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战略转移
卷风2020-12-10 02:063,090

  倭国多银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黄金和白银作为世界货币的流通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华夏大地历朝历代都缺银,还缺铜,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代货币。譬如说官府发放俸禄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直接发放粮食布匹,真金白银的时候那是少的很啊。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缺乏真金白银,所以金银的购买力比起官方规定的货币值来说就要略高一些了,而且在对外贸易的时候,真金白银也往往更容易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足量的商品,只是因为卖家更原因收真金白银。

  大中华集团需要大量的物资来维系集团的生产和运转,除开提高物价之外最好的法子就是坚持使用真金白银来结算,这样容易给商人们带来一个直观的感受——集团很强大,跟这样的组织做生意没毛病。

  方杰盯上的就是倭国的银矿,因为倭国的特殊地址结构,导致倭国的那些银矿相对来说都比较容易开采,只能说隐藏的比较好,很多银矿现在都还没有被倭国人发现而已。

  只要斋藤河二答应方杰的要求,将那些矿区都卖给集团,由集团封锁并且开采的话,那么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集团都不会因为缺乏真金白银而影响到贸易结算,而且持续开采银矿也是一种积攒财富的方式。

  或许有人会说,银矿开发的多了就会导致白银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类似于通货膨胀,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方杰进行过估算,以这个时代全世界普遍的白银提炼方式来说,即便是集团全力开采倭国的银矿,对于全世界的银储量来说影响都不会太大。

  更重要的是,如果感觉白银的数量多了,完全可以放在仓库里储存起来,不拿出来作为货币流通就好了。何况在方杰看来,白银可不仅仅只是用来充当货币等价物这么简单,很多工业生产上白银都能排上用场。

  所以倭国那些银矿的价格还是很高的。

  “就算斋藤家族当真干掉了正亲町和织田信长,又不执行协议怎么办呢?”青云试探着问道。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放楚池啊。”方杰开了个玩笑,顿时让青云乐不可支,好吧,放楚池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楚池想要去倭国折腾已经很久了,就不知道到时候他会不会将平户三岛的事情在整个倭国重演一遍。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肯定要打楚池的屁股!那么多的银矿,没有倭国人当苦力,我去哪里找那么多矿工啊!”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那就等着看倭国的好戏的了!”

  因为方杰一贯的态度,加上倭寇作乱带给大明人的伤痛,青云对倭人的态度虽然没有楚池那么强烈,但也好不了多少,即便将来楚池去了倭国做出什么惨烈的事情来,恐怕青云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送走了斋藤河二之后,方杰的工作仍旧繁忙,科学研究院那边的投入不能减少,同时电气研究所动力研究所的各项新产品需要验收。

  虽然目前集团的资金量仍旧十分紧张,但是对于科研投入方杰从来都不会吝啬。如今现在集团的资金开销重要是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军事的持续投入,这是为了集团的安全,为了能够满足集团开疆拓土的需求,所以是不能停滞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科技研发,方杰坚持不懈的认为只有科研才能避免集团陷入被动,只有科研才能提升集团军备的战斗力。而第三个资金开销方面则是集中在集团员工的供养方面,其实也就是人工成本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方杰是按照后世的观念来核算薪水待遇的,跟这个时代有巨大的差距,所以才会造成人力资源成本进入到集团开销的第三名。

  如果严格按照后世的集团标准来说,如今大中华集团的资本配置情况并不算优良,如果没有不要钱的土地和大量的奴隶支撑,集团的资金链早就出现断裂了。

  在研究过集团的资金情况之后方杰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那个世界里,有人会总结说“资本的积累是血腥的”,看看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仍旧生活富足的那些英伦贵族们,他们的家族之所以能够有诺大的资本,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航海时代,通过海外殖民崛起了大量的资本。

  而方杰如今正在做的事情其实跟那些英伦资本家没什么区别,不管是大琉球还是吕宋满剌加,这些都是集团没有花一分钱购买,直接用坚船利炮打下来的,虽然坚船利炮也算是一种成本,但只要将当地的土著人解决之后,这些土地在短时间内不需要集团花费一个铜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这些土地也就成为了集团的资产。

