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对讲机的样机已经被研究所这边制造出来,而且经过初步的测试,功能算是正常的。
“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在看过研究员的展示之后,方杰满意的点头问道。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设备在体积和重量上还没有达到你最初的要求,而且通话的质量会随着距离下降,目前可以肯定在距离超过十公里之后,语音的清晰度会下降到难以听清楚的程度。”
“这个继续加强信号放大器不能解决么?”在这方面方杰还是有所研究的,当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以是可以,不过继续增加的话,功耗和体积重量方面就无法保证了。”
“这个不成问题。”方杰摆了摆手,“短期内我不考虑将这种东西安排到陆军的小部队里,主要还是用在阵地上和战舰上,方便指挥,所以你们说的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我只强调通讯距离和通话的质量,接下来的研究就朝这两个方向发展吧。”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东西呢,再说了,以目前集团的科技实力来说,也不可能在现阶段就做出完美的通讯器材来,只能先追求最基本的功能,等到将来科技发展到可以将其他短板都弥补上的时候,才一步步的向着完美前进。
这是方杰的思路,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家的思维方式,跟单纯的研究员是不同的,搞科研的人嘛,总是希望能够将自己手中的东西做的完美无缺,所以有时候难免会跟现实需求南辕北撤。
不过方杰既然提出了要求,相信接下来研究所会纠正过去的思维方向,让无线电对讲机的研发重新回到方杰希望的道路上,就目前看来,距离出成品应该不会很远。
固然这种对讲机在通讯距离上无法跟发报机相比,但如果放在战场上,就是绝对的大杀器了。
尤其是海战,一支每艘战舰都有对讲机,可以及时得到舰队指挥官命令的舰队,其战斗力天生就比没有这种设备的舰队要高出好几个百分点,只要指挥官不是个蠢货。
只不过距离方杰希望的,南都和吕宋之间能够直接通话这个要求,暂时还达不到,虽然方杰心中有些无奈,可现实就是这样,科技永远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怎么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哪怕再强烈的渴望,也无法做到跳跃式的发展。
刚刚从科研院回到总部,瑟琳娜就又找上门来了,这次她倒不是为了海外第一舰队来的,而是为了她的国家。
虽说现在瑟琳娜已经被任命为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总督,但她皇位继承人的身份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所以无论何时,瑟琳娜都有义务为自己国家的将来而操心。
“铁甲舰的建造技术,这个上次我们不是已经讨论过了么?”
没想到瑟琳娜今天竟然又将这个要求提出来,方杰心中很有些不耐烦,只是考虑到双方目前的关系,总是不好给瑟琳娜脸色看的,而偏偏瑟琳娜又是一个非常有“耐性”的女人,不管方杰的脸色如何变化,她还是坚持自己的称述。
“我们国家的钢铁作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最近提炼出来的钢铁已经快要达到制造铁甲舰的那种质量了。”瑟琳娜说的是振振有词。
上一次方杰去欧洲的时候,伊丽莎白就曾经提出想要购买集团的铁甲舰建造技术,当时方杰就以基础工业水平不过关这点给拒绝了,不成想英国皇室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对这种全新造船技术的追求,在没有大中华集团任何承诺的情况下拼命提升冶炼水平,恐怕暗中也从集团这边学习了不少的冶炼技术,在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发展之后,瑟琳娜才有底气在方杰面前这样。
方杰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心中其实也挺佩服英国人,毕竟在钢铁冶炼方面不停的投入那是需要极大的远见和决断的,相比起来其他国家更愿意将钱投资在目前蓬勃不已的航海上,尤其是对殖民地的开发。
不管是远洋商贸还是开发殖民地,都能快速见效,而且表面上看好像也是大大增强了国家自身的实力。固然,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但与此同时,科技或者说工业更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持续强大的基础。
光是经济强大的国家就如同是一个捧着金饭碗过街的孩子,谁也不能保证下一秒钟会不会有动了歹心的人,一旦动了歹心的人比这个孩子更强大,那么金饭碗就不保了。
