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的海军竟然真的插手这件事情了?”
如果是普通的船只,将消息从勃固送到吕宋所需要的时间差不多已经足够奥斯曼海军舰队跟楚池打上好几个来回了,哪怕消息发出来的时候奥斯曼舰队还在加尔各答。
事实上即便是用最快的高速炮艇将消息送出来,如果不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阻止了拉多波前进的步伐,说不定方杰收到消息的时候双方也都已经打起来了。
只不过方杰也不敢保证自己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前线究竟有没有打起来,他陷入沉思当中,然而周围的人却以为他是在为战事担心。
“奥斯曼海军舰队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楚司令打仗那是一把好手。”
“可不是么,凯旋号加上东海山号,来再多的木头帆船都不够看呢!”
“就是就是,他们的小炮弹怕是还不够破防的。”
……
破防这个概念是当初方杰无聊的时候说出去给大家听到了,后来大家认真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也就朗朗上口,时不时拿出来炫耀炫耀,尤其是周围有不懂的人,听到如此“新鲜”的词汇连连追问,负责解释的人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无形装逼最为致命嘛。
“你们都在说什么呢。”方杰皱着眉头不由自主地笑道:“我不是在担心楚池那边的战况,以他手中掌控的舰队,即便是不能将奥斯曼打的抱头鼠窜,至少双方平局应该是没问题的。”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方杰心中也不是太有底,奥斯曼人的海军舰队究竟是怎样一个情况方杰并不知道,也没有研究过,他对于奥斯曼海军唯一的认知也就是喜欢用排浆帆船,而且是越造越大的排浆帆船。
关于排浆帆船的优缺点,不仅仅方杰自己知道,甚至当初他还跟欧阳北峰和欧阳南山兄弟认真的讨论过,有一段时间为了尽快的“暴船”,方杰甚至想过建造一批排浆帆船作为协助作战的舰种,只不过被欧阳南山给阻止了,在欧阳南山看来,造那种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战船意义不大,尤其是在没有足够划桨奴隶的情况下,总不能用宝贵的士兵去充当划桨奴隶吧?
事实上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方杰很快就放弃了研究排浆帆船的事情,只因为跟蒸汽机作为动力相比,排浆帆船的效率比实在是太低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转了一圈竟然还是要跟排浆帆船打交道,而且奥斯曼的舰队肯定不会是来旅游的,最大可能就是来跟集团交战,至于说派来使者,这种可能性也太低了,一方面大中华集团跟奥斯曼帝国并没有任何往来,第二方面嘛,如果是使节来访,肯定要先派出一个小型的舰队来进行联络,哪有这么大张旗鼓开着军舰来的?
“董事长,虽然我们相信楚司令的能力,但是不是也要做好准备啊?东南亚舰队如今也都整备的差不多了。”
“是啊是啊,叶司令他们的舰队也马上要回来了。”
“董事长,我们海外第一舰队也已经完成轮训了,对于奥斯曼海军,我们第一舰队最有经验。”就连拉莎都忍不住站出来请缨,结果被方杰狠狠的给瞪下去了。
“北峰,庐山号完工了么?”
