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色尚昏,御花园中雾气氤氲,如轻柔的薄纱,悄然笼着这片繁花异草。
露水在草尖叶梢摇摇欲坠,宛如细碎的珍珠,晶莹闪烁。
小喜子神色谨慎,领着小福子、小禄子与小寿子这三位在内侍省里关系要好的小太监,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踏入。
他们手中的邢窑瓷罐皆为上品,洁白无瑕,在这朦胧的雾气中微微泛着光泽。
小喜子和几人向来情谊深厚,尤其是小寿子,往日里两人总是相互帮衬。
此次听说是为灵秀宫的瑾才人办事,那三人皆是满心欢喜。
小福子双手紧紧捧着白净瓷罐,眼睛满含期待地望向小喜子,兴冲冲道:“喜子哥,您如今跟了瑾才人,可真是好福分!瞧瞧这灵秀宫,因着才人得圣上恩宠,咱们也能跟着沾光。”他边说边眉飞色舞,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
小禄子忙不迭地点头附和,眼神中透着羡慕:“可不是!喜子哥,如今您在这宫中也算有几分脸面了。”
小寿子则凑上前,眼睛滴溜溜一转,压低声音急切道:“喜子哥,不知这灵秀宫可还缺伺候的人手?小弟我也想来这边谋个差事。”
小喜子忙做噤声状,眉头微皱,轻声呵斥道:“莫要多嘴,先把这收集露水的活儿办好。此事我自会寻个恰当的时机向主子禀告,且看主子的意思。
就在这时,一只鸟儿突然从旁边的树上惊飞而起,翅膀扑腾的声音在寂静的花园中格外响亮,吓得小福子手一抖,差点把瓷罐摔了。
小喜子低声喝道:“小心点!这要是弄砸了,咱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不多会儿,几个小太监顺利成事,他们捧着装满露水的瓷罐,脚步匆匆,跟着小喜子一路小跑往灵秀宫归去,身影在雾气中渐行渐远。
灵秀宫内,腊梅正在给叶夭梳妆,将最后一根玉钗插好,看着镜子里的叶夭,腊梅满脸喜色,笑盈盈地说道:“主子真是愈发娇艳动人了。”
叶夭微微颔首,眉梢眼角尽是自信:“确实。”
言罢,主仆二人相视一笑。
“主子,小喜子回来了。”沉香在帘外轻声禀告。
“走,出去看看。”
“主子!”小喜子躬身行礼,毕恭毕敬。
其他三个小太监则齐齐跪倒在地,齐声说道:“给瑾才人请安!”
“起来吧!”叶夭招招手道。
随后,叶夭目光落在已倒入羊脂白玉质容器中的露水,满意地点点头,嘴角上扬,如那弯弯的月牙:“不错,小喜子,给赏钱。”
“是,主子。”小喜子领命,动作麻利。
小喜子发放赏钱之时,叶夭留意到其中一个长得瘦瘦高高的小太监神色略显异样,只见他眉头微蹙,眼神游移,似是既着急又纠结。
待三人离开后,叶夭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小喜子赶忙将小寿子有意来灵秀宫谋份差事之事说与叶夭听,言辞恳切。
“主子,小寿子与奴才一同在内侍省时,对奴才多有照拂。奴才深知他为人忠厚老实,做事也靠谱,若能来灵秀宫,定能为主子效力。”
叶夭略作思索,手指轻敲桌面,说道:“小喜子,你一直对我忠心耿耿,我信你。再者,多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帮忙,对灵秀宫也有益处。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待有合适的时机,我自会向陛下提及。”
小喜子连连点头,神色笃定:“多谢主子,奴才定当加倍忠心,为主子办事。”
叶夭微微颔首,目光坚定:“日后灵秀宫若有何事你便找他来帮忙。”
小喜子激动得连连跪地谢恩,额头触地:“多谢主子!
内侍省是宫中太监们的集中之所,此处规矩森严,犹如一座无形的牢笼。
当初小喜子在这里的日子苦不堪言,就同大多小太监一般,饱受欺凌与压抑,如那在黑暗中挣扎的蝼蚁。
小喜子踏入这熟悉又令他心生抵触的内侍省,只见小寿子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廊下焦急地踱步。看到小喜子来了,他连忙迎上去,眼中满是急切的期待:“喜子哥,怎么样?”
