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个穿越者的立场上,如果不是因为在穿越之后有那种堪称超级计算机一样的记忆力,方杰肯定没法做到今天这种地步,任何一样新生事物的出现背后都必然有其发展的背景,需要有大量的资源来进行堆砌,需要有一个很长的演变过程。
然而这一切在方杰那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面前都不是问题。
譬如说一个在后世已经被淘汰,而且看起来很简单的无线电通讯技术,几乎可以说是没有门槛就可以玩的东西,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却仍旧不简单。想要完成无线电通讯设备的制造,首先需要有电,然后还需要在冶铁玻璃制造等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出来,就算勉强做出来,也不可能像此时出现在方杰面前的这台最终定型的无线电发报机一样,已经完成了超过三十公里距离的通讯测试,结果表示三十公里无压力。
虽说没有进行更长距离的测试,但是根据数学院那边进行的推算,这样一台设备信号传输上百公里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因为地球的形状问题,在超过一百公里之后信号就会衰减的十分厉害。
理论上来说电磁波信号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利用大气层当中的电离层就可以反射无线电信号从而达到这个目标,可那只是理论上而已,事实上要以目前集团在无线电方面的技术储备,达到这个标准恐怕还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方杰也没有强求现在就能造出最强力的那种无线电发报机,无线新信号能够传输上百里他已经很满足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生产尽量多的无线电发报机,来进行组网。
“组网”这个词看起来好像十分的新潮,但实际上并非是网络时代的专用名词。说起来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在几百年之后的欧洲,无线电通讯方式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为了让消息能够尽快的传递,欧洲人特别有才的发明了一种叫做“摇臂机”的玩意儿。
这东西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风车,反正欧洲人也喜欢建造那种巨大的风车,相信但凡是对欧洲有所了解的人,都对风车那东西有印象。
摇臂机就是把风车的扇叶换成了两条“胳膊”,有两个活动关节的胳膊,然后按照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来变幻两条胳膊的造型,每一次固定动作则是代表一个字母,没错,每次固定一个动作仅仅只能代表一个字母,然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组成一个单词,最后再用单词组成一句话。
说到这里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摇臂机的通讯效率是何等的低下了吧?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摇臂机和相邻摇臂机之间彼此能够看见,两台摇臂机之间的距离还不能太远,而且一台摇臂机还需要至少两个娴熟的工人才能操作。
即便是抛开设计和建筑摇臂机的成本不算,通过摇臂机发送一个字母的成本都高达当时货币125元,换句话来说如果是一个完整的简单信息,通过摇臂机发送,排除各种不成功的情况,其成本都高达上千元。
这是一个异常恐怖的数字,但即便如此恐怖的传递成本,在摇臂机出现的时代,法国人仍旧以巴黎为中心修建了纵横两条摇臂机通讯线路,成功的组网了。
这种笨重的通讯方式其实并没有延续太久的时间,变被不久之后出现的无线电通讯给淘汰了,但不管怎么说摇臂机还是在人类通讯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虽然其成本远远超过了中国古代就开始使用的烽火台,但要说传递信息的准确性,相比烽火台仍旧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倒不是说方杰要去学习弄什么摇臂机,无线电通讯技术都已经掌握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第一批就生产个一百台吧。”方杰在确定了这种无线电发报机的性能之后,直接给出一个生产数量来。
研究所里有人不理解了,虽然发报机这东西的成本不高,尤其是在进入量产之后,一台发报机的成本甚至不超过五十两银子,但这玩意儿本身是没法运转的啊,还需要匹配的发电机组才能运转,换而言之一百台无线电发报机就需要配套一百台发电机。
以目前集团的生产能力来说,一百台专门用来匹配无线电发报机的发电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你们想岔了。”方杰指着量产样机道:“首先你们能够保证这东西在使用过程当中不出任何问题?”
这个当然不能,谁都不是神仙。
“所以如果拿出来使用,重要的通讯地点必须要准备至少两台,以保证其中一台出问题的时候,另外一台能够继续工作,保证信息不中断,是不是?”
