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一直以为你是个聪明的读书人,但是在经过这几次跟枯叶岛,不,应该说是跟方杰率领的大中华船务集团交锋之后我才知道,其实你就是个读书人。”
“会长,我一直都是个读书人啊。”飞龙先生有些诧异,他不知道为什么徐龙会强调他是个读书人。
“是啊,你一直就是个读书人,所以我一开始就不应该指望你!读书人会做什么,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失败,我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如果我再相信你,那我岂不是成了傻子?”
显然,徐龙现在已经将过去跟方杰交锋中出现的失利找到了一个替罪羊,那就是飞龙先生。飞龙先生觉得自己很冤枉,他只是负责制定计划,但古人不是说了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这次我不会听你的了,我已经有了一个更好的目标。”
“会长,你这是在侮辱读书人了,就连大明皇帝都要听读书人的话,会长你”
“就是因为大明皇帝听了读书人的话,所以我才能在这里听你废话,这个道理我也是最近才明白过来的,大明那么多的军队那么强悍的力量为什么连个大海都管不好,为什么倭寇可以在沿海来去自如,不就是因为大明皇帝听了他身边那些读书人的话么,如果他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话,我的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所以我还是要谢谢你们读书人啊。”
扔下这么一句话,徐龙走了,走了。
飞龙先生感觉自己口中发苦,哪怕他过去可以做到舌绽莲花,可以舌战群儒,辩才无碍,可现在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反驳,怎么去挽回自己在徐龙心中的地位。完蛋了,飞龙先生此时终于明白读书人最大的弱点在什么地方——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不是秀才不会说理,是因为兵压根就没打算跟你说理,而是用他们的拳头让你屈服。
在鼓浪会总舵这个地方,真正算是读书人的就只有飞龙先生一个了,其他人都是靠力气靠技术吃饭的人,飞龙先生曾经是瞧不起这些人的,包括徐龙在内,一个放牛娃学了三招两式就敢拔刀杀人,最终成为一代响马头目,而后又南下夺了张海的宝座,人家所有的人生经验都是在生死搏杀之中领悟出来的。
除了徐龙之外,总舵的每个人几乎都不读书,就算那些帐房先生他们也不读书,在学会算账之后他们就躺在已经学会的技能上过完这一辈子,唯有飞龙先生读书,可是到最后飞龙先生才发现,如果徐龙不再需要他,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是,甚至连依靠什么混饭吃都想不到了。
靠嘴巴吃饭么?那真是不好意思,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是靠嘴巴吃饭的,这一点没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能够把饭碗端起来的双手双脚。
飞龙先生觉得自己应该是有的,当他被撵出徐龙的宅院之后,他想自己应该可以找一个个事情,然而很快他就悲催的发现,自己竟然不会做任何事情,在饿了三天三夜,整个人都快要晕倒的时候,飞龙先生终于发现了希望。
说书,就在岛上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酒水茶水猪肉牛肉,不知道应该是叫酒楼还是茶肆还是饭馆子的地方,说书。这是一件让飞龙先生曾经无比鄙视的工作,一个读书人,只知道说那些神神道道的事情,说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简直就是读书人的耻辱,可是今天,为了一口饭吃,为了晚上不至于蜷缩在别人家的屋檐下还要担心被别人家的狗咬,飞龙先生就只能选择了这个职业,因为他只会这个职业。
可就算是他已经将自己内心当中所有的自尊都放下,站在一群草莽汉子中间用沙哑的声音开始说书时,还得常常挨打。没办法,这些草莽汉子实在是太草莽了,他们听到不喜欢的,不精彩的,不适合心意的言语时,不会像个读书人那样用唇舌来战斗,他们只会简单粗,暴而直接的挥动拳头,或者是将身边能够扔出来的东西都扔出来。
好在鼓浪会总舵还有个规矩,不能随便动用兵器,否则就要被吊在桅杆上晒三天三夜,能够活下来那是你的运气,所以飞龙先生被馒头砸过被拳头砸过,被瓷碗砸过被酒杯砸过,但他还活着。
当一个人铁了心要活下来的时候他的承受力可以飞快的增长,增长的速度可以让人触目惊心。事实证明飞龙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第一天的他被馒头砸的时候痛哭流涕,第二天被拳头砸的时候唉声叹气,第三天被碗筷砸的时候他就已经可以面不改色,等到第四天被唾沫星子砸的时候,他能面带微笑,唾面自干。
飞龙先生觉得这是读书人的精神在支持着他,因为他从他读过的书中找到了理论依据,他是书的信徒,书是他的信仰。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大丈夫当能屈能伸。飞龙先生忘记了自己过去的身份和过去的生活,他只是牢牢的记住了这么一句话,能屈能伸,今天的屈辱算的了什么呢,比的过韩信嘛,比的过刘邦吗?还是说的比的过文天祥吗?这些人物在成功之前不也是遭受过别人带来的屈辱么?如果他们不能咬牙承受,还有后来的伟大吗?