小喜子脸上洋溢着宽慰的笑意,说道:“兄弟,此番你可算有着落了。主子说了,日后灵秀宫若有差遣,自会唤你前去帮忙。待有合适的时机,主子会跟陛下提及,让你正式调往灵秀宫。”
小寿子一听,激动得双手颤抖,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真的?喜子哥,那可太好了!”
小喜子拍了拍小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段时间谨言慎行,莫露风声被人使绊子。”
小寿子脑袋点得如捣蒜一般:“喜子哥放心,我一定规规矩矩的,定不会给您和主子添麻烦。”
小喜子又反复叮嘱了几句,这才放心地离开内侍省,回去向叶夭复命。
小寿子望着小喜子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欢喜与憧憬,只觉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的曙光。
他深吸一口气,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绝不辜负这难得的机遇。
回到灵秀宫时,叶夭正指挥着腊梅三人将檀香木切成小块,看见小喜子问“都说好了?”
小喜子点点头,然后又跪下磕了个头。
“起来吧,来,把这些檀香木切成小块。”
“欸!”说完便跑过去。
等所有的檀香木搜切完后,叶夭让众人小心地放入装满露水的白玉盆中。
“都轻着些,莫弄碎了檀香。”叶夭叮嘱道。
檀香在露水中浸泡了整整一日。
夕阳西下时,叶夭命小喜子将浸泡好的檀香取出,放置在干净的竹筛上晾干。
“动作要轻些,莫损坏了檀香的形状。”
待檀香晾干后,叶夭又吩咐竹香去采摘些新鲜的百合、桃花、樱花、杏花等花瓣。
那些花瓣娇艳欲滴,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而后,她将檀香与花瓣分别精心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接着,把研磨好的檀香粉与花瓣粉末依照不同的比例细致混合,再添入适量的蜂蜜和花油,只为使香气更为持久和浓郁。
几种檀香制成之后,叶夭本欲将檀香装入香囊,怎奈自己的针线活儿着实拿不出手。
见叶夭面露为难之色,沉香赶忙上前询问:“主子,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叶夭叹了口气,不好意思说道:“这香囊我是缝不好了,这可如何是好?”
沉香微微一笑,“主子,不如让奴婢试试?”
沉香的巧手宛如灵动的蝶儿,很快就将香囊缝制出来。
不多时,几个精美的香囊便初现雏形。
叶夭不禁感叹道:“沉香,你的手真是巧啊!”
沉香一边继续缝制香囊,一边说道:“主子过奖了,奴婢从前在尚服局做过事,所以略通一些针线功夫。”
给太后的香囊,采用绣着福寿纹的金黄色绸缎,贵气逼人;给皇后的则是绣着牡丹花样的淡紫色绸缎,端庄典雅;给昭文帝的香囊,选用了深蓝色绸缎,又用金丝线绣了几道龙纹。
趁沉香缝制香囊的工夫,叶夭又提笔写下三张笺。
写完后,凝思片刻,在一张精美的笺上写下一句诗,准备与檀香一同送给昭文帝。
昭文帝正在政和殿埋头看奏折时,忽听王怀恩禀报说灵秀宫派人送东西来。
想到已有两日未曾去看叶夭,遂让把人叫进来。
“你们主子最近如何?”昭文帝问道,目光中透着关切。
腊梅俯首恭敬答道:“回陛下,主子安好,只是这几日一直念叨着陛下,特意做了两个檀香来献给陛下,主子还说唯恐陛下政务繁忙,太过劳神。”
昭文帝一下子忆起在灵秀宫叶夭为其把脉的情景,不禁觉得叶夭着实贴心:“呈上来。”
王怀恩忙将锦盒呈至御前,轻轻打开,只见两个精致的香囊,还有一股宜人的檀香味儿悠悠飘出。
昭文帝看到还有两张笺,一张是檀香的使用之法,另一张则让他嘴角上扬,眉眼间满是欢喜。
只见笺上写着“庭前花开思君意,案上墨香寄吾情。”
腊梅瞧着昭文帝露出笑容,知晓是龙心大悦。
“回去告诉你们主子,朕晚上去灵秀宫用膳。”
“是!”腊梅欣喜万分,忙不迭地应道,脚步轻快地离开了政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