  如果算上这种资产的话,大中华集团的资产那就十分了不起了。

  但是土地资产并不能给集团带来现金收益,从大明暹罗等地赶往南都的海商也不会花费大笔大笔的银子在南都或者是吕宋购买土地,其实就算他们愿意出钱购买,集团也不会同意,土地“公有制”是方杰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基调,也就是说凡是集团的土地都不能出售给任何人。

  所以现阶段南都能够赚钱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一些先进的生活用品,譬如镜子淋浴器等,军工产品,主要包括冷兵器普通火枪以及配套的弹药,火炮这种战争之王集团是不会出售的,哪怕是以集团的技术,铸造火炮仍旧是一件非常消耗时间的事情。

  从集团现在主要销售的主力产品来看,表面上火枪弹药应该是高利润商品,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譬如说一面面光可鉴人的镜子,或者是通体晶莹的玻璃,真正的成本就是沙子,这玩意儿的成本能够高到哪里去呢?可是最终的成品价格高的让人咋舌,如果不是因为方杰担心出货量太大影响到终端价格的话,光是依靠卖镜子和玻璃就可以让集团赚个盘满钵满。

  相对于别的穿越者在大明境内建立玻璃镜子作坊,还要担心这样担心那样来说,方杰这边就要暴力多了,镜子和玻璃作坊内部出了有限的几个匠人之外全部都由奴隶来进行生产,换而言之根本不用担心技术泄密的问题,只要按照这种模式操作下去,至少在十年之内仍旧没有其他人可以生产出媲美南都的玻璃和镜子。

  当然难道你也不仅仅是只有玻璃和镜子,各种各样生活用品都是南都的主打产品,随着发电机和电气商品的出现,如今南都的商品线正在不断的完善,但与此同时也让方杰感觉到南都的地盘是越来越拥挤了。

  开发吕宋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连集团的中层都知道,集团下一步恐怕就是要开发吕宋了。

  其实前些时候嘉靖那边提出过一个想法,让集团去开发儋州,也就是海南岛。一开始方杰也觉得还可以,但后来认真一想,其实海南岛并没有任何矿产上的优势,相对来说地形反而不如吕宋那样简单,距离大明太近更是一个隐患。

  虽然方杰没有想过要跟大明唱反调,但是他也不会任由自己的家业被大明所掠夺。

  还是坚守那句老话,距离产生美,集团的总部在大琉球方杰都觉得心中不妥当,还是吕宋要安生一些。

  如果不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发动的战争,建设吕宋的计划应该早就已经开始执行了,好在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在吕宋已经投产的两个水泥作坊已经修建完毕并且开始投产。

  水泥这种东西的重要性对于建设一个城镇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吕宋两个水泥厂的正常投产让修路和修建基础建筑的速度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当然这也跟大量的奴隶参与建筑工作有关。

  世人都说吕宋这边的土著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懒,但是经过集团那些专业人士的“教育”之后,现在那些土著人干活快的飞起,工作责任心强烈到可以评选劳模。

  当拉莎“和平”夺取满剌加的消息传回南都之后,方杰立马就下令吕宋那边开始进行基础建设,半年之后开始将集团的总部往吕宋迁徙。

  对于方杰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命令,但是对于集团和下属的各个部门来说,半年时间要完成搬迁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一个感到头疼的人就是欧阳北峰了。

  “你的意思是要在吕宋新建造一个船厂咯?”

  “一个?那怎么可能呢,一个船厂怎么可能满足我们对于船只的需求?我的打算是在吕宋一次性投入建设四个船厂,这还是第一期工程,等我们资金充足的时候,我希望将船厂的数量增加到八个!”

  “好吧,你是董事长,数量你说了算,但是我想问问,抛开成本的因素不说,我们去哪里找那么多的船匠?”

  “咦?咱们不是由很多学徒么?难道他们学了这么久,还不能出师?”

  “这个嘛”说不能出师有些夸张,但欧阳北峰不认为那些学徒可以独当一面了。

继续阅读:第683章:医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海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