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旁的郭贵妃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想:不是说怀孕后会胃口不佳,时常孕吐么?怎的叶夭比自己这未孕之人胃口还要好。
叶夭见郭贵妃发愣,还以为是饭菜不合口味,正要开口询问,却听到郭贵妃的疑惑。
腊梅在一旁自豪地说道:“娘娘有了身孕之后胃口一直颇佳,御医都说娘娘身子康健,胎儿也发育良好。”
“连着杨掌膳都得了陛下的赏赐呢。”
叶夭笑着对郭贵妃解释道:“有孕之后,我一直依着自己拟定的食谱进食,如此孕妇和孩子都好。”
说完又道:“待日后你有了身孕,依着我给的食谱,定能保你平安健康地诞下孩子。”
郭贵妃受宠多年却无子,如今叶夭这话听着像是在戳贵妃痛处,腊梅在旁听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唯恐贵妃动怒,迁怒于叶夭。
未料郭贵妃心中甚是感动,她未曾想到叶夭会说出这般贴心话语。
她眼眶微红,紧紧握着叶夭的手说道:“好,到时可不许反悔。”
叶夭点头应道,接着遣退左右,拉着郭贵妃的手,低声说道:“如今姐姐的身子已调养得好了许多,若想要孩子,稍作调理即可。”
郭贵妃眼眶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握着叶夭的手,激动得难以言表。
这确是叶夭的肺腑之言,不然仅凭她一人,得生多少才够,她可不想生完一个又被催促生下一个,唯有拉上贵妃一同分担。
可在郭贵妃听来,只觉叶夭待她实是极好,丝毫不怕日后自己的孩子成为其孩子的竞争对手。
叶夭倒真不担忧,毕竟肚子里的这个可是历经九世的皇帝!她巴不得多几个皇子相助呢。
叶夭唤腊梅撤去桌上的膳食,而后示意郭贵妃伸出手腕,她将手指搭在郭贵妃脉搏上,微微阖眼,神情专注。
郭贵妃每次见叶夭这般模样,心底总会涌起一阵羡慕。
自小,她的一切皆围绕着陛下,未曾有过这般专注于自身之事的时刻。她不禁在心中暗自嗟叹,自己入宫多年,满心满眼都是陛下的喜怒哀乐,为了迎合圣心,费尽心机,哪曾有过像叶夭这般能静下心来,专注于自身技艺,为他人排忧解难的时候。
她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步惊心,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在这深宫中,稍有不慎,便会失了圣宠,甚至丢了身家性命。
而叶夭却能这般安然自在,拥有一技之长,能帮人调理身子,获得他人的感激与尊重。郭贵妃思绪纷飞,那紧蹙的眉头和闪烁的眼神,透露出她内心的波澜。
片刻之后,叶夭睁开双眸,脸上泛起一丝宽慰的笑意。
“郭姐姐,您的脉象虽稍显虚弱,但已无大碍。之前的损伤和中毒之患,经调养已渐趋康复。如今顺气养心丸可以停服,只需再加以调理,便能更利受孕。”叶夭轻声说道。
郭贵妃闻言,眼中掠过一抹惊喜:“还望妹妹指点。”
叶夭接着言道:“姐姐日常饮食应以鱼肉、鸡肉、蛋类及新鲜蔬果为主,以补充身体所需之养分。臣妾会为姐姐开具一剂八珍汤,温和滋补气血。”
“再者,姐姐可适度活动,促进周身气血运行。平日里还需舒缓心情,切勿过度劳心伤神。”
郭贵妃连连颔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紧紧拉着叶夭的手说道:“我都不知该如何表达,实在是太感激妹妹了!”
“这是怎么了?”昭文帝刚踏入殿内,就瞧见自己的两位爱妃手牵着手,郭贵妃更是一副泫然欲泣、神情激动的模样。
叶夭因身怀六甲且月份渐大,早被昭文帝免去了每日请安之礼。郭贵妃见昭文帝来了,略显羞涩地侧过身子,行过礼后便匆匆告退。
昭文帝一脸茫然地望着郭贵妃离去的背影,扶着叶夭在榻上坐下,“贵妃这是怎么了?”
叶夭缓缓地将来龙去脉向昭文帝细细讲述。原来,郭贵妃多年无子,一直为此心结难解,今日与叶夭倾诉,心中愁绪才得以稍缓。
昭文帝听后,微微叹了口气,“朕深知贵妃长久以来的苦处,若此次能得偿所愿,自然甚好。只是……”
昭文帝顿了顿,目光深邃,手指下意识地轻敲着座椅扶手,其母家势力庞大,终究是朕的一块心病,即便贵妃所生是皇子,这储君之位,也断不会落于其子。
见昭文帝陷入沉思,叶夭便知晓定是贵妃之事又让昭文帝忧心起前朝局势。
昭文帝回过神来,目光温柔地落在叶夭已显怀的肚子上,如今已然七个月了。“朕倒是期望夭夭这胎是个皇子。”
如今前朝局势错综复杂,他急需一位皇子来稳固局面。
叶夭浅笑道:“臣妾倒是觉得公主也不错,就像和嘉公主那般,伶俐乖巧,惹人喜爱。”
昭文帝笑着握住她的手,眼中带着几分调侃:“和嘉确实不错,你倒是能与她相处甚好。”
“哎呀”叶夭突然轻呼一声。昭文帝顿时紧张起来,“怎么了?”
“陛下莫急,是肚子里的孩子在动。”叶夭说着,将昭文帝的手轻轻覆在自己的肚子上。稍等片刻,昭文帝果然感受到了胎儿的动静。
昭文帝一脸惊喜,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这小家伙,如此活泼!”
昭文帝又轻轻抚摸着叶夭的肚子,笃定地说道:“这般活泼有力,定然是个皇子。”
叶夭心中暗忖:看来陛下在前朝着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好在这胎真是皇子,不然陛下恐怕要失望了。
翌日,赵美人和冯宝林在晋位后,首次一同踏入灵秀宫。她们身着崭新的宫装,袅袅婷婷,裙摆轻拂,带起的微风搅得满院落叶沙沙作响。
灵秀宫内,叶夭正慵懒地靠在贵妃榻上。怀有七月身孕的她,身子愈发笨重,一只手轻柔地搭在高高隆起的肚子上,另一只手则扶着榻沿,试图坐得更直些。
身旁的吕嬷嬷见状,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为她调整靠垫,嘴里还念叨着:“娘娘,您可得小心着点儿。”
“承蒙娘娘厚爱,妾身感激涕零。娘娘的提携之恩,妾身没齿难忘,今后定当以娘娘马首是瞻,以报娘娘大恩。”两人齐声说道,声音清脆而诚恳,说罢,郑重地磕头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