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方杰还真是走了,而且走的很干脆,庞大的舰队直接从杭州港口就开走了,甚至都没有跟张居正打招呼,而且连林石破都没有带上。
“我们就这样走了真的好不?”战舰之上,拉莎站在方杰身边问道。
“有什么不好的?”方杰淡然一笑。
诚然张居正在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高大上,但那不是那个世界的事情么?再说了,现在张居正还远远没有达到他可以达到的那个高度,简单的说就是还没有成长起来。更何况,这个世界总是不相同的了,即便是没有张居正这个人的影响,这个时代的走向肯定会跟那个时代完全不同。
“可是我担心,张居正会不会因此就在那个皇子面前说我们的坏话呢?如果说那样的话,说不定那位皇子会改变对我们的看法,甚至有可能会在登基之后针对我们?”
拉莎有这种担心也是正常的,虽然她曾经当过英国的女皇,但是欧洲一个国家的国王能够跟大明这样一个国家的皇帝相提并论么?旁的不说,大明朝廷随便一个行省都可以完胜一个王国了,或许在军队实战能力方面跟不上,但是要比人口基数经济状况,那肯定是没得比的。
所以在拉莎的心中,固然承认大中华集团已经很强了,但她还是不认为大中华集团已经有能力跟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搞正面对抗,至少现在还是不行的。
“你不用担心,朱载垕这个人如果是那么容易被影响,他就没资格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方杰笑了笑,虽说他只是见过朱载垕一面,但是在他心中对朱载垕已经很了解了,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特殊嗜好,造成在位时间太短的话,说不定大明的国运都会因为他而发生改变。
张居正的崛起虽然是从朱载垕身上开始的,但他真正能够掌控一切的时候却不是在朱载垕时期,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朱载垕在位,张居正也未必能够做到历史上那样的“跋扈”。
只不过如何让朱载垕多活几年,或者说究竟能不能让朱载垕多活几年,现在看来还是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方杰想过直接去跟朱载垕说这个事情,但问题是如果真要那么做了,朱载垕能不能接受?
“裕王殿下,你省着点吧,可千万不要再折腾了,不然你的身体撑不住几年的。”得,方杰觉得自己真要是这样说的话,就算朱载垕不当面叫出刀斧手来把他砍了,估计回头之后也要翻脸。
为别人好出发点是对的,但方式很重要,尤其是引导成年人,特别是像裕王这种身份的人,那是相当的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是适得其反,甚至引来对方的恶意。
方杰对于引导朱载垕这件事情也不是十分在意,因为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即便朱载垕跟历史上一样成不了几年就玩完了?不是还有张居正么?如果张居正会忌恨今天发生的事情,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张居正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心胸能够装下整个国家的人又怎么会眼光如此短浅呢?
要说方杰对张居正的估计还真是没错,因为张居正当天也没有在杭州过夜,倒不是他归心似箭,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真没有必要留在杭州,得赶紧返回京城,否则他就会死翘翘了。
作为裕王身边的近臣,在这个节骨眼上当然没人敢明目张胆的对付他,茅坑里打灯笼,找死啊?正常情况下张居正也不会在这个关口去怼人,毕竟裕王登基也是需要朝臣们的支持的,若是一不留神得罪了个真正的大佬,就会让裕王真正掌控天下变得十分麻烦。
但今天杭州城里的这些官员做事真的是太傻哔了,张居正都看不下去了,他让锦衣卫给他送来了这些官员的资料,一查之下还发现问题当真是不少,即便不是为了安抚方杰和拉莎,这些官员也必须要处理啊!
一般情况下,官官相卫那是必须的,即便是贪腐的情况,也未必就要弄的别人家破人亡,可张居正的身份不同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个钦差大臣了,想来张居正是不会管地方上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他只要达到他自己想要的目的就行,至于说会死多少人,有多少人在这件事情桑受到牵连,压根就不关张居正的事。
正是因为京官的这种特殊性,所以张居正才会有危险,因为总有人会认为自己必须要釜底抽薪,他们违反了朝廷律例不要紧,只要证据不传出去就好了。如何才能让证据不传出去,当然就是杀了持有证据的张居正啊。
别人究竟是不是这样想的,其实张居正一点都不敢保证,但他觉得如果是换位思考,他在那些官员的立场上肯定是要这样干,所以哪怕就是未雨绸缪他也要走,而且是越快越好!