有这样思想支撑的飞龙先生忽然间变得强大起来,他能够始终面带微笑的站在那里,用他嘶哑的声音一遍又一遍重复那些他无比鄙视的故事,从而给他换来一个又一个铜子,用这些铜子他可以吃饭了,可以吃肉了,甚至可以喝酒了,这当真是好事,他欣喜若狂,第一次从屈辱当中获得了喜悦。
飞龙先生变了,有人去给徐龙说,曾经的飞龙先生高高在上,但现在的飞龙先生已经成了地龙滚龙烂龙,一条只会在泥浆里扭曲的废物。徐龙对此没有任何表示,他觉得将飞龙先生撵出去之后自己整个人都清醒了,目标也变得更加明确了,他要反击,反击所有的敌人。
从欧洲人手中拿到的火器已经发放下去并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徐龙觉得是时候了,是该检验一下火器在战斗当中的实际战斗力了,所以他安排手下准备了三艘战舰,三艘速度最快的战舰,运载着刚刚武装起来不到一个月的火枪手们,向北前进,目标就是大明的泉州。
徐龙跟方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方杰对于抢劫大明的地盘和大明人一点兴趣都没有,徐龙则是对与抢劫外国人一点兴趣都没有。方杰的理由是自己人不抢自己人,而徐龙的理由则是抢外国人很丢脸。
为什么抢外国人很丢脸,徐龙觉得首先一个就是显得大明很穷,可大明真的很穷吗?不,现在的大明仍旧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国家,在西方人眼中仍旧是天堂一般的存在。这么富裕国度里出来的人怎么可以去抢那些穷鬼呢,徐龙觉得自己不能丢了大明人的脸。所以还是抢大明比较,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手下都只会说大明官话,要是抢了外国人,被外国人骂还不知道别人骂的是什么,那不是很丢脸么?
所以徐龙将自己麾下第一支火枪队伍首次作战目标定在了泉州。
为什么是泉州?
在这个时代的泉州其实非常的富裕,作为大明最南端的港口城市,泉州在郑和时代是必经的港口,下西洋的舰队去和来都会再次停泊,大量的商人集中在泉州为舰队提供各种物资,在海边,有成片的造船厂为舰队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更多时候这些船厂也会建造各色海船卖给那些胆大的商人,那些商人们会驾驭着这些海船跟随在郑和舰队的后面,舰队在前面开路,商人们在后面做生意,赚的是盘满钵满。
后来,郑和没有了,郑和舰队也没有,再后来,朝廷禁海了,不准民间片帆下海了,泉州曾经落寞了一段时间,十年,还是二十年之后,泉州再度变得热闹起来,因为贪婪的商人终于找到了应对朝廷的方式,他们用大量的金钱腐蚀了泉州的官员和卫所将领,让这些朝廷的耳目关闭,对他们造船出海的事实视而不见。
那些被关闭的船厂重新开启,大量的船匠又有了赚钱的门路,一条条簇新的海船被造出来推进海中,一个个水手吆喝着口号跳上海船扯开风帆。
泉州这个城市又重新活了过来,只不过这次复活跟朝廷没有关系,完全是商人追逐利润的心让泉州活过来的。
无数的商人开始在泉州云集,也就让泉州重新变得富饶起来,泉州的官员和将领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就更不在意那些频频出海的白帆。
所以现在的泉州是富饶的,是有钱人的天下,徐龙将目标对准泉州,战略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从战术的角度来说,为了让泉州的商人们更放心,朝廷水师的将领早已经将他们的舰队调离了泉州,可不是么,万一要是水师里一部分眼红,杀了那些商人怎么办,那可是将领们的衣食父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