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殿
中秋晚宴结束后,月色如水,宛如一层银纱轻柔地洒在通往政和殿的青石路上。
路面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透着几分清幽与宁静。
永安帝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缓缓回到政和殿。他的身影在月色中显得庄重而威严,侍从们手中的灯笼发出的暖光在周围摇曳。
几位大臣早已恭敬地侯在殿外,夜风中,他们的衣角微微飘动,宛如风中的旌旗。
“殿下。”众人齐声行礼道。声音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打破了夜的沉寂。
永安帝脸上还带着方才晚宴上未消的笑意,挥挥手,朗声道:“众爱卿不必多礼。”
“文顺,上茶。”
原先在身边伺候的小顺子,如今成了永安帝身边的大太监。
小顺子为人机灵聪慧,做事周全妥帖,深得永安帝信任。
永安帝想到小顺子一直就喜好书籍,内心对其好学上进颇为赞赏,于是便赐姓‘文’。这一恩赐,让小顺子在宫中的地位愈发稳固,也令旁人对他多了几分羡慕与敬重。
此刻,文顺得令后,赶忙应道:“是,陛下,奴才这就去。”
转身动作麻利地去准备茶水,不多时,便将香茗端至众人面前。那茶杯精致典雅,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殿内。
永安帝轻抿一口茶,神色逐渐变得严肃,缓缓说道:“诸位爱卿,之前说关于在朝设立女官一事,众爱卿考虑的如何?”
“此事关乎国之根本,社稷之安稳。朕深知此举或会引起诸多争议,然朕观古今,女子亦有才华出众、胸怀大志者,不应被埋没。朕欲广纳贤才,不论男女,皆可为国效力。”
一位大臣微微皱眉,拱手说道:“陛下,此举恐有违祖制,女子入朝为官,恐多有不便。自古以来,朝堂之事皆由男子操持,女子主内,贸然让女子入朝,怕是会扰乱朝纲,引发混乱啊。且女子在体力和心智上,或不如男子坚韧,难以承担朝堂之重任。”
另一位大臣则道:“陛下圣明,女子若能得展其才,亦是国家之幸。只是具体之章程,还需从长计议。比如女官的选拔标准、职责范围、晋升途径等,都需仔细斟酌,方能确保此制推行顺利。臣以为,选拔标准当以才学、品德为重,不可因性别而有偏颇。”
这时,又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考虑民间之舆论。百姓们习惯了旧制,突然推行女子为官,恐怕难以接受,容易引起民怨。还望陛下三思。”
紧接着,叶明阳说道:“陛下,时代在变,观念亦当随之更新。如今我朝繁荣昌盛,正需广纳各方贤能,女子中亦不乏有能者,若能为朝廷所用,必能为我朝增添新的活力与智慧。”
众人争论不休,一时之间,殿内气氛愈发凝重。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一位老臣缓缓开口:“陛下,老臣以为,女官之事虽创新,但也需循序渐进。可先在小范围内试行,观察成效,若可行再逐步推广,如此既可减少阻力,也能降低风险。”
永安帝微微点头,若有所思道:“爱卿所言不无道理。”
又有大臣进言:“陛下,若设立女官,还需加强对其的礼教与规矩教导,以免失了朝廷的体面。”
永安帝神色严肃,说道:“此乃自然,朕自会考量周全。”
叶明阳再次拱手道:“陛下,臣愿亲力亲为,协助制定女官制度的相关细则,确保其顺利施行。”
其他大臣也纷纷表态,愿为这一新制出谋划策。
永安帝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设立女官乃为我朝长远计。朕意已决,必当推行。但也会听取众卿良策,力求完善。此事就交由诸位共同商议办理,务必谨慎行事。”
众人齐声应道:“遵旨,陛下圣明。”
随后,永安帝挥挥手:“今日暂且议到此处,众爱卿都回去好好思量思量。”
大臣们行礼告退,殿内恢复了平静,而关于设立女官之事,却在这平静之下,暗暗酝酿着变革的力量。
慈安宫
“阿娘。”王皇后在宫人的搀扶下微微福身前来请安。
叶夭连忙让荷香扶起王皇后,满脸笑意地说道:“皇后快坐,你如今有了身孕,可千万要小心着些。”
王皇后依言坐下,微笑着说道:“多谢阿娘挂念,儿媳会多加注意的。只是如今陛下正为设立女官之事费心,儿媳这有了身孕,怕是无暇顾及后宫诸事,还得劳烦阿娘多费心操持。”
叶夭轻轻点头,应道:“皇后放心养胎便是,后宫之事有本宫在。这设立女官一事,陛下也是为了广纳贤才,为我朝谋福祉。你如今怀着龙胎,首要任务便是照顾好自己和腹中胎儿。”
王皇后微微颔首,说道:“阿娘说的是,儿媳明白。只是这有孕之后,儿媳也有些担忧,怕这身子骨不争气,影响了胎儿。”
叶夭宽慰道:“莫要这般想,皇后你向来福泽深厚,这胎定会平安顺遂。平日里行动要格外小心,切莫着急匆忙。睡眠定要充足,莫要劳神。饮食方面,吩咐御膳房多做些滋补的汤羹,要营养均衡。”
王皇后感激地说道:“阿娘的叮嘱儿媳都记下了,定会事事小心,不敢有半分疏忽,定要为陛下诞下健康的皇嗣。”
叶夭轻拍王皇后的手,说道:“你能如此上心,哀家也就放心了。这胎一定要稳稳当当的,为皇家开枝散叶。”
王皇后温顺地点头应道:“阿娘,儿媳定会小心谨慎。”
叶夭微微思索,接着说道:“当年哀家有孕时,常喝一种红枣燕窝羹,滋补又养胎。还有那山药枸杞粥,也是极好的。回头让尚食局给你做来。”
说着,叶夭伸手轻轻搭在王皇后的手腕上,仔细感知脉象,而后说道:“目前脉象还算平稳,只是皇后切记不可情绪波动过大。”
王皇后乖巧地应道:“儿媳都听阿娘的。”
叶夭又道:“平日里也可多去御花园走走,但要有专人陪着,呼吸些新鲜空气,对胎儿也好。”
王皇后微笑着说:“多谢阿娘提点,儿媳记下了。”
叶夭拉着王皇后的手,目光中满是关怀:“你这孩子,莫要跟阿娘这般客气。往后每隔几日,便让太医来请次脉,确保万无一失。”
王皇后眼中含泪,动容地说道:“阿娘如此关怀,儿媳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