相对而言,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很有远见的,要说远洋商贸的能力和开拓殖民地的现状,英国在欧洲六国当中算是排在最后了,可是她并没有因此就盲目的投入,而是清晰的看到了,工业和科技的强大才是未来最大的保障,而集团则是给了伊丽莎白最好的榜样。
虽然能够理解瑟琳娜和欣赏伊丽莎白,但是将铁甲舰的建造技术拿出来,方杰仍旧是不舍的。
毕竟对于现阶段的集团来说,铁甲舰可以说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了,如果集团不打算急需扩张,那么以集团现有的铁甲舰规模和建造速度,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可以保证集团本部的安全。
换而言之,铁甲舰就是集团目前手中攥着的,最大的一个本钱,如果将这个本钱交给别人了,兴许用不了多久方杰就会后悔的。
“女王说了,我们只是要铁甲舰的建造技术,动力技术我们英国是不会强求的,将来我们自己建造的铁甲舰,仍然需要找你们集团采购,所以我们永远都不会是敌人,只会是合作伙伴。”
瑟琳娜这是转述的伊丽莎白的原话,而从这些话当中就可以看出伊丽莎白这个人的情商之高了。如果仅仅是说她和方杰之间,那么有意或者是友情都可以拿出来说道,可是国家和势力之间,什么友情友谊的这些东西就太过于遥远了,遥远到看起来都已经不够真实了。
相反,“合作伙伴”这个词汇就用的非常恰当了。只有当双方始终有着共同利益的时候,那么双方才能和平共处,才能携手前进。
大中华集团手中捏着铁甲舰最重要的动力系统,英国人即便是将来能够自行建造铁甲舰了,但如果没有大中华集团提供动力,那么这个铁甲舰仍旧是废铁,而且会是无比昂贵的废铁。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足以让英国不敢对大中华集团有什么别的想法。表面上伊丽莎白这样说是没毛病的,但方杰却不认为蒸汽轮机的技术会永远的保密下去。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负责任,没有任何一样技术能够永远保密下去,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组织或是国家也不会永远将自身安危建立在某一样技术上。
在蒸汽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集团肯定还会有更先进的东西来代替,或者说,会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努力,将现有的蒸汽轮机推高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你确定你们国家的冶炼技术已经达到标准了?”
“其实这次我过来,是带着一批样品的,只不过前面我没有拿出来。”瑟琳娜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歉意,很显然,她的这种做法有些投机取巧了,先是跟方杰就海外舰队达成协议,而且协议都已经开始履行了,然后她才提出新的要求,这样一来方杰就会十分的为难。
如果她是一来就全部提出来,方杰必定会很轻松的选择其中一两样答应下来,相对而言就会轻松的多。
皱了皱眉头,方杰并没有马上答应,只是告诉瑟琳娜,明天一早带上样品,跟他一起去集团的炼钢厂。
“我完全没想到啊,这个瑟琳娜竟然会有备而来。”
“是有些麻烦,不过其实我倒是觉得,铁甲舰的建造技术如果合适的话,是可以卖给英国的。”
“你这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咯?”方杰笑嘻嘻的望着拉莎。
拉莎也知道方杰不可能应为这种事情而真正生气,所以不慌不忙道:“不,我这是站在我们集团的立场上的。”
“理由呢?”方杰追问道。
“要是我们一直都这么先进,将全世界都远远的抛在后面,那么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全世界的敌人,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嗯?”
方杰忽然之间没了言语,只是深深的望着拉莎。
果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方杰自认为自己在眼光等方面都该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可他还真是没想到,拉莎随口一句话,就彻底的颠覆了他过去对于集团的种种打算。
诚然,有着高科技加身的集团可以不畏惧任何敌人,不管是倭国朝鲜东印度公司甚至是奥斯曼帝国,但是,作为一个必须要在这个世界存在的组织,真的可以对抗全世界么?拉莎所说的那种情况将来未必就不会出现,真要是到了那种程度的时候,方杰是否有对抗全世界的勇气,而集团整体是否有对抗全世界的能力,甚至于集团的成员,他们能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其实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去思考,强大如米国,在后世不也同样需要大批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