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服,那位是?”
宋尚服赶忙应道:“回娘娘,这是文秀,她的手艺在咱这尚服局那可是拔尖儿的,动作灵活轻巧,心思也细腻。”
文秀听闻,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眼神中透着紧张和期待。
叶夭微微点头,随后腊梅便将文秀叫起身。
接着,叶夭的目光又落在一位年约三十的宫人身上,“这位是?”
宋尚服忙道:“娘娘,此乃从兰,她做事向来有条不紊,让人放心。”从兰微微低头,脸上神色平静。
叶夭颔首,接着又挑选出了几名手艺精湛、心思细腻的宫人。
随后,叶夭将这些人分成几个小组,形成流水线作业。
“一组,你们负责纺织机的起始之初的操作,要注意将丝线准确无误地穿过各个导丝孔,确保丝线的张力均匀,不能有丝毫偏差。二组,中间的梳理工作就交给你们了,务必把丝线梳理得通顺整齐,不能有打结或者缠绕的情况。三组,最后的整理至关重要,要仔细检查织物的质地和密度,有任何瑕疵都要及时处理。大家各司其职,务必熟练掌握自己的环节。”
叶夭表情严肃,看着众人:“三组的组长分别是林月、文秀、从兰。”
林月便是为阿应做衣物的那位林绣娘。
宫人齐声应道:“谨遵娘娘吩咐。”
叶夭又叮嘱了几句,这才离开尚服局,准备明日正式开始试行。
等叶夭回到灵秀宫,已近晌午。还未踏进宫门,便听见东殿传出昭文帝爽朗的笑声。
小喜子侯在宫门口,瞧见叶夭的翟车,忙跑上前,待叶夭下轿后道:“娘娘,陛下已经来了有一会儿。一直在东殿陪着大殿下呢!”
叶夭一听,脚下的步伐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娘娘。”守在殿外的王怀恩行礼,继续道:“陛下说若娘娘回来,直接进去即可。”
叶夭点点头,刚一进东殿,就瞧见吕嬷嬷侯在一旁,昭文帝抱着阿应,一大一小正大眼瞪小眼,阿应的小手还放在昭文帝的脸上。然后忽然看见叶夭,欢喜地‘啊啊’伸伸小手要抱抱。
叶夭心中‘咯噔’一下,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连忙上前福身行礼,将阿应抱过来。
小心地解释道:“陛下,平日里阿应若是喜欢谁,便会这般,将小手放在那人脸上。并非不敬。”
她一边说着,一边暗自揣测着昭文帝的心思,生怕这无心之举会触怒龙颜。
瞧着叶夭小心翼翼地样子,昭文帝不禁笑道:“行了,朕还会跟阿应计较?朕疼他还来不及呢。”
见昭文帝是真的没有不悦,叶夭高悬的心总算稍稍落了地,但仍不敢完全放松。在这宫中,圣心难测,哪怕此刻陛下看似不在意,谁知道日后会不会因此生了嫌隙。自己定要处处谨慎,方能护阿应周全。
昭文帝看着叶夭,眼中满是温柔:“夭夭不必如此紧张,朕今日来,一是想告诉你,你给朕的画像朕收到了,甚是喜欢,夭夭有心了。”
虽然是昭文帝要求自己才画的,不过看到他这般喜欢,叶夭倒是也觉得此番功夫值得。“陛下喜欢就好。”
“不过你那画法朕还是头一回见见到,是何画法?莫不是夭夭自创?”昭文帝眼中透着些许审视。
叶夭心里:是素描。
“回陛下,那是臣妾某次无意梦见的,醒来后便试着画画。”
昭文帝微微挑眉,也没说信还是不信,只是笑着继续说第二件事:“阿应的名字朕取好了。”
“叫什么?”
什么素描,叶夭立马抛开!
满心期待,目光紧紧地盯着昭文帝,心中既兴奋又忐忑,不知陛下会取怎样的名字。
昭文帝饮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承寰。”
“‘承’乃继承、担当之意;‘寰’则意为广大之域。望他日后能继承朕之宏志,担当大任”
叶夭听后试探地说:“陛下,这个名字是不是太大了些?”
昭文帝毫不在意地摆摆手,“朕之皇长子,理当如此。”
叶夭听后,只好微微颔首,说道:“此名甚好,臣妾谢陛下赐名。”
阿应似是听懂了一般,挥舞着小手,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昭文帝笑着逗弄他:“小阿应,是不是也很喜欢这个名字。”
“朕已着令宗正寺将阿应之名录入玉牒。”
叶夭柔声道:“谢陛下隆恩,陛下如此疼爱阿应,臣妾与阿应定不负陛下期望。”
这时,阿应抓住了昭文帝的手指,咯咯直笑,昭文帝与叶夭相视而笑。
一会功夫阿应便有些打盹了,叶夭将阿应递给吕嬷嬷,而后同昭文帝一起回到正殿内。
“去过尚服局了?”昭文帝问道。
叶夭点点头,将在尚服局的安排一五一十的告知了昭文帝。
昭文帝听完露出些许疑惑的神色,“你刚才说的‘流水线’是什么意思?”
叶夭解释道:“陛下,这流水线之法,就是将制衣之过程细分为数段,每人专职一段,如同接力一般。如此一来,众人熟能生巧,效率大增,且能保品质如一。譬如织布,一人专司理丝,一人专司穿梭,一人专司踩踏织机,如此有序分工,如同水流不断,故而名曰流水线。”
昭文帝略一思索,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想法甚是精妙,如此分工协作,确能提高制衣之效。若是在其他行当,比如冶铁,一人负责鼓风,一人负责添料,一人负责掌控火候,想必也能大大提升产量。还有那陶瓷制作,从取土、塑形到烧制,若都能这般精细分工,定能产出更多精美瓷器。夭夭这想法,当真是妙极!”
叶夭微微一怔,昭文帝果然是事业批,身为大安子民,确是一大幸事。
于是起身欠身说道:“陛下圣明,能领会此中精妙。臣妾不过是偶然所得,能为陛下解忧,实乃臣妾之幸。”
昭文帝轻抚下巴,若有所思:“若将这流水线之法推行至全国工坊,必能促进我朝百业兴旺,国力更盛。”
“此事朕当仔细筹谋,定要让这法子造福于民。夭夭,你果真是朕的福星!”
叶夭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臣妾不过是略动心思,全赖陛下的支持。”
昭文帝握住叶夭的手:“夭夭莫要过谦,日后若有此等巧思,当多多施展。”
“往后还需要你帮皇后分担宫务。”
“嗯?”叶夭有些不解的看着昭文帝。
昭文帝目光深沉,缓缓说道:“夭夭,朕对你的宠爱,你自是知晓,可这后宫之事,风云变幻。身为妃位,你若能为皇后分担些宫务,也是为自己谋得一份安稳。如今贵妃体弱,且能力平平,处理公务还尚缺能力,贤妃亦也能力平平,四妃之中唯有德妃已在协助皇后处理宫务,待你封妃之后,也当有所作为。”
叶夭微微颔首,明白昭文帝这是真的在为自己打算,认真地应道:“陛下之意,臣妾明白了。臣妾定当尽心尽力,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见叶夭明白自己的意思,昭文帝满意地点点头:“甚好,朕信你能做得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