走了过来,旁边是刘沅令的老妈妈姚月娥拉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伯伯!妈!远军!”
刘沅令奔过去,一把接过父亲的担子。沈蓝也跟着叫了父母,伸手拢了拢儿子的肩膀说:“妈,路上还顺利吧?”
“还好,就车上是人多,没有怎么睡好。”
“儿子,你饿了吧?”
刘远军害羞滴看着偌大的车站大厅,不知所措。
刘沅令的肩膀上是一根硬木做的扁担,挑着父亲跋山涉水千里带来的七八十斤腊鱼腊肉,既兴奋又自责。好不容易找到车,把东西放下,儿子刘远军巧巧对沈蓝说:“妈妈,我想吃汉堡。”
沈蓝自然是高兴的,说:“可以,走我们去找汉堡吃。”
刘沅令转向父母:“伯伯,妈,你们也去吃点吧?”
刘善林说,那些给孩子吃,我们吃了不管饱,我们不吃。
沈蓝把面包和牛奶递给父母,自己带着孩子去找汉堡去了。
姚月娥看着刘沅令:“狗儿,你瘦了呢?我和你伯带了山药、山参、腊肉腊鱼,你也补一补。”
“没事的,妈。我身体好得很。”
等沈蓝拿着一个纸袋牵着刘远军走过来时,刘善林和姚月娥的面包也吃完了。
一家人上车往玛瑙湾村而去。车子经过繁花的楠州市区、美丽的燕栖湖边,沈蓝都指点给父母和儿子看景色。
保姆杨五红是前天回老家过年去了。车子到了玛瑙村19号,刘沅令把父母从车上牵下来,递上热茶。小儿子刘远志蹦蹦跳跳地出来,刘善林和姚月娥争着抱小孙子,逗他玩儿,小院里顿时热闹起来。
沈蓝走进厨房忙碌起来,点上煤球炉子,洗好瓦罐,煨炖肉。
刘沅令则搬出竹椅,陪着自己的老父亲坐在院子里聊天。
“伯伯,不是叫你们不要带什么东西的吗?我这里都准备好了过年的年货。你看这么远,你还挑七八十斤的东西,这些我都跳不动啊。”
“我们做惯了,这不算什么。你们在城里,没有做惯。再说,城里的东西贵,还没有家里自己出的东西实在。”
刘沅令的确是心痛父亲,都七十五六了,还是那么要强,自己想好的,别人是改变不了的,他知道自己父亲的脾气,也不好多说什么。
趁着饭还没有熟的空档,刘沅令领着父亲母亲在别墅周边转转。当走到村边一块地边,母亲姚月娥兴奋得像发现了宝一样。
“狗儿,那里好像有块空地可以种点豆子呀菜什么的。”
刘沅令顺着母亲手指的地方,还真有一块地头的空地长满了荒草。
“妈,那是人家的地。我这里可没有什么锄头、种子、化肥的,你到我这里来,就安安生生地过个年。”
“你这孩子,这一大家人还不得要吃菜,天天买,那也要不少钱。能种就种点嗦。”
刘沅令只能陪着笑:“再看吧,妈。回头我去找人家商量商量看行不行。”
临近十二点,沈蓝已经在院子门口喊吃饭了,爷孙三代人这才恋恋不舍地沿着田间的埂子走过来。
沈蓝真是一把好手,不到两个小时,做了六道菜煲了两个汤。桌子上热气腾腾。
刘善林洗了手,从行李里面拿出一把高香,找了一截白萝卜,把三柱香烧好,插上,放在客厅正中低矮的电视柜上,口里念念有词:祖人、菩萨回家过年,保佑我们家一家老小,平平安安,没病没痛。唱喏完,跪下磕了三个头。
刘沅令知道这是老家过年的规矩,便拉着两个儿子一一磕头,自己也随后磕头。
这套礼仪完成后,两个小孩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洗手就想上桌开吃。这哪里行?沈蓝拉着俩孩子先去洗手。
刘沅令问父亲:“伯伯,今天我们家终于团圆了,我们爷俩喝一杯?”
“喝点吧。”
刘沅令拿出珍藏已久的白酒替父亲斟上。
刘沅令端起杯子,与沈蓝一起站起来向二老说:“伯伯、妈,你们辛苦了!现在到家了,你们啥也不用担心,就在这里安安心心地过个年。今天就算是我们家吃团圆饭。我敬你们二老,祝你们健康长寿,新年万事如意!”
刘善林微笑着没有起身,轻轻地挥了挥手说,坐,坐,坐。
父子二人高兴地对饮满杯。
姚月娥笑着说,狗儿,你也多吃些菜,你看你媳妇做这么多菜,比我的菜都做得好呢。
沈蓝都有些不好意思,她笑着说:“妈,我的手艺肯定没有您老的好。您帮我们带孩子辛苦了,在这里你们就轻松歇一下,以后我来炒菜,我尽量做的合你们的胃口好不好?”
姚月娥一边说好好好,一边往大孙子的碗里夹肉。
一家人在笑谈中,愉快地分享着这团圆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