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珊瑚树
卷风2020-12-10 03:413,114

  织田信长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如此,从骨子里来说他是不相信任何人的,不是不愿意相信任何人,而是他根本就没法相信任何人。

  有一种人天生就无法相信任何人,所以织田信长也不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个,他这一类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三国时期的曹阿瞒。曹阿瞒的猜疑心严重到了何种程度简直就是世人皆知,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文人的好恶带来的结果,实际上曹阿瞒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恐怕后世谁都说不清了,因为大家都是拿着一本书在研究,你研究你的书,我研究我的书,然而书这种由人凭借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做到真正的客观,其中不知道掺杂了多少个人情绪在里面,所谓的真实记载也不过就是一个自我标榜罢了。

  织田信长也很喜欢研究历史,他认为想要变成一个成功的人,就不能不学习历史,以史为镜这句话在织田信长看来十分有道理,所以他不仅仅喜欢研究历史,而且还喜欢研究历史人物。

  在织田信长心中最佩服的人莫过于曹阿瞒,或许这跟两人的性格想象有关,连带着织田信长也就将曹阿瞒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当成了他自己的座右铭。

  既然有这样的座右铭,那便充分说明了织田信长这个人的本性是怎样的,不管是在跟正亲町其他大名又或者是跟朝鲜王朝的交道当中,织田信长都抱着十二分的恶意,凡事总先预估最坏的情形,按照最坏的情形来做准备。

  未算胜先算败,一个成功者若是有这种心思,那还真是不容易失败,因为已经预见和有所准备的失败,那还能够叫做真正的失败吗?

  在织田信长看来,李峘能够做出的决定不外乎就是两个,要么就是接纳徐龙的同时继续跟倭国合作,只不过有徐龙撑腰说话能够硬气一些,而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在徐龙的支撑下撕毁协议,继续与倭国为敌。

  如果说李峘真要跟倭国为敌的话,织田信长还是会觉得头疼。过去,平户三岛可以说是倭国在海事方面的展现平台,凡是不公开对外的海上行动几乎都是通过平户三岛来进行的,可惜为了抵抗大中华集团的压力,织田信长毫不犹豫地将平户三岛给放弃了。

  但倭国真的就没有海上力量了么?

  不管是谁,要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就错了。

  诚然平户三岛很擅长海战,而且下属的倭寇众多,但实际上平户三岛并不能代表整个倭国的海上力量,过去平户三岛出名是因为那些倭寇总是打着平户三岛的名头,在朝鲜大明海岸线上东搞搞西搞搞,以至于平户三岛的名声早就已经臭不可闻了。

  织田信长不需要这样的名声,他既然想要掌控整个倭国,就不愿意自己掌控的国家在“国际”上臭不可闻,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千辛万苦却抢回来一坨屎似的,十分闹心。所以织田信长才会借着朝鲜王朝的手把平户三岛给清洗了。

  名声已经随着那些冤魂消散了,而平户三岛的土地却还是存在的,只要过上几年或者是十来年的功夫,等到大家都差不多已经开始淡忘的时候,就可以重新移民去平户三岛的土地,织田信长甚至都已经规划好将自己手下掌控的平民移居去平户三岛,那样一来织田家族实际掌控的土地不仅更多,而且还平白增加了一个极好的港口城市,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枭雄之所以为枭雄,就是因为普通人走一步看一步的时候,人家枭雄是走一步看三五步。

  相比之下其实英雄反而不如枭雄了,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大家都说“时势造英雄”,换而言之,英雄本身可能从来就没有什么算计过,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大多数时候是无心为之,凡是有心为之的,大概都会被归为野心家,也就是枭雄了。

  真正的枭雄其实从来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因为真正的枭雄眼光总是放在那万人之上的位置而不是已经被他踩在脚下的普罗大众。普罗大众的眼光能够杀死织田信长么?肯定是不能的,那么织田信长就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些细节上花精力。

  “来人啊,给我准备两树红珊瑚。”

  珊瑚可是这个时代相当贵重的礼物之一,也只有坐拥海域的国家,而且还不是所有有海域的国家都能在国内找到品相上佳的珊瑚,毕竟真正成型的珊瑚往往是在比较深但是清澈见光的海底,采集这种珊瑚不仅仅需要运气,同时还需要技术。

