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重阳已过,大婚之日愈发临近,宫廷上下仿佛被一层喜庆又忙碌的薄纱所笼罩。
灵秀宫内,叶夭目光中满是感慨,缓声叹道:“转眼之间,阿应已长大成人了。”
那个曾在襁褓中咿呀学语、憨态可掬的小娃娃,如今已然长成翩翩少年,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娶妻成家。
阿应稳步上前,轻轻握住叶夭的手,声音温和如春日微风,却又带着些许愧疚:“阿娘,这些年让您费心操劳了。”
叶夭微微一笑,又摇了摇头:“莫说这些,阿娘看着你一点点成长,心里满是欢喜与欣慰。如今你要娶亲,日后可要学会担当,用心照顾好自己的小家。”
阿应郑重地点点头,回应道:“阿娘放心,孩儿明白,定会好好对待太子妃,撑起这个家。”
叶夭轻拍阿应的手,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犹如璀璨星辰:“那就好,娘相信你定能做好。”
“阿娘,阿耶已经和孩儿提过了,大婚当天,从青鸾殿出来后,可来灵秀宫拜别阿娘。”
阿应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难掩的期待,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孩子般的兴奋与急切。
叶夭先是一愣,心中瞬间如被春风拂乱的一池春水,涟漪层层荡漾。
按照宫中规制,皇后乃是中宫之主,太子成婚,只需带着太子妃前去拜见陛下和皇后。她虽为太子亲母,又是贵妃,可到底不是中宫之尊。
见叶夭有些出神,阿应连忙说道:“阿娘放心,此事阿耶和皇后娘娘都应允了。”声音急切而坚定,仿若要将叶夭所有的顾虑瞬间驱散。
叶夭这才回过神来,笑了笑,目光柔和地看向阿应:“阿娘很高兴。”
接着她伸出手,轻轻理了理阿应的衣襟,缓声道:“阿应有心了,只是此事终究是破例,阿娘只盼着莫要因此生出什么事端才好。”
阿应握紧叶夭的手,语气诚恳而坚决:“阿娘莫要担忧,阿耶和皇后娘娘既已应允,想来是周全考虑过的。况且,孩儿深知阿娘这些年的不易,若不能在这大喜之日先拜别阿娘,孩儿心中难安。”
叶夭眼中泪光闪烁,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芒,感慨道:“我儿孝顺,阿娘知足了。只愿你大婚之后,夫妻和睦。有太子妃陪着你,阿娘往后也放心。”
阿应郑重点头:“阿娘的教诲,孩儿铭记在心。”
昭文二十四年,农历九月十三,太子大婚。
清晨,天色尚未完全破晓,整个宫廷却已灯火辉煌,仿若璀璨的星河落入人间。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
阿应早早被唤起,在一众宫人的精心服侍下,穿上了那身华丽无比的大红礼服。金丝绣成的祥龙图案在烛光的映照下闪耀着熠熠光芒,腰间佩玉琳琅作响,清脆的碰撞声宛如仙乐。
与此同时,准太子妃王嘉柔的闺阁中也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王氏在侍女们的簇拥下,端坐在梳妆台前。铜镜中映出她那如花似玉的面容,面若桃花般娇艳,眉如远黛般清幽,唇似樱桃般鲜嫩,真真是天生丽质,倾国倾城。
侍女们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为她梳妆打扮,王氏的母亲徐氏夫人在一旁,眼中满是不舍与欣慰,那复杂的神情仿佛交织着千言万语。
徐氏夫人拉着王氏的手,轻声说道:“嘉柔啊,今日你便要出阁,成为太子妃,日后定要谨言慎行,恪守妇德。在宫中不比在家中,万事都要小心应对,切不可任性而为。对待太子,要温柔体贴,相敬如宾,切不可恃宠而骄。对待宫中众人,要以礼相待,不可骄纵蛮横。记住,你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你自己,更代表着咱们王家的门楣和声誉。”
王氏微微点头,眼中含泪,声音哽咽地说道:“阿娘,女儿记住了。”
徐氏夫人接着说道:“若遇着委屈,切莫莽撞行事,要学会忍耐。但也不可失了骨气,咱们王家的女儿,要有自己的尊严和骄傲。还有,宫中的瑾贵妃娘娘虽不是中宫之主,却是太子生母,你定要尊重有加,万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和不敬。听闻瑾贵妃娘娘为人和善,但你也不可因此失了礼数,让人诟病。”
王氏哽咽着应道:“阿娘放心,女儿明白。”
徐氏夫人又道:“还有,要尽快为皇家开枝散叶,延续香火,这是你的重任。但也莫要为此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切顺其自然,只要你尽心尽力,家族都会支持你。”
此时,侍女们已为王氏戴上了璀璨夺目的凤冠,珠翠环绕,更衬得她娇艳动人,仿若仙子下凡。
徐氏夫人仔细端详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与不舍,缓声道:“我的儿,阿娘只盼着你一生顺遂,幸福安康。”
吉时一到,阿应骑上高头大马,率领着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准王家行去。
一路上,鼓乐齐鸣,声震云霄,彩旗飘扬,绚丽夺目,引得京城百姓纷纷驻足围观,欢呼喝彩之声此起彼伏。
到达府邸,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阿应终于迎得佳人。王氏蒙着红盖头,在喜娘的搀扶下,莲步轻移,缓缓上了花轿。
花轿回到宫中,大婚典礼正式开始。
皇宫大殿内,昭文帝和皇后高坐其上,满朝文武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两人在礼官的高声唱和下,依次进行着各项仪式。
“一拜天地!”
阿应与王氏虔诚下拜,身姿恭敬,感恩天地赐予的这段良缘。
“二拜高堂!”
两人转身面向昭文帝和皇后,深深行礼,动作整齐划一,以表敬意。
岂料此时,皇后突然轻咳一声,脸色略显苍白,众人心中皆是一惊。
但阿应与王氏仍镇定自若,行礼如仪。
“夫妻对拜!”
两人相对而拜,目光交汇中,看到阿应的模样,王氏脸红彤彤的,如晚霞映照着的彩云。
礼成之后,阿应牵着王氏的手,没有直接前往洞房,而是先来到了灵秀宫。
灵秀宫内,叶夭早已等候多时。
阿应带着太子妃王氏走进宫殿,两人一同向叶夭行礼。
阿应说道:“阿娘,孩儿带着太子妃来拜别阿娘。”
叶夭眼中含泪,微笑着说道:“快起来,让阿娘好好看看你们。”
王氏微微低头,轻声说道:“儿媳拜见贵妃娘娘。”
叶夭走上前,扶起王氏,仔细端详着她,说道:“好孩子,往后要与阿应相互扶持,好好过日子。”
王氏点头应道:“谨遵娘娘教诲。”
叶夭从腕上褪下一只玉镯,递给王氏:“这是阿娘的一点心意,收下吧。”
王氏谢过,阿应说道:“阿娘,时辰不早了,孩儿先告退。”
叶夭点点头:“去吧,莫误了吉时。”
太子和太子妃这才离开灵秀宫,前往洞房。
夜幕降临,宫廷中摆开了盛大的宴席。珍馐美味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歌舞升平,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声交织成美妙的乐章;欢声笑语不断,整个宫廷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群臣举杯向昭文帝和太子祝贺,共同祝愿大安江山繁荣昌盛,太子与太子妃恩爱情长,早生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