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矿区危机
卷风2020-12-09 03:433,106

  柯钦港被拿下的消息被送到勃固,全场一片欢呼,方杰在大家的祝贺声中微微送了一起口气。

  在出征之前他就曾经跟楚池讨论过,如果从战略角度来看,此时进攻锡兰和柯钦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无论是目前集团的兵力还是各方面的准备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楚池其实也能理解方杰的意思,哪怕他过去只是一个小兵兵,但在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战斗后,楚池已经成长起来了。

  对此方杰倒是不会觉得惊讶,回想他曾经生活的那个世界那个时代里,当年带领人民撵走侵略者,建立国家的老一辈将军们,又有几个不是从小兵兵开始的呢?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是对的。

  从理智上来说集团不适合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动对东印度公司的进攻,或许也可以说是对前些时候东印度公司发动战争的一个报复,哪怕东印度公司在他们挑起的战争当中并没有占到任何好处,甚至还丢了整个孟加拉湾,可是对于集团里的员工来说,他们内心之中早就已经期盼着集团能够反攻东印度公司了。

  不管是集团的普通员工还是士兵,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用这种精神在支撑着自己努力的去工作。

  哪怕集团本身给的福利待遇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也给每个集团的员工规定了足够的休息时间,但事实上为了能够让集团发展的更快,大量的集团员工几乎是没有什么多余的休息时间,只要工作岗位允许他们加班的时候,他们都自愿留下来加班,甚至于不要加班工资他们也愿意加班,尤其是在军工一线工作岗位的工匠们,他们希望能够建造更多的战舰生产更多的军械给前线的将士,让他们可以保护自己,打败敌人。

  在这种由下至上的气氛的推动之下,方杰才不得不安排了这一场战斗,而在他的计划当中,这场战斗也就是以柯钦为最终目标的。

  从这点上来说,克里斯托弗的分析是十分精准的,因为大中华集团目前的实力,作用印度的柯钦锡兰两个港口就已经是极限了,即便是拥有了铁甲蒸汽轮机和无线电发报机这两样黑科技,大中华集团现在的战线也拉的太长太远了。

  当大家都在欢呼着战争胜利的时候,方杰脑海中却在想如何将这种胜利的果实稳定下来。

  想要让集团在这两个港口长期驻军其实是不现实的。集团到现在为止拢共才多少人?即便是将老弱妇孺都算上也没有超过二十万。

  二十万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是非常多了,但实际上如果按家庭数量来算,也不过就是三万户。

  三万户家庭,其中只有成年男性才是集团主要生产力,而这个家庭的妇女要么是在家中全职,要么最多就是承担一些比较低体能的劳动,譬如说缝纫啊,印刷啊,如果说女性能够有一点文化知识那就更好一些,可以在低龄教育岗位工作,也算是解决一部分岗位缺口。

  然而在这个集团人口总数上,集团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人!

  相当于百分之十的军民比例,除了是在中原无主时期会达到这种比例之外,几乎很难看到了,相对于一个势力来说,这样的军民比例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不是因为集团有强大的盈利能力,早就会被这样高的军民比例给拖垮了。

  更不用说集团在方杰的思想指导之下,一直强调用高科技武装士兵,尽量降低士兵在战斗当中的损失,故而集团的士兵数量跟国家级的敌人相比或许不算什么,但真正投入到每个士兵身上的经费那是相当高昂的。

  最简单的说,奥斯曼帝国一艘巨型排浆帆船的造价不会超过五千两白银,这五千两白银的成本分摊到超过六百的船上人员头上,每个人也就是不到十两白银。

  而以集团“洞天福地”级战舰为例,一艘新式的洞天福地级战舰,建造成本是肯定超过一万两的,而船上的作战人员数量不足一百五十人,换而言之一个士兵身上就投入了接近一百两的成本。

  而这个一百两的成本还没有计算每个士兵的培养成本和武装成本。

  所谓培养成本就在于奥斯曼这些国家的士兵,根本不需要读书认字,只要有力气能够挥动武器就可以上战场。可是集团的士兵,尤其是海军,仅仅只有身体上的条件是不行的,越是先进的战舰,就越是需要操作它的士兵掌握专业的技术,而想要掌握专业技术,基本的文化知识是要有的。