  就如同采珠人往往寿命不长一样,采珊瑚的人同样要冒着巨大的风险,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死在大海之中,而有些时候则是眼睁睁看见海底的珊瑚,却根本采不上来。

  织田信长手中当然有很多品相上佳的珊瑚,而这些珊瑚都是别人进贡给他的,他肯定不会自己去采集珊瑚。事实上这个世界被采集起来的珊瑚要比方杰曾经生活过的那个世界要多的多,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结果,还是跟武功修炼有关。

  普通人想要采集深海区域的珊瑚肯定是艰难的,拼着性命也未必能够完成,但是让武道修炼到一定程度武者去,无论是在水下闭气时间还是对抗海水压力方面,武者都完胜普通人,采集起珊瑚自然是要容易的多。

  但不管怎么说,在二三十米深的海水当中采集珊瑚始终还是有困难的,即便不用担心呼吸和水压,那还有各种各样危险的海洋生物困扰,哪怕就是以方杰目前的祭气境水准潜入二三十米海水当中再跟一头鲨鱼或者是一条剧毒的海蛇缠斗,他也是没有三成的把握能够逃出生天。

  而凡是能够被送到织田信长手中的珊瑚树,那都绝对是精品之中的精品。

  就说织田信长手下给他拿出来的两盆珊瑚树,一盆高约两米,通体火红,整个珊瑚树的形状也是神似火把,仔细去看珊瑚树上看不到任何人工修剪过的痕迹,换而言之这火把的造型还就是天然形成的。

  这就不容易的,要知道珊瑚树一般都是成片生长,而且受到洋流的影响,珊瑚树的轮廓都是如同波浪似的起伏不平,很少有像这样单独一个火把造型,加上正好又是火焰红色,当真是让人看着就觉得珍惜非凡。

  而另外一盆珊瑚树则是天空般的湛蓝。

  蓝色的珊瑚,那是相当相当罕见的,就如同是在海上看见一头白色的海豚一样,如果用科学的理论来推断,这种蓝色的珊瑚就等同是一种变异的存在了。

  珊瑚虫发生变异其实还是很常见的现象,毕竟是低等生物,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异,但是一整个珊瑚虫族群都发生变异,那就很稀罕了。

  当然,织田信长不知道什么叫做生物变异,同样,将这盆珊瑚树送给织田信长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只是觉得罕见,而罕见的珠宝那就价值连城了。别说是在倭国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哪怕就是在大明的京城,那个达官贵人遍地的地方,这样两盆珊瑚树照样能够引来诸多惊叹。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宝贝,织田信长却打算送人了。

  “装箱,等我附书一封,然后便送去朝鲜,给他们明宗。”

  最终织田信长还是不愿意冒险,他要用自己的手段跟李峘交好。从他的这个决定来看,更加证明了其本身的枭雄属性,正所谓“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成为敌人”,织田信长相信大中华集团跟倭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他不愿意两面受敌。

  “不要被织田信长那个人迷惑了,虽然我曾经跟倭国人有过交道,但是我从来就不喜欢倭国人,他们就是一群养不熟的狼,白眼狼!”

  如果方杰听到徐龙的这番话,那肯定是会大加赞赏,毕竟说的太对了,堪称“英雄所见略同”。

  “徐将军此话,是不是表示本王不该跟倭国人结盟呢?”

  李峘眉头微微皱起,他在徐龙面前也没有摆什么架子,不仅给徐龙赐座,而且还让人给徐龙摆上了茶水,这种待遇徐龙可是不曾有过,哪怕朝鲜王朝的国王或许还比不上大明的一个三四品官员,但毕竟人家是国王啊。

  一想到这个徐龙就觉得自己这次总算是选对地方了,在克里斯托弗手下受的那些气,这会儿也都舒坦多了。

  因为心情好,所以徐龙在面对李峘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心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心中有什么看法也都不做隐瞒,尤其是李峘说到织田信长给他送来珊瑚树,希望两国之间的友谊能够“像富士山那样万古长存”的时候,徐龙对此则嗤之以鼻。

  “宁愿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相信倭国人的嘴”,徐龙是如此概述倭国人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从来不讲情义就是徐龙对倭国人的唯一看法,至于说李峘究竟要不要跟倭国合作,在这个事情上徐龙却显得有些犹豫。

  “如果大中华集团跟东印度公司的对抗,最终大中华集团输了的话,或许我们还是需要倭国的。”

继续阅读:第659章:目的明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海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