就这样,为了自己的安全,张居正也跟着走方杰,前后脚离开了杭州城。
不够张居正还是低估了对方的野心或者说是同归于尽的那种决断。虽说官宦之家很少自己亲自练武的,但是养几个高手在家中当供奉则是常有的事情,毕竟钱是王八蛋,赚钱来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么?
张居正想要将杭州城中的贪官污吏一网打尽,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给方杰一个交代,另外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新皇登基,总是要做一些成绩出来,正好拿着个借口从杭州城开刀。但如此一来,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人就会将张居正视为眼中钉,派出自家豢养的打手甚至是死士去找张居正的麻烦——既然自己都已经活不下去了,那就大家一起死好了。
所以张居正如果不想死的话,就只有是第一时间就走,只要离开了杭州城,那么想要找到他的踪迹就不容易了。
港口还停泊着张居正南下的船只,只不过想要北上的话,乘坐风帆船就有些不妥当了,主要是风向的问题,风帆船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抵达京城,而张居正只要不嫌贵,一路上不停的换拉车的马儿,说不定时间会比乘坐海上的帆船要快的多,
应该说张居正的判断十分准确,真是因为他提前一步离开了杭州城,当天晚上就有一群黑人忽然“降临”在了张居正下榻的地方,杀气腾腾的冲进去,但是一会儿之后又一个个回头丧气的出来——都特么已经人去楼空了,还追杀个屁啊!
要说方杰这次终于没有直接返回吕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事情也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反应,所以方杰还是打算在南都停留几天,一方面是缅怀一下过去,另外一方面也是该在南都露面一段时间了,否则南都的人只知道谢思乾不知道方杰怎么好?这事儿其实不是方杰想到的,而是青云的强烈要求,虽然她人不在方杰身边,但她的一双眼睛却始终跟随着方杰。
也就只有青云这种熟悉帝王心术的人才会考虑到这些细节,在方杰自己看来,南都的人知不知道他方杰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知道大中华集团就好了?但是为了不让青云的一番心思化为泡沫,方杰还是决定在南都待上一段时间。
在南都港口一靠岸,方杰就感觉有些异样了,就港口这一圈看起来,好像南都并没有因为集团总部的搬迁而变得萧条,反而更加繁荣起来了。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大明的海上贸易越来越频繁,如今就连海边的富豪,都一个个在向着要去海上赚钱去,海禁本身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但凡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想要赚钱就一定要抓紧时间,蛋糕就是那么大,真要是出手晚了,到时候想要赚个盘满钵满就真心不容易了。
要说对于大明的商人来说,什么商品最赚钱,那肯定是大中华集团生产出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军需品不可能随便提供,这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势力当中都是常识,所以集团的军火再怎么好,都不可能拿出来随便交易的。
当初集团总部搬迁的时候,凡是跟军工有关的企业都搬迁去了吕宋,留在南都的都是生活用品,当军工厂搬迁之后,那些闲置下来的厂房甚至是设备,自然就都是用来生产民用品了,这就让南都在民用品方面的产量是节节高升,总体成本也就降下来了,对于集团来说这并不会影响到收入,甚至还可以提高收益,但是对于商人们来说,同样是一件好事。
在南都进货还是在吕宋进货,先不说路途上的成本增加了多少,要说吕宋现在的商品产能其实还赶不上南都,而且还要冒着海上的各种风险,自然是不如在南都进货。
而商人们的增加也就意味对商品的需求增加了,谢思乾这么爱钱的人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大手一挥,增加工厂,增加工人,扩大产能。
规模化生产从来都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好方式,而成本降低不仅可以让集团赚更多的钱,还可以向商贾们让利,自然也就引来更多的商人。
商贾都是有钱的人,南都有钱人多了,税收也高了,城市建设自然也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