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个好东西,人人都喜欢。
可是在皇帝老子面前林石破没胆子调侃,低眉顺眼地说道:“都是那朝鲜王国搞事,如果不是他们派兵去倭国,严重影响了大中华集团在倭国的采矿行动,分红也就不会这么少了!”
“开矿?开矿跟朕的分红有什么关系?”嘉靖瞪眼问道。
“回禀皇上,最近这段时间大中华集团那边一直在跟东印度公司还有奥斯曼帝国鏖战……”
林石破的话头一开,就有些长远了。不过这都是方杰交待他怎么说的,因为有相当的故事性,加上此处只是嘉靖的御书房而不是什么朝堂,没有那些老学究们打断林石破,故事的连贯性有了保障,成天都待在宫中的嘉靖也听着很有兴趣,就让林石破一直说下去。
从东印度公司的偷袭开始一直说到如今奥斯曼那个庞然大物在印度洋和东南亚搅风搞雨,其实奥斯曼真是背了个锅,然而背锅那也是应该的,谁让这些消息根本送不到大明皇帝的手中呢。
“这么说,因为持续打仗的缘故,所以现在集团的利润完全就是依靠倭国开采出来的银矿咯?”嘉靖心中也有自得,难怪老祖宗要禁海啊,看来海上的确是不安全,一会儿这个打一会儿那个打的。
然而转念再一想,这岸上也不能岸上啊,想想自家大明,从建国开始不一样年年在打仗么?刚刚的那个想法好像有些不妥了。随后嘉靖将两眼一眯,心道:帐不是这样算的啊,这陆地上打仗么,不外乎就是一些武器和粮食,可要在海上打仗,那一场战斗下来,光是沉到海里的那些大船,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想来想去,还是不要下海的好,一旦跟那些海上势力打起来,那当真是花钱如流水呢。
“倭国的银矿,产出很高么?”嘉靖换了一个方向思考。
“目前还行,但朝鲜人的军队已经快要威胁到银矿了,如果让他们抢占了银矿,怕是今年年底的分红,那就木有了啊。”
木有了?
嘉靖猛地一拍龙椅护手,“朝鲜小儿欺人太甚!朕本想放他一马,不了他竟然不知悔改反倒变本加厉了!林石破你且退下,待明日早朝,朕要拿朝鲜小儿开刀!”
且不说嘉靖是打算怎样对朝鲜开刀,在世界的另一端,庞大舰队正在陆续进入开普敦港口。
作为欧洲人经营时间长而且力度大的非洲城市,开普敦此时已经很有一些欧洲风貌,这也难怪在后世里开普敦被称为是非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没辙啊,谁让人家一开始就是按照欧洲人的标准来开发的呢?
正是因为各方面的标准都高,所以开普敦的港口才能容纳如此庞大的舰队,密密麻麻的战舰停泊在港口当中,可是将那些隐藏在码头里充当眼线的,各方面非国家势力探子们吓的暗暗咋舌。
这是要搞大事啊,究竟是来搞谁的?不过甭管是来搞谁的,怕都是要小心一些,毕竟这么多战舰,人家在港口里闲着也是闲着,要是一不小心惹到这窝马蜂,那当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呢。
所以舰队停泊在开普敦带来的第一个好处竟然就是让那些平常时候无比活跃的海盗们,一瞬间统统销声匿迹了。
不仅仅是海上的海盗销声匿迹了,就连城市里的小偷小摸也明显减少,毕竟士兵多了,要是万一不留神摸到某个军官的口袋里,那岂不是要被活生生给打死?而且被军队里的人活生生打死,开普敦地方上的那种维持治安的巡逻队是不会管的——人家才是一家人啊。
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肯定不是来非洲旅游的,也不是来开普敦剿灭海盗的,整整八十艘战舰,其中有四十艘是现阶段欧洲的主力舰队,加上林林种种的辅助战舰,可以说这样的阵容如果放在欧洲,足以扫平任何一个国家海上的有生力量。
开普敦本地人大多都知道这样一支舰队是来做什么的。
纳塔尔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整个开普敦,曾经有过几天时间里,开普敦这边的人紧张的不行,一个个都怕东印度公司和奥斯曼在拿下了纳塔尔之后仍然不够满足,直接南下就可以干掉开普敦。
从战略上来说,如果开普敦落在奥斯曼和东印度公司的手中,如此一来就可以将欧洲人彻底的挡在印度洋之外,就算将来双方谈判妥当了,可以和平共处了,只要奥斯曼人和东印度公司仍旧掌控着开普敦,光是收税一年下来都绝对是一笔庞大的收入。
只不过这种假设的前提就是方杰的大中华集团答应,毕竟集团目前在掌控了东南亚海域之后,其大量产出都需要销售到欧洲去,如果开普敦在奥斯曼人手中,那每年同样需要支付庞大税收。