方杰捏了捏鼻梁,这个动作可以让人眼眶周围的神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在感觉脑子费劲的时候用用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完工了啊,南山正在跟庐山号一起过来呢。”欧阳北峰信誓旦旦的说道,虽然他也只是从上次欧阳南山来的书信当中确定庐山号可能出发的时间,但有些事情并不是说啥时候能够动身就啥时候能够动身的。
“那就这样吧,大家先等等,后续应该还有消息,等到庐山号主力战舰抵达吕宋之后,我们再根据情况作出安排吧。”
方杰做出了最后的判断,战争毕竟不是儿戏,尤其是奥斯曼帝国,说实话这个名头还真是吓到方杰了,可能是因为一贯以来的印象吧,方杰总认为只要得罪了奥斯曼这种国家,那双方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问题是奥斯曼帝国怎么会忽然对大中华集团感兴趣的呢?想来想去,方杰觉得唯一的可能就是东印度公司了,那个该死的克里斯托弗从来不会做什么好事,只会坏事。
“你们两个先回去吧,我去一趟研究院。”
作为集团最为重要的部门,研究院在吕宋的优先等级甚至是超过了造船厂和董事长宅邸,只是因为研究院占地面积和建筑物数量实在是太多太复杂,所以哪怕是到现在也不能说是整体完工,只能说相对重要的部门都已经搬进了各自的工作区域。
进入研究院的大门,方杰心中就颇有些感慨,果然是在白纸上画图要容易的多,相对于南都那种狭窄的地形来说,吕宋城边上直接画出来大片的土地作为研究院,实在是有够开阔,至少可以保证不同种类的研究工作不会相互干扰,而处于角落,被绿树红花所掩映的研究员住宅区更是得到了最好的保障,不管是噪音还是空气污染都被隔绝到了最低的程度,能够保证回家的研究员们得到最好的休息。
为了提高众多研究员的工作热情和效率,方杰在设计这个住宅区的时候就选择了后世的大锅饭模式,或者说是大企业模式。在住宅区里不仅仅有三个大食堂,可以满足所有研究员包括家属们的伙食问题,就连幼儿园小学医院和一些娱乐场所都是配套的。
之所以只修建到小学,是因为按照现在集团的规定,但凡是男十四岁女十二岁以上就必须要离开小学进入集体生活的中学,全封闭式管理的中学更适合对于这个时代的教书育人,在集团的中学不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所有的一切都是校规为基准,学校也不会因为谁的成绩不好或者是违背纪律就开除,凡是表现不好的将会被重点关注,换而言之就是“不放弃不抛弃”。
总之一句话,集团的人口有限,即便是多花费一些功夫,方杰也允许出现浪费的现象。
前几天方杰还去参观过研究院的住宅区,不过他今天不是来住宅区的,他是来找一个研究院刚刚才成立不到三个月的部门,这个部门的名字叫做“微电子研究所”。
如果是一个跟方杰同样穿越来的人,一看见这个名字就知道方杰想要做什么的,可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真正有资格接触到“电”这种神奇能量的人都屈指可数,就更不用说“微电子”这种更加高精尖的东西了。
虽说这个研究所的名字叫做“微电子”,不过方杰真没有想过要研究出电脑芯片这些划时代的玩意儿,事实上就算是他能够记住后世那些资料,但除非是真正内行的人员,而且还还要配套的工艺设备,否则也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完成电脑的制作,甚至就连电子计算机的鼻祖,电子管计算机都很成问题。
好在方杰没有去想过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之所以组建这个部门,仅仅只有一个目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无线电发报机给弄出来!
身为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的人,如果一辈子都要只能书信传递消息当中生活,那无疑是很悲剧的,甚至给方杰的感觉好像整个人都是聋子和瞎子。
想要那种多种多样的电子通讯不显示,但如果说是不需要架设线路就能通讯的手段,那么最好视线的无疑就是无线通讯了。
相比光纤网络什么的,无线电信号能够承载的数据量肯定是相当有限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传递足够重要的信息,那么用无线电信号则是完全可以的。
历史上无线电传输信号究竟是谁发明的还有些争议,但终归是三四百年之后,方杰其实一开始也没有信心,微电子研究所里的人究竟能不能按照他所做出的描述,成功的将无线电信号机给做出来。
好在目前集团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电力的问题,不管是蒸汽机还是水力发电,总之集团是可以提供电能的,加上简单的变压设备,无线电发报机的一个要求满足了。
至于说第二个要求,玻璃真空管,从技术上来说也不是问题,经过这两年长足的发展,集团在玻璃工业上的进步那是有目共睹的,毕竟只要玻璃工厂熟悉一种技术之后,方杰很快就能提供出下一代技术的升级思路,从而促使集团玻璃工业不断的升级换代,说句不夸张的话,目前集团在制造玻璃的工艺水准,起码领先了集团以外一百年。
“董事长好!”
“董事长好!”
相对于研究院以外的人,在路上碰见方杰的时候,那些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员们往往显得更木讷一些,最多也就是让开道路站在旁边向方杰道一声好,什么溜须拍马的行动在这些研究员身上是看不到的,更有甚者,怕是脑子里一直在思考什么难题,对于擦身而过的方杰更是熟视无睹。
好在方杰是真不在意这些,研究院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然就是不断的拿出高科技啊,其他的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