  在整个社会都缺乏基础文化教育的时候,集团不能指望直接从社会上招募有基础文化知识的人进入军队,就只能从招收的士兵当中进行培养,这当然是要消耗大量资源的。

  总的来说,集团的士兵都是金贵的,尤其是一些技术性的兵种,那更是几乎等于其体重的——至少是白银的价值了。

  这样培养出来的军队,方杰当然不会当心其战斗力,问题是哪怕就死一个,那也很让人心疼啊。

  进攻东印度公司的锡兰和柯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集团上上下下的情绪,另外一方面也是方杰的一种试探,他甚至在楚池出征之前就再三的叮嘱过了,假如说在战斗当中出现了什么比较危机的情况,那就一定不要恋战,以保存实力为重。

  虽说现在集团建造战舰的速度,因为吕宋六个造船厂的竣工而已经稳定下来,但造船本身是需要时间的,又不是玩游戏只要鼠标一点,战舰就从船厂里开出来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集团的海军也在进行调整,过去建造的那些高速炮艇,如今全都被下放到南都吕宋等地的海防巡逻队,逐渐退出正儿八经的海军序列。

  目前集团总共有四个正式编制的舰队,南北舰队和直属海外,其中直属舰队是目前集团重中之重打造的,可谓是集中了整个集团的全部力量,但即便如此,楚池出征东印度公司的舰队仍旧不是他直属舰队的班底,而是整个集团拼拼凑凑才弄出来的。

  集团需要的时间,方杰认为,要是能够再有个三五年的时间,他就真的是放心了,至少在海上力量这一块,集团不会输给任何人的。

  可希望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北方,倭国的战争渐渐滑向方杰不希望看到的一头。嘉靖始终没能争取到给朝鲜国发去通牒,逼朝鲜士兵退出倭国,这就导致斋藤龙兴和松浦隆信两人接连吃亏,哪怕古娜率领的佣兵团都已经正大光明的参与到战争当中了,但能够起到的作用仍旧不大,毕竟佣兵团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集团开矿的队伍的安全,而不是替斋藤龙兴和松浦隆信打仗。

  朝鲜军队直接对矿区发动进攻的时候,佣兵团可以参战,但如果朝鲜军队绕过矿区去直接攻打斋藤龙兴的队伍时,古娜就感觉很难办了。

  按照规定这种情况下她是不应该让佣兵团参与战斗的,毕竟抢地盘是倭国人自己内部的事情,集团需要严格尊重“不干涉别国内政”这样一个基本外交条例吧。问题是,斋藤龙兴这狗家伙不够争气,又或者说有时候根本就是这狗家伙的计谋。

  面对朝鲜军队的时候,斋藤龙兴的军队要么就是真打不过,要么就是暗中保留实力缓缓后退。

  假如说整个矿区周边的斋藤龙兴的军队都被打走了,虽然天皇军队和朝鲜军队没有直接攻打矿区,古娜率领的佣兵部队也没有出手的理由,可是等到矿区周围都是天皇军队和朝鲜军队的时候,矿区怎么办?

  都已经陷入敌人的包围了,都已经“深入敌后”了,矿区里的人能够安安心心的挖矿生产?就算是能够挖矿进行生产,那提炼出来的白银,特么的也送不出去啊!

  事实上不管是送出去还是需要的物资拉回来,真要是跟斋藤龙兴失去了联系,周围全部被天皇军队所占领之后,矿区就真的是很被动了。

  所以古娜有时候是不得不派出佣兵团去帮斋藤龙兴打仗,但佣兵团如果参与的太多,又会让斋藤龙兴这厮产生依赖心理,或者说斋藤龙兴这厮其实原本就是这样想的,他就是希望逼着佣兵团出手,毕竟要说佣兵团的战斗力,至少是斋藤龙兴的五倍左右。

  每次古娜率领佣兵团出手,几乎都能将天皇军队和朝鲜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只不过古娜的任务就是守好矿区,最多也就是在矿区五十里范围之内进行战斗,超出太远就不去了。

  就在柯钦被楚池拿下来的前两天,方杰还接到古娜送来的消息,说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了,如果说再不能拿出一些方案来,搞不好矿区就真要成为“敌后占领区”了,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是有佣兵团保护,但是因为跟外界的通道被中断,物资进出将会成为巨大的问题,到时候矿区肯定会出问题的。

  古娜是希望集团能够尽快做出决定,要么就是加大对斋藤龙兴等人的支持,加强他们的战斗力,要么就是集团直接派出军队占领矿区。

继续阅读:第789章:招标制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海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