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六一就要放麦假了,每年的6月10日就进入麦熟的准备工作,小月的麦假也开始了。
放假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进入麦收的准备工作。今天下午,小月所在村生产队队长通知所有家庭,下午两点全队人在本对麦地集合。
小月两点跟着爸妈来到生产队,队长分付所有家庭一起把队挨着大路最近家的麦子收割,然后把这块地杠出来,放所有家庭的麦子和对里的打麦机。这个大麦机长四五米,宽两米,高两米多,可是个大家伙,这可是当时最先进的机械了。全队一个每家每户不分昼夜的轮流打麦。
紧张的麦收开始了,小月看着年轻的男人用压地的拉着用大石头开采出来的碾子压地,他们两人一组换着碾,大麦收的天,知了热闹的叫着,“知了知了。”布谷鸟时不时在头顶“打麦犟谷”,麦收的序幕拉开了。
人们干劲十足都期盼有个好收成,趁天气好抓紧抢收,不浪费一颗粮食,那时候农民的日子还不富裕,国家还得收公粮,一家收的的麦子三分之一交给国家。大家都盼望都打点粮食,家里过的宽松点。
小月爸和其他叔叔伯伯把地杠好后,今天的工作也就完成,明天各家各户自己收割麦子,按生产队队长排的序号,轮流打麦子。
当时的农民思想是纯朴的,每家打麦子的时候都互相帮忙。
第二天小月家起个大早趁太阳不太毒的时候,多干点活。小月全家来到麦地,看到合家个户都在地里辛勤的收割着。
小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拿起了镰刀开始割起来了。
小月看着一望无边的金黄的麦田,心里说不出的滋味。麦子熟了,家里有个好收成是全家的愿望,可是看着全家大人辛苦的劳动,心疼死了。小月想:“什么时候能真正实现大人们口中的机械化呀?机械化是什么东西,能帮我们做多少事呢?农民什么时候可以不这么辛苦呀?”其实后来小月真没想到,国家发展太快了,没过几年机械化真的实现了。农民坐在地边,收割机就把麦子收割好,麦粒直接装到口袋回家了。
小月一边完,家里人一边忙碌着,爸妈他们每人一排,爸爸占的面积比其他人大点,他是全家的重劳动力。爸爸熟练的动作,沙沙沙几个,一捆麦子割好捆起来,赶紧割下一捆,没有停歇的时间。看着真心疼。爷爷奶奶和妈妈也不弱,利利索索的收割着一捆捆麦子。小月太小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要自己不捣乱就是帮忙了。小月玩累了就在地边打个盹,小月妹妹被送到姥姥家了。所以只有小月在家。小月想在麦子捆上坐,爸爸说不行,现在麦子熟透了,坐在麦子上就把麦粒弄到地上了,收不起来就浪费了,我们要保证尽量减少损失。
中午了,妈妈回家简单做了点饭,送到地里,这几天就都在地里吃住了,因为麦子收下来,得看着,要不然被别人偷了就完蛋了。
饭后稍微休息就赶紧干起来,麦熟的天老人话就是娃娃脸,说闹天气就闹天气,下雨是麦收就忌讳的,只要下午就会减少收成。全村人都不停歇的,趁天气好赶紧把麦子收回家是最重要的。
下午紧张继续进行,各家各户都干劲十足,好像不知道累似的。知道晚上实在看不见才停手。一天的劳作也就割了一半的麦子。明天继续吧!
第二天,所有人按部就班继续收割。终于收完了。收完了把所有麦子堆在打麦机附近,等着着打麦,唉这一个机子没日没夜的打,一家一家的干,等到小月家打麦,麦收已经过去四五天了,小月爸爸说:“明年咱们一定自己买个小型的打麦机,即使花点钱,至少不用这么干等着呀,一个麦熟全浪费在等机子的时间了,这是不下雨,要是下雨麦子就在地里长牙了,一年的收成就全完了。”“好,就得自己买,咱们攒点钱,你看好多村都开始自己买了。不指着队里了,队里以后就不管了。”妈妈说。小月也盼望着看到自己家的打麦子,自己的时间自己支配。割完麦子自己想什么时间打就什么时间打。
日子紧张的过着,终于把麦子弄到家晾晒了,小月听说,所有家打完麦大概用了半个多月,今年天气还是很好的,没有赶上下雨的天。要是赶上下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打完太浪费时间了。这是把收成交给了打麦急呀?
麦子收完了,也开学了。开学也就意味着期末考,期末考试后,小月就上二年级了。
期末考小月成绩不错,小月自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