方杰的话让那些研究员无法可说,毕竟考虑不如方杰周全啊。
“其次,出海的舰队,旗舰上至少要准备两台对不对?今后我们舰队的旗舰肯定都是铁甲蒸汽战舰,发电不是问题,另外还需要一艘备用通讯舰,万一在战斗当中旗舰的通讯受损了呢,这种事情未必就不会出现?所以一个舰队至少要准备五台,第一批生产一百台,那是因为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近期内继续突破,争取提高无线电发报机的稳定性和功率。”
听完方杰这么一说,那些脸上刚刚充满喜色的研究员们一个个都不说话了。是啊,任重而道远,他们才刚刚在无线电这个新生行当上迈出第一步,将来的路还长着呢,哪里有骄傲的资格。
“保证完成任务。”
研究所这边的人向方杰保证,方杰则是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抓紧时间的同时要保证质量,尤其是上舰的无线电发报机,一定要考虑到防水和防腐蚀方面,否则在关键时候,一台出了问题的无线电信号机,有可能会毁掉一支舰队,甚至是让我们集团承受巨大的损失,你们肩膀上的任务的巨大的,不能掉以轻心啊!”
“请董事长放心,我等将仿效秦时制度,每个工序的匠人都将在发报机上留下自己的姓名,问题出在谁身上,就追究谁的责任!”
“好,我详细你们一定可以做到,加油!”
虽说秦朝距离现今已经十分遥远了,对于那个朝代发生的事情,大多数人也不记得,可秦之所以能够灭六国,凭借的并不仅仅是军队强大,还有军械装备和军事纪律方面的原因。
可以说,整个秦朝的军械装备冠绝六国,历史上有传闻,说秦朝就是得到了墨门的支持,所以才能够在军械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光说弩弓,后世经过发掘后证实,秦在灭六国的时候军队里使用的弩弓有效射程达到八百步那么远,而秦国士兵使用的青铜剑,在保持强度的情况下,可以比其他国家的长出一半来。
而当时秦朝实行的制度就是工匠实名制,每个工匠经手的产品必须要打赏自己的名字,一旦前线使用的时候出现非战斗损坏或者是不达标的,回头生产的工匠就要被砍掉脑袋。
研究所里的这群人当中怕也是有了解过秦朝历史的人,否则也不至于会提出这样一个方案。虽说集团方面肯定不会出台产品不合格就砍脑袋这种规矩,但是作为对匠人的一种约束,也是挺不错的。
“夫君,为何如此重视这个无线电发报机呢?”
因为今天涉及到量产,所以方杰专门带着林小云过来,主要是核算接下来要给微电子研究所拨付多少的资产,既然林小云已经是在负责集团的主要财务工作,跟着来实地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
在林小云看来,一台无线电发报机纵然只需要五十两银子,但是一百台那就是五千两银子了,更不用说还需要培养能够使用无线电发报机的专业人员,还有配套的设施等等,真要让这一百台无线电发报机,怕不是集团要出好几万甚至是上十万两银子的费用。
“小云啊,那如果你想我的时候,让你出一百两银子马上可以听到我的声音,你是愿意呢,还是不愿意呢?”
“这个……人家不好说。”
好吧,林小云即便是当上了集团财务总监,在方杰面前仍旧是害羞的,一百两银子对于这个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而林小云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她肯定是愿意出一百两银子呢。
“十万两银子对于一个快速及时的信息传送网络根本不算什么,你再想想,如果我们假设足够多的无线电网点,那么我岂不是可以坐在家中而知天下事?哪怕是几百里几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我也能马上知道并且马上对我们的人下达命令,这样一算,你还会觉得不划算么?”
“我明白了,只要这些无线电发报机和人在,哪怕是在勃固发生的战斗,也能马上传给你,而且你也可以立刻对楚池下达指示,甚至告诉他该如何作战,那这样说起来的话,倒是很划算了。”
看见林小云真的懂了,方杰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记住了,无线电发报机是我们集团的秘密武器,你要保密哦!”