在平常时候,欧洲六国之间并不融洽,为了利益每个国家都在拼命的排挤他国,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像这样凑出来一支庞大的舰队,在正常情况下也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这次不同,奥斯曼人的行动让教廷感到了紧张。
理论上来说,奥斯曼人在印度洋的行动不应该跟教廷有什么冲突,但教廷,尤其是这个时候的教廷,那是有着非常的野心。差不多大半个欧洲的信徒早已经不能满足教廷的野心,他们希望拓展出更多的教徒,那就只能往欧洲之外的地方打算。
非洲的人口虽然不少,但智商各方面实在是太差劲了,文明程度也低的让人咋舌,所以教廷从来没有将非洲黑人当成潜在的信徒,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印度和文明程度更高的东方。
关于东方大明帝国的情况,教廷在很久以前就开始收集了,甚至第一批抵达大明的葡萄牙人当中,就有教廷安排的神父。
只不过印度也好,东方的大明帝国也罢,都是有本土宗教的,尤其是在大明帝国,不仅仅有本土的道教,而且还有千年前就开始传播的佛教,教廷来的实在是太晚了一些。
不过这些对于教廷来说都不是问题,信仰不论早晚,关键是要看人们信不信,而所谓信不信,在教廷的人看来那就是实力的问题,只要教廷能够展现出足够强大的实力,能够代替神保护好神的子民,那么愚民们自然就会崇拜神,主动加入进来成为信徒。
可是如果说让奥斯曼人控制了印度洋,到时候印度洋周围的人就会成为奥斯曼宗教的信徒,更不用说道路的阻断很有可能让教廷的传教士们难以登上东方的国土,这是教廷绝不希望见到的。
正是因为有教廷组织,欧洲六国心中再怎么不甘也必须要听教廷的命令,再说了,不管六国内部之间究竟闹腾成啥样子,那都是自家关起门来的事情,瓜分世界必须是欧洲六国也只能是欧洲六国。
至于说现在势大的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六国的皇室们看来,壮大只是暂时的,等到教廷和六国的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完全可以将奥斯曼帝国彻底击碎,到那个时候,就是教廷的荣光照耀全世界的时候了。
原本还想等奥斯曼再蹦跶几天,可是现在奥斯曼人将手伸到了印度洋,那就必须要出手,将这支捞过界的爪子砍掉。
至于说砍掉这样一支爪子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不好意思,教廷也好,六国的王室也罢,他们是绝不会在意的。
正常情况下,三五艘主力战舰加上七八艘辅助战舰就是一支舰队的标准配置了,像这次停泊在开普敦的舰队,整整四十艘主力战舰的规模,哪怕是放在欧洲都是不曾有过的,外表看起来十分的可怕,但统领起来却是非常的困难。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先进的网络通讯无线电铜须,所有的命令传达和情报汇报,都只能采用落后的方式,这对于负责管理舰队的将领来说,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一百多艘战舰在开普敦修整了差不多一个礼拜,终于开拔,进入好望角海域,直接向着纳塔尔的方向冲去。
既然奥斯曼人和东印度公司抢的是纳塔尔,那么当然就先用纳塔尔来小试牛刀,祭旗。
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抵达开普敦,想要封锁消息那是不可能的,奥斯曼和东印度公司也是早早就得到了消息。
问题是知道这个消息是一回事,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应该怎么办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教廷这次当真是下了决心,否则也不会安排如此庞大一支舰队过来,上百艘战舰,而且都是欧洲精锐的国家舰队,这跟当初“让”率领的联合舰队又有很大的区别,奥斯曼和东印度公司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那肯定是要吃亏的。
可惜这些天不管是克里斯托弗还是库察德都没有坐镇纳塔尔。克里斯托弗回到卡利卡特,继续当自己的印度总督,至于说库察德,则是带着最近几场海战情况,回去找索鲁库汇报去了。
即便是拿下了纳塔尔,但是前面海战的损失也无法规避,库察德在醒悟之后也知道自己最大的依仗是什么,如果不早点回去抱好大腿,等到将来怕是要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