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海域里究竟有多少岛屿,恐怕到现在为止也只有方杰拿出来的海图上可以大致了解,而事实上方杰自己都不敢肯定岛屿的数量就是那么多——天知道在他曾经生活过的那个世界那个时代,公开发布的地图上究竟有没有隐藏某个岛屿或者是因为什么原因根本就没有记录下来?
这些岛屿对于大明那种大陆农耕社会而言,可以说是毫无用处,农耕文明只要有足够肥沃的土地和娴熟的农民,在没有外地的情况下可以自然繁衍下去,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除开大明这种农耕文明之外,这个时代的其他文明对于小岛屿也是没有多大的兴趣,单纯的提食物供给,这种小岛其实并无任何优势,有些岛屿甚至连淡水资源都极度缺乏,所谓的食物产出那就是个笑话。
可是工业文明社会就不同了,矿石和能源才是工业文明社会的基础,蕴藏着能源和矿石的矿藏才是真正的资源,而大中华集团已经算是半个工业文明势力了,粮食的生产和需求已经不是大中华集团最重要的问题,科技和工业的进步才是集团发展的动力。
所以拉莎的建议很有意义。方杰当然知道东南亚岛屿都有这样那样的资源,而开采这些矿藏肯定就会改变这些岛屿的外貌,假如这些岛屿原本有主人的话,免不了会发生冲突的。
仁慈这种东西从来都只是强者的玩物,当真正利益出现的时候,强者不会跟弱者讲什么仁慈,如果说岛屿上的土著人直接影响到资源的获取,那么发生冲突那也是必然的事情。
小规模的冲突或许用舰队里的陆战队能够摆平,但如果万一遇上的是大型岛屿,有大量的土著人定居的情况呢?总不能说陆战队一直留下来吧?那岂不是也将舰队给缠住了?最好的处理方式自然是建立一个军事管理区域,一面开采需要的资源,一面继续扩大控制的面积。
这种情况下,陆军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在经过跟拉莎的反复讨论之后,方杰将建立正规陆军的设想拿到集团会议上进行讨论,甚至就连远在南都的青云,都认可了这个方案,就如同她当初认可拉莎一样,毕竟是皇族里出来的女人,凡是对于统治有利的,哪怕就是把自己老公分一点出去,青云都会认可。
只不过还是方杰说的,认可方案是一回事,开始着手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目前来说,在印度那边尘埃落定之前,集团是没有余力打造一支陆军队伍的,旁的不说,光是一支队伍所需要的军火,集团兵工厂目前就没有闲暇去生产——供给给海军和外销的订单,一天生产三十六个小时都还不够呢。
印度那边的战况很激烈。
克里斯托弗凭借奥斯曼帝国的人力,自己仅仅只是提供战舰和军火,就跟远道而来的欧洲舰队打了个平手。虽然众人都确定,欧洲舰队还没有真正进入决战状态,可是以双方目前取得的战绩来看,就算欧洲人拿出所有的力量进行决战,双方的比率也是五五开。
从这场战争当中,很多人看清楚了克里斯托弗的真正实力,的确是让人惊讶,但凭一己之力居然可以挡得住欧洲六国的联手,最重要的是后面还有个教廷在撑腰。
其实克里斯托弗也没有表面上那样轻松。
哪怕官兵几乎都是奥斯曼帝国的人,包括库察德和克里斯托弗花钱股用来的,退役了的官兵,但在战斗当中损毁的舰只和军械还是克里斯托弗掏的腰包,更重要的是,这种付出压根就没有任何的收益,除了偶尔能够弄回一批俘虏之外。
克里斯托弗已经跟库察德那边沟通过几次了,要求他们奥斯曼帝国的官兵在战斗当中尽量收敛一些,不是说战斗的意识收敛一些,而是说在胜利之后,对于那些俘虏尽量不要下手,因为谁也不知道看起来是一群小兵兵里,是不是就隐藏着一个贵族或者是贵族的后代?
不要因为一事的快意就把俘虏给砍光了,要知道那些贵族或者贵族的后代,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那就都是钱啊,真金白银的钱啊!
然而对于克里斯托弗的这个要求,库察德是没有意见,拉多波却半点执行的意思都没有。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军人来说,他们可会在意俘虏能不能换到钱,除非克里斯托弗这边明码标价,否则没人会在意这个——敌人就是用来杀的,只有杀光了敌人奥斯曼的勇士们才能安心!
让克里斯托弗在开战之前就确定俘虏的价格,这本身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欧洲舰队里的士兵也不全都是欧洲人,其中还夹杂着其他的种族,而且就算都是欧洲人,大部分仍旧是不值钱的平民,俘虏之后顶多也就是当成奴隶来使用,克里斯托弗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将这些人当成自己人来培养。
可是对于拉多波等奥斯曼人来说,抓住的人当中越是欧贵族,那就越是应该处死,因为奥斯曼人坚定的认为,只有将整个欧洲的贵族够统统干掉,世界才是属于他们的。
在这两种思想的冲突之下,克里斯托弗压根就得不到他想要的,能够换出足够赎金的俘虏,心中的郁闷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种事情根本无法监管,除非克里斯托弗俺怕自己的心腹到舰队当中。
从道义上来说,克里斯托弗这样做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一来未必就真的有用,发现奥斯曼人屠杀俘虏,难道真要动手惩处?那肯定是不行的,大家目前的关系就是一个出力一个出钱,到底是出人命的重要还是出钱的重要?
对于普通人来说,恐怕还是人命更重要的。
克里斯托弗也知道,若是将那些奥斯曼人逼的太狠了,万一库察德一甩手啥都不管了,克里斯托弗又到哪里去找足够的人手来当炮灰呢?
更何况,克里斯托弗目前的难处也不是只有欧洲舰队这么一个,南方,柯钦和锡兰已经易手好长一段时间了,就连克里斯托弗自己心中都认为,这两个地方怕是已经被大中华集团给收拾妥帖了,即便当初还有一些人心中是向着他的,也会被集团发现,并且抓出来给干掉。
虽说这两个地方东印度公司已经经营许久,但殖民地永远是殖民地,不能指望当地的土著人内心当中有多么看重征服者,对于当地的土著人来说,不管是东印度公司还是大中华集团,那都是外来的侵略者,不外乎就是剥削程度差距而已。
最近这段时间集团好像没有什么动静,这并不是让克里斯托弗安心的理由,都说不叫的狗咬人更凶,克里斯托弗担心的是,目前集团正在酝酿更大的阴谋,所以克里斯托弗才越是离不开奥斯曼人,他自己的军队那是能不动就不动。
对于教廷亲自率领的欧洲舰队和克里斯托弗之间的这场战斗,很多人都在关注。表面上奥斯曼人是参与到这场战斗当中,可是因为没有一艘奥斯曼战舰出现在战斗当中,所以奥斯曼帝国是不会承认这场战斗代表了帝国的意志。
可是因为欧洲舰队在战斗当中表现出来的,一直以来的疲软,就让奥斯曼高层,产生了一种想法——是不是可以将这种半官方的战斗,变成一场官方的战斗?
马善被人骑嘛,既然欧洲人在印度的力量如此薄弱,差劲,此时还不动手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这种想法在奥斯曼帝国高层很快形成了一个风潮,而在这个风潮的推动之下,两支庞大舰队,开始在巴士拉云集。
前些时候,班博和拉多波两支舰队的离开让奥斯曼帝国在红海的实力下降了至少三分之一,好在帝国的造血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仅仅是半年不到的时间,一批海军通过陆路抵达了巴士拉。
只要有将领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奥斯曼帝国并不会缺乏战舰和军械,这就是一个帝国的底蕴,当整个帝国都开始为战争而转动的时候,所带来的力量是恐怖的。
半年的时间,巴士拉的造船厂接二连三的下水了几十艘战舰,大大小小的都有,而从陆路赶来的海军官兵们纷纷上了属于他们的战舰,开始了适应性的训练。
在周边的势力看来,奥斯曼帝国的这种行为是在弥补前些时候的损失,只有帝国真正高层和海军当中的将领才知道,他们这次并不是冲着什么红海波斯湾而来,仅仅是从忽然在巴士拉集中的海军官兵数量其实就可以判断出来,这是一次庞大的军事行动,帝国高层的目标就是整个非洲沿岸。
印度是克里斯托弗的印度,这点在库察德转述的,帝国高层的意思当中已经很明确了,毕竟在跟克里斯托弗合作这么长时间之后,帝国高层要是还认识不到科技在战争当中的重要性,那一个个就真是猪脑子了。
从欧洲人手中要高科技武器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况且貌似欧洲人在战争装备方面的先进性,好像还真是不一定就比克里斯托弗更强。
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帝